馬慧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在編輯電視節目的過程中,廣播電視節目編輯需要聯系現代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對電力節目的需求,加強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創新管理。良好的發展顯示了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優勢,保證了廣播電視節目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更好地提高了電視節目播出的效果。就客觀而言,中國的廣播電視節目正處于發展過程中,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電視節目的內容進行創新,只有編輯提高創新意識,結合實際情況制定電視節目發展戰略,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
關鍵詞:廣播電視;節目編輯;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2018)08-00-02
雖說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正在普及,人們對于廣播電視節目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升。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讓媒體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所以,在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過程當中應該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對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進行合理創新已經成為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新媒體環境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存在的問題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和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們已經認識到編輯工作在廣播電視的改革和創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廣播電視創新的這一方面已經做出了某些嘗試和相關探索,希望這種方式能有效提高廣播電視節目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然而,通過相關研究發現,廣播電視節目編輯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這樣就會影響到廣播電視節目播出的效果。經過綜合分析,目前,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編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技術方法落后、運行機制不靈活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廣播電視傳播的優點以及缺點都逐漸地表現出來,廣播電視傳播的技術手段以及3D影像技術、立體音效等特點是新媒體傳播的優勢。傳統的廣播電視傳播受到觀眾感情的影響體驗比較差、與觀眾的互動性比較少,這主要是因為落后的傳播技術已經無法滿足觀眾對于高品質電視節目的要求。當然,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也不僅僅是因為技術落后的問題,還包括在具體運行的過程當中不夠靈活,在具體播放的過程當中,不能夠因為突發的情況而對其進行合理調整,這樣就導致廣播電視節目的發展受到限制。此外,因為在傳統的媒介下,廣播電視節目得不到觀眾對于節目質量以及節目播出效果的及時反饋,同時沒有加強對電視節目的營銷,這樣就會導致出現質量好的廣播電視節目播放的頻次低、電視節目的宣傳力度比較小、受到人們關注的程度比較低。但是質量較差的電視節目在播放的過程當中卻具有高頻次的播放效率,所以在這種反饋性質比較差,互動性較低的運行機制情況下,對于電視節目的編輯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這樣就導致廣播電視節目內容質量比較差,觀眾很難選擇出具有高品質的電視節目。而在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的傳播技術方法以及運行機制都比傳統的廣播電視傳播節目靈活,這樣就給廣播電視節目編輯人員帶來了非常大的壓力。
(二)節目缺乏針對性
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編排的細致分工表明,廣播電視節目主要集中在綜藝節目和明星節目上,但是實際上目前廣播電視節目當中農民群體所占的比重比較大,所以在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編輯的過程當中需要聯系到農民群體的需求,對電視節目的編輯工作進行創新。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充分論證我國媒體電視節目在編輯過程中的針對性不足,這對提高電視節目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和經濟效益產生了負面影響。
二、優化和創新廣播電視節目編輯工作的措施
(一)提高創新型電視節目編輯意識縮小電視觀眾距離
隨著我國現在網絡的融合發展,廣播電視節目為了在激烈的競爭環境當中占有一席之地,為了提高電視節目的收視率,必須在編輯電視節目的過程中不斷創新電視節目的內容,強化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創新意識,突破傳統電視節目帶來的局限性。將新元素納入廣播電視節目。因此,在編輯和編輯廣播電視節目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挖掘高價值的電視節目,以最大限度吸引受眾。例如,湖南電視臺的“超級女聲”演唱會顯示,觀眾可以與參與節目的女孩們進行良好的互動,從而縮短觀眾和電視臺之間的距離,吸引大量觀眾。
(二)創新節目類型
針對廣播電視節目受眾群體中農村受眾比例大的問題,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了改革,可以結合農村觀眾比較重視的話題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創新,有針對性發展多元化的農村電視節目,將廣播電視節目延伸到農民群體之中,切實提高農民對廣播電視的認同感,增強廣播電視節目的傳播效果。在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具體的編輯過程中,也應該密切關注時事焦點話題,在編輯的過程中盡可能地尋找農民群眾關心的話題,比如農民務工問題的處理、農民工工資的發放、農產品技術問題等相關的節目,這樣就有可以聯系到農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提升農民群眾對電視節目的滿意度,適當的情況下還可以走訪基層,了解農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在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時候可以對農民日常生活的素材進行采集,有效突出電視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效果。
(三)創新新聞編輯平臺
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人員還需要接觸傳統媒體觀眾比較廣以及觀眾熟悉度較高的固有優勢,在進行編輯的過程當中可以借鑒吸收國外電視節目的先進經驗,合理地創新廣播電視節目的形式,充分利用固有的平臺將新穎的廣播電視節目推送到觀眾面前。雖然這樣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吸引大量的觀眾,但是從長遠來看,仍然需要廣播電視的從業人員走進生活,發現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發生的事情并對其進行合理地觀察,從這些事情當中可以尋求編輯靈感,有效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創新能力,這樣做可以編輯出更加受觀眾歡迎的電視節目。新媒體技術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可以借助傳統媒體的優點,傳統媒體也可以同樣借鑒新媒體發展的優勢,其中在傳統媒介發展的過程當中真實性以及現場感是傳統媒介固有的特點,廣播電視節目的編輯人員可以將這一優點充分地發揮出來,給電視節目注入新的活力。比如,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上海衛視播出的《極限挑戰》、浙江衛視播出的《奔跑吧》等節目,邀請影視明星以及歌手或者是具有天賦的素人共同參加節目,通過加強現場互動,能夠有效拉近明星與群眾之間的距離,節目錄制現場氛圍熱烈。這樣就可以有效地轉變以往的嚴肅、說教風格,給觀眾帶來新鮮有趣的觀看感受。在對廣播電視節目進行編輯的過程當中,編輯工作人員需要充分了解觀眾的心理需求,將電視節目進行分段播出,在節目播出的過程當中設置懸念,層層推進,這樣就可以讓觀眾群眾在不知不覺中感受電視節目的情節,能夠有效提高觀眾急迫的觀看欲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廣播電視節目的編導人員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之下,需要對編輯工作進行創新,這是一個非常嚴峻的挑戰。廣播電視節目在編輯的過程當中需要重視自身的傳統優勢,同時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引入互聯網等新媒體技術,在具體編輯的過程當中不斷擴展創新思維,積極迎接挑戰,抓住機遇,有效促進廣播電視節目的快速發展。隨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國廣播電視節目在具體編輯的過程當中需要與新媒體融合,改革和編輯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發現更新穎的內容,有效地提高廣播電視節目編輯的創新意識,通過不斷改革和創新意識,有效地滿足當前人們對廣播電視的需求,提高廣播和電視節目的收視率。
參考文獻:
[1]肖軍.論電視節目主持人應如何塑造微博形象[J].西部廣播電視,2014(21).
[2]李德萍,卿俊.加強編輯素養促進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精品化的策略[J].新媒體研究,2016,2(19):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