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萬和
造成小學語文讀寫效果不佳的原因比較復雜,“以人為本”的理念沒有很好地貫徹執行是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應聚焦童心、呵護表達,在敢于表達的基礎上通過讀寫訓練引導學生逐步做到養成樂于表達的習慣,掌握表達的技巧。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讀寫訓練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落實了,才能實現語文課程的核心目標——語言文字運用。
“天生的詩人”怕習作
根據經驗,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低年級學生的表達欲望很強烈,上低年級的課,孩子們有說不完的話,而越往高年級走,孩子們的表達會越來越少,課堂上沉默寡言,習作時絞盡腦汁;另一種是班級的個別學生喜歡閱讀,習作水平出類拔萃。
教師常常追問:“天生的詩人”為什么怕習作?怕習作的為什么又不是全部?日本教育家小原國芳似乎回答了這個疑問,他說:“兒童是哲學家……他們是真理的熱愛者,疑問叢生,一個接一個,就像連珠炮。其中有異常寶貴的東西在閃耀,有無數神秘的萌芽。然而這些卻被麻痹的、愚蠢的大人即教師所踐踏、壓抑。”
落實核心理念做好“三個結合”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當前的語文教學,核心理念是“育人為本”,核心目標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想讓閱讀和習作在育人中發揮應有的艱巨使命,就應該堅持做好“三個結合”。
課內讀寫結合
教師會根據習作單元訓練目標,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讀寫訓練點,在習作時反映出來。比如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編排了《北京的春節》《藏戲》《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維吾爾人》四篇課文,表現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要求學生通過閱讀,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的,還要結合課文的學習,就自己感興趣的某個方面,如:節日、服飾、飲食、民居,運用以前學到的方法,開展調查活動,了解自己身邊的民風民俗。等這組課文學完之后,還安排了口語交際和習作,要求學生將調查了解到的民風民俗加以整理,在小組里交流,要抓住所寫民俗的特點,盡量講清楚自己習作的內容,根據大家提出的建議,對習作進行修改完善。
課外讀寫結合
這是相對課內讀寫訓練而言的,它是課內讀寫的補充和拓展,主要有相似性讀寫和相關性讀寫。例如,在學習了《北京的春節》之后,推薦學生閱讀少數民族的節日風俗,像蒙古族的那達慕,藏族的雪頓節,哈尼族的火把節等;學習了《桂林山水》以后,讓學生仿照“總——分——總”的結構寫一篇練筆。
本人習作讀寫結合
這是指某個學生在不同時間所寫的習作。人教版教材在六年級下冊最后一組中安排了“成長足跡”綜合性學習內容,回憶小學生活里最難忘的人、事、活動等。一個學生,將他從一年級入學到六年級畢業的習作全部保存整理起來,是一筆不小的業績、是一份美好的記憶、是一段成長的記錄。讓學生通過珍藏自己的習作,用今日之眼光,修改昨日之習作,將自己的作品過一段時間后再閱讀一次,這樣會發現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比如,學生在三年級的時候寫了一篇習作,到了四年級的時候再回頭閱讀,他會有新的發現和感悟。此時讓他以現在的眼光和表達能力重新完善過去的習作,一定會有很大的突破提升。這樣反復閱讀,反復修改,不斷完善,讓自己在閱讀和寫作之間穿行,經歷一個多寫多改多實踐之后再多讀多琢磨多欣賞的過程,讀寫能力就會潛滋暗長。
堅持以人為本聚焦源頭活水
《語文課程標準》對習作教學提出以下目標:對于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
回到文章開頭的第一種情況,為什么剛入學的孩子會有說不完的話?那是因為剛入學,教師還沒有對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壓制,當然這種壓制可能是自覺或不自覺的。因此目前最要緊的事就是保護“源頭活水”。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古人朱熹認為書本是寫作的源泉,而我認為寫作的本源不在于書本,不在于生活,這些都是支源,習作真正的本源是“人”。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人都具備語言智力、邏輯智力等九種智力。意大利哲學家維柯說過:“兒童是天生的詩人。”由此可見,每個小學生都具備表達的天賦,只是這個本源進入學校后很敏感、很嬌嫩,正如春天的嫩芽破土而出,如遇冰凍、冽風,必將夭折,如遇暖陽、和風必茁壯成長,或長成婀娜多姿的花卉,或長成頂天立地的大樹。回到文章開頭的第二種現象,那些佼佼者正是由于一開始表達欲望得到了滿足,并不斷受到教師的表揚與鼓勵,因而表達欲得到強化,讀、寫習慣得以鞏固,在班上同齡人之間的“強勢”就一直延續了下來。
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的首要職責就是落實“育人為本”理念,聚焦兒童心靈,促使他們的心靈在課堂上、生活中完全打開,無論是指甲長的還是豆腐塊大的,我們都不要嫌棄和冷落。要保護兒童的寫作沖動,要寬容地允許小學生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表現他們眼中的世界;要通過宣讀、展出、發表等多種方式保護兒童的表達積極性。把習作的要求放低、把成長的節奏放慢、把得分的焦慮放下,才能還學生一點童真,還習作一份優雅,還表達一些自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才能迎來破冰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