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晨遠
摘 要:本文將指出當前我國建筑工程鋼筋混凝土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進行質量控制的必要性,并對鋼筋混凝土施工中的質量控制要點予以深入的分析,以期為其他從業者進行鋼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活動提供參考方向。
關鍵詞:鋼筋混凝土;建筑工程;施工;質量控制;分析
1 前言
當前,我國城市建筑項目的施工,都會使用鋼筋混凝土作為工程的結構形式,這主要是因為鋼筋混凝土具有強度高、剛度大、可模性、耐久性、耐火性、施工快捷的優勢,能保證建筑項目的施工質量,并延伸建筑項目的使用年限,簡化建筑項目的施工環節。但是,鋼筋混凝土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其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和人為因素的制約而留下質量問題,甚至影響到建筑整體結構的安全系數。因此,為了能有效發揮出鋼筋混凝土的建筑優勢,避免其他因素給鋼筋混凝土帶來的不良影響,施工單位應該對鋼筋混凝土的施工過程予以高度的重視,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實現質量的控制,最終保證鋼筋混凝土的施工符合建筑設計方案的要求,滿足業主的功能需求。
2 鋼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常見問題
2.1 蜂窩和孔洞
通常蜂窩都會分布在混凝土的表層結構,這些地方經過雨水的侵蝕以及其他外力的作用,會出現明顯的蜂窩結構。蜂窩與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鋼筋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的不均勻,或者是由于混凝土中的裸石成分太高所導致的。另外,工人在鋼筋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也會導致混凝土內部存在振搗不均勻的現象,混凝土的密實度較低,進而出現蜂窩。而孔洞主要是存在結構的深部,主要是因為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工作人員的配比不合理,促使混凝土中的水量過多,一旦混凝土體中的水分蒸發之后,會由于水泥的冷卻而發生凝結現象,進而形成孔洞。
2.2 露筋
露筋在鋼筋混凝土施工中是較為常見的問題了,主要是指混凝土內部結構中的部分鋼筋直接裸露在混凝土表層之上,這主要是因為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在澆筑混凝土時,會對鋼筋墊塊的厚度估算錯誤,或者墊塊發生位移。同時,鋼筋的使用密度過大也會導致水泥漿無法滲透到整個基地結構,進而導致混凝土發生露筋。另外,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問題以及混凝土表層水分流失過多都會導致露筋問題的出現。
2.3 裂縫
裂縫也是鋼筋混凝土的主要質量問題,特別是在混凝土體的表層,極易形成無規律的裂縫。這主要是因為混凝土在振搗過程中沒有嚴格依照相關規定來進行操作,出現振搗不均的問題,進而形成裂縫。同時,混凝土拌合中粉砂水泥的比例過大,后期為及時進行維護,也都會導致混凝土體出現裂縫。
3 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質量控制的要點
3.1 對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予以控制
水泥、骨料、混凝土添加劑、摻合料以及水作為混凝土的主要物,其質量能直接影響到混凝土的凝結速度、水分揮發量以及混凝土的剛性。因此,施工人員應該對這些原材料的質量予以高度的重視,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控制,以此保證混凝土符合質量要求。所有的原材料在進場之前都必須具備相應的質量證明書,并由物料管理部門以及質量監管部門對材料的品種、等級、生產商、出廠日期、包裝的完整性予以檢查。一旦發現有質量問題的材料,應該進行嚴格的抽樣復檢。比如說,對具有質量懷疑和出廠超過三個月的水泥(快硬性硅酸鹽水泥應該為一個月),施工人員應對其抗壓強度、抗折強度和安定性予以檢測,如果檢測結果不合格,應該及時退還廠家。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水泥強度中的水泥細度、凝結時間、燒失量和混合材料摻加量其中有一項不符合國家標準,施工單位都應該拒絕使用這一批不合格產品。當前我國建筑行業中主要使用的混凝土骨料為砂、石,要求其必須具備高質量、高強度以及穩定的物理化學性能。因此,施工單位應該對砂、石這種原材料的予以批量抽樣試驗,對砂、石的顆粒級配、密度、表觀密度以及含泥量進行檢查,必須的時候還應該對砂、石的堿活性進行檢驗且對石料的針片狀含量和軟弱顆粒予以測定。最后,施工單位還應該依據建筑項目的設計要求,結合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藝和施工時具體的氣候情況來確定混凝土外加劑的數量,并通過試驗來確定品種與摻量。為了保證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受到污染,施工單位應該在混凝土中摻加氯鹽類防凍劑,氯鹽摻量應依照混凝土的無水狀態計算,不得超過水泥重量的1%,摻用氯鹽的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且不宜采用蒸汽養護。
3.2 對混凝土施工時配合比的控制
為了能獲取到性能較好、強度較高的混凝土材料,施工單位可通過提高單位體積水泥用量的方式來實現。但是,這種方法的造價成本過高,且用水量及體積變化率較高,最終導致施工時會出現混凝土攪拌不均、振搗不實的問題。因此,現代建筑施工項目中,普遍會選擇在混凝土中添加外加劑的方式來提高混凝土的性能。但是,施工單位在添加外加劑的時候應該要對配合比予以合理的控制,選擇恰當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來提高混凝土的密度,且選擇粒徑相符的砂率,最終實現最佳的配合比。施工單位也在實驗室中混凝土的配比予以不斷的試驗,并簽發配合比通知單,一旦確定了混凝土的配合比,未經審批與試驗施工人員不得隨意變更,同時,依照國家及行業的相關規定,對混凝土的塌落度進行嚴格的控制,嚴禁施工部門隨意增加混凝土的含水率及其他原材料。
3.3 混凝土在具體施工時的質量控制
對混凝土具體施工階段的混凝土質量控制主要包括混凝土澆筑前和澆筑過程這兩個方面。依據混凝土澆筑面積、澆筑量、勞動力組織、施工設備、澆筑順序、后澆帶或施工縫的位置、混凝土原材料供應、保障混凝土澆筑的連續性以及停電的應急措施等問題予以綜合考量,以此保證澆筑過程的順暢性。其次,為了避免混凝土結構出現沉降變形、開裂問題,施工單位應該保證上模時間,基于建筑施工要求來確定底模以及支架的拆除時間。同時,建筑單位還應該對運輸混凝土的相關設備、器械予以嚴格的檢查,保證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會受到污染。在澆筑過程中,施工單位應該基于開盤鑒定制度,依據原材料的具體情況來微調混凝土的配合比(除水之外),并在澆筑時應該派遣專人進行監督,以此達到對澆筑質量的嚴格控制。針對連續對泵送料的情況,中斷的時間應不超過四十五分鐘,且高處傾落時的自由傾落高度不能超過兩米,豎向結構傾落高度不超過三米。為了能有效保證混凝土內部的振搗均勻性,施工單位還需要時刻查看控制模板的牢固度以及鋼筋的位置的正確性。一旦發生了跑模或者鋼筋位移情況,應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解決處理。需要施工單位注意的是,應該對鋼筋密集地區、存在施工縫、沉降縫,以及后澆部位的混凝土澆筑工作予以高度重視。在混凝土振搗過程中,施工單位應盡量保證振搗時間及力量,以此保證混凝土的密實度和質量同時防止因振搗時間過長而產生離析現象。
4 結論
總之,鋼筋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會由于配合比、原材料質量以及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一些質量問題,這都是可以有效避免的。因此,施工單位應不斷提高自身的施工技術及經驗,積極進行技術上的創新,以此通過更為科學的方法來解決這些質量問題。同時,施工單位應采取科學、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以此保證建筑項目的施工質量,保證建筑物的結構穩定性,為業主提供一個安全、穩固、高質量的家園。
參考文獻:
[1] 杜紅霞.鋼筋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2(7):84.
[2] 劉莎莎.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36):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