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平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課堂教學工具由一黑板、一粉筆發展到交互式電子白板、觸控一體機,教學媒體也由以文字和圖片為主發展到包括文本、聲音、圖像、視頻、動畫、網絡和攝錄像等的富媒體。富媒體課件能把各種媒體資源材料進行靈活地編輯、組織、展示,改變了課堂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的共同參與,有效達成了三維目標。筆者將從以下兩方面談談富媒體課件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富媒體課件的應用策略
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學應使學生從中產生發現的驚奇和自豪,滿足求知欲的愉快和創造的歡樂等各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帶著高漲的、激動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使教學成為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活動。”在教學伊始,借助富媒體課件,選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像等材料創設教學情境,能加快學生注意力的轉移,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時,上課一開始我就給學生播放了電影《開國大典》的片段,讓學生從中體會新中國成立時中國人民的激動心情,這樣學生很快就集中了注意力,對課堂學習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解決教學重點,化解教學難點
歷史教學的內容都是在過去發生的,有的內容年代久遠,學生無法結合生活經驗來印證,很難用傳統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理解掌握。如果運用富媒體課件,就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以圖文并茂、聲像俱顯、動靜皆宜的材料,調動學生各種感官進行感知,加強學生對歷史事件、歷史人物和歷史現象等的理解與掌握。
課標對《從“九一八”事變到西安事變》一課中西安事變內容的教學要求是:知道西安事變,理解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意義。而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既是重點,也是難點。在教學時我先播放了電影《西安事變》中的三個片段:宋美齡及蔣介石的顧問端納極力要和平解決西安事變;何應欽兵圍西安,轟炸渭南、華縣;周恩來率中共代表團去西安調停。然后提問:“宋、何同屬國民黨,為什么宋慶齡要和平解決,而何應欽則訴諸武力?共產黨和蔣介石有血海深仇,為什么還要派代表團去西安,努力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學生聯系三個電影片段進行思考探究,就很容易弄清了國內各派別解決西安事變的目的和態度,從而理解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歷史意義。
豐富歷史材料,培養歷史思維
初中生形象思維比較發達,傳統教學通過教師精彩的講授和課本有限的材料來感染學生,而富媒體課件則以形象的圖像、視頻等形式直接展示學習材料,上下數萬年,縱橫全世界,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感受中理解學習材料。同時,恰當地創設問題情境、呈現過程、展示事例、提供示范,有助于大腦皮質中兩種信號系統協同活動,有利于觸發學生的靈感,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探究,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在教學《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五”計劃、第一屆全國人大等視頻以及第一座飛機制造廠、第一輛“解放牌”汽車、第一座長江大橋等“一五”計劃成就的圖片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再緊扣教學內容層層設問,讓學生觀察思考,使學生因好奇而生疑,因疑問而明確思維的方向,從而把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在探究活動中,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提高學習效果,激發歷史情感
實驗表明,人們一般能記住自己閱讀內容的10%,聽到內容的20%,看到內容的30%,聽到和看到內容的50%,自己所說內容的70%。富媒體課件可以從讀、聽、看、交流等方面提供多方位、多層次地感知客觀事物的條件,能滿足學生認知建構的需要。因此,運用富媒體課件多角度地展示歷史事物的屬性結構,引導學生精細觀察,能夠促進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幫助學生理解歷史事物的特征,產生移情的效果,有效激發了學生的歷史情感。
在教學《對外開放》一課時,配以相關文字、圖片和視頻,充分展示深圳的飛速發展,學生會為我國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激動不已,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愛國熱情。
富媒體課件運用時應注意的問題
富媒體課件具有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勢,是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輔助手段。教師在采用他人制作的課件時,一定要結合自身教學實際和本班學情加以改造,做到借用課件激發學生興趣,活用課件理清教學思路,精用課件突破教學難點,巧用課件激發學生情感。富媒體課件還應與問題的設置、教師的講解、學生的活動緊密配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借助影視畫面,最多只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等的理解,而對于如何從中分析并歸納出歷史規律,還需要教師設置有效的問題引發學生思維,及時講解點撥以排除疑點,組織學生探究升華情感,使學生積極主動、全面地參與學習過程,做到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
結語
總之,我們應將傳統教學與富媒體課件教學進行有效銜接與融合,取長補短,根據教學需要合理使用,充分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