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妮
摘 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對傳統媒體的新聞傳播事業發展帶來了一定沖擊。地方黨報作為報道政務活動、時政新聞、重大事件、民生新聞的傳統媒體,必須拓寬可持續發展路徑,積極應對新媒體對黨報事業發展帶來的嚴峻考驗。本文從創新黨報報道形式、轉變黨報新聞文風、融合新媒體傳播優勢三個層面入手,對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的突圍之路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新媒體;地方黨報;新聞報道
中圖分類號:G2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2018)08-00-02
地方黨報是傳遞黨和政府聲音、溝通黨和人民聯系的主流媒體。在新媒體時代下,受新聞傳播速度快、傳播容量大、傳播覆蓋面廣等因素的影響,對地方黨報的發展帶來了嚴峻考驗。為此,地方黨報必須積極探尋創新發展路徑,始終保持黨報的公信力、權威性和影響力,充分體現黨報的主流媒體價值。
一、創新黨報報道形式,提升黨報輿論引導力
新媒體環境下,地方黨報與非主流媒體相比,在新聞報道深度、內容廣度以及輿論引導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地方黨報要持續保持報道優勢,保證黨報在新聞傳播中的權威性。
(一)突出時政新聞報道優勢
地方黨報要把握時政新聞報道時機,在節假日新聞報道、重要新聞、熱點新聞、焦點新聞中配發評論,引導媒體輿論導向,強調輿論主流聲音,弘揚社會主義主旋律,提高黨報在凝聚民心中的影響力。地方黨報要充分發揮自身在時政新聞報道中的優勢,采集最新的時政消息,使黨報成為時政類新聞發布的權威性媒體,突出黨報在時政類新聞報道中的核心地位。
(二)挖掘新聞報道深度
地方黨報不僅要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報道,而且還要解釋和分析新聞事件,闡明事件因果聯系,揭示事件背后蘊含的實質。地方黨報應挖掘報道深度,確保報道有理有據,鞏固黨報在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傳播的權威地位。同時,地方黨報的深度報道還要從多角度入手報道中心事件,對中心事件進行專題報道,增強黨報新聞報道的系統性和立體感。此外,地方黨報還要進行典型報道,始終保持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宣傳正確的價值追求,在報道中明確表揚和批評的內容,提升黨報的公信力。
(三)做好新聞評論工作
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報道的媒介不斷增多,包括微信、微博、門戶網站、客戶端等媒介,加快了新聞傳播速度,擴大了新聞信息量,使得受眾很難從繁雜的信息中明晰正確的價值觀點,甚至部分媒介存在著以偏概全或個人主觀傾向色彩,造成新聞報道觀點不正。黨報要在新媒體環境下樹立權威觀點地位,通過評述、專訪、調查報告等方式,掌握報道權威話語權,引導社會輿論,讓受眾汲取正確的價值觀點。
二、轉變黨報新聞文風,增強黨報親和力
地方黨報新聞文風與新聞話語建構能力、媒體輿論引導能力、新聞外在表達形式息息相關。在新媒體環境下,黨報要轉變新聞文風,遵循“三貼近”的原則,不斷增強黨報的親和力和可讀性。
(一)做好民生新聞報道
在當前的新時期,不斷提升公民的道德素養是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核心任務,鑒于此,地方黨報應當關注與民生有關的新聞事件,可在版面的顯著位置刊發一些民生事件,傳播并弘揚社會正氣,關注百姓關心的熱點話題,支持社會事業,豐富黨報內容。地方黨報應從全方位、多角度對主題進行宣傳和報道,傳遞積極向上的精神和健康文明的思想,掌握輿論的主導權。同時地方黨報既要本著為政府服務的辦報理念,還要為百姓服務,可在民生報道方面重點突出百姓視角,站在廣大群眾的角度看待問題,使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對相關的政策進行全方位解讀。例如,在對兩會政府工作報告進行解讀時,地方黨報的記者可以邀請市民群眾,暢談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并將群眾感興趣的問題羅列出來,經過篩選后進行發布。又如,地方黨報可以組織一些活動,讓讀者和群眾參與,如參觀當地重點工程項目建設情況,通過這種切實的體會,讓群眾真切感受到地方導報中報道事件的真實性。
(二)轉化傳統語言方式
地方黨報可對新媒體短小精練的語言進行使用,彌補傳統黨報語言生硬刻板的缺陷,從而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地方黨報中的大部分新聞都是當地發生的社會及政治事件,頭版以地方領導人參加的活動或是組織召開的政治性會議為主,黨報記者在對此類新聞進行編撰時,除了需要把握其中觀點的主次性之外,還要力爭做到意簡言賅,由此可使讀者對黨報內容的閱讀時間大幅度縮短。新媒體的語言風格較為獨特,可對當量的網絡流行詞語進行使用,由此使得黨報的可讀性和趣味性獲得進一步提升,從而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黨報的屬性決定了內容的嚴謹性,為充分體現出地方導報的權威性,可對細節、層次等描寫方式進行運用,從而轉變原本報道的生硬性,增強可讀性。
三、融合新媒體傳播優勢,豐富地方黨報傳播手段
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在新聞傳播速度、傳播容量、傳播覆蓋面上具有巨大優勢,地方黨報要認清新媒體的優勢,創新與新媒體的融合發展路徑,持續擴大地方黨報的影響力,推動地方黨報建設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傳統媒體的競爭力。
(一)建設地方黨報新聞傳播平臺
傳統媒體在很多方面的都無法與新媒體相比,地方黨報可對新媒體的優勢進行融合,進一步豐富新聞傳播手段,擴大黨報的影響力。對于地方黨報而言,其在新聞采編方面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和流程,特別是對新聞事件真實性的核對,這樣一來,當日的新聞通常都是在次日發布,新聞的滯后性影響了讀者對黨報的閱讀興趣。同時,傳統的紙質黨報版面較為有限,當新聞內容較多時,需要通過篩選,將其中一部分內容剔除掉,由此造成了大量新聞資源的流失。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地方黨報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和跨越性的進步,就必須對新媒體予以關注和重視,并以此作為黨報傳播的主要途徑。建議地方黨報借鑒《人民日報》的做法,設置專門的網站,開設論壇及網絡閱讀等內容,將新聞轉移到網絡上面,這樣除了能夠使黨報的實時性得到保障之外,還可以不受版面的限制,發布更多的新聞,提高地方黨報的影響力。
(二)實現即時新聞傳播
新媒體具有信息傳播速度快的特點,地方黨報可對新媒體的這一優勢加以充分利用,借助互聯網開設微博、微信及新聞客戶端,據此對各類突發新聞事件進行處理,確保新聞的即時傳播。傳統地方黨報的時效性相對較差,而微博與微信平臺的運用,可確保新聞能夠在第一時間發布,保證了新聞傳播的實時性。同時,還能對新聞進展進行追蹤,地方黨報則可按照讀者關注的新聞事件開通微博直播,使讀者參與到相關話題的討論中來,讓讀者在獲悉新聞最新情況的同時,感受到新聞現場的氛圍以及新媒體的強大之處。除此之外,地方黨報的新聞中心,可利用APP設置有獎征集新聞線索的平臺,廣大讀者可以通過該APP對生活中遇到的突發事件進行反映,黨報記者則可對讀者反映情況的真實性進行核查,確認屬實后進行報道,并對該事件進行實時更新。
四、結論
總而言之,地方黨報要認清新媒體對傳統媒體帶來的挑戰,作為主流媒體,地方黨報必須始終保持自身的優勢,突出黨報特色,創新黨報報道形式,轉變黨報新聞文風,進而增強黨報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同時,地方黨報還要積極探索與新媒體相融合的發展路徑,實現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優勢互補,推動地方黨報事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喬曉瑩.媒介融合發展形勢下地方黨報“中央廚房”建設研究[D].廣西大學,2017.
[2]張紅梅.地方黨報要善于做好媒體融合發展文章[J].中國地市報人,2017(7):89-90.
[3]張仁韜.地方黨報的新媒體融合發展初探——以《德宏團結報》為例[J].中國地市報人,2017(5):74-76.
[4]石蘭.增強地方黨報新聞可讀性的思考與實踐[J].新聞研究導刊,2017(7):64-66.
[5]林宇,潘秀慧.地方黨報理論宣傳工作的探索與思考[J].青年記者,2017(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