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 周露怡
我國高校實驗室管理現狀
實驗室管理思想滯后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目前從實驗課題設計到實驗室籌建規劃、從實驗資源分配到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從實驗隊伍組建到實驗室各項功能開發利用等依舊存在著重視理論教育、輕視實驗動手能力的狀況,尤其是實驗室管理工作在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自主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以及對實驗室管理工作在創新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重視不夠,使廣大師生對實驗教學積極性不高,這種現象如不及時解決,將導致實驗隊伍不穩定,制約實驗室的發展速度和創新的整體水平,使高校制定的以培養具有高素質的自主創新型人才的目標難以實現 。因此,實驗室管理的理念有待創新。
實驗室管理制度仍不完善
和國外大學完善的實驗室管理體制相比,我國高校的實驗室管理體制建設具有起步晚、發展慢等特點,落后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制約著實驗教學和科研的發展。實驗室缺乏人才引進及管理的新機制,缺少政策導向,使實驗室技術人員在專業培訓和發展方面得不到提升,導致了廣大的實驗技術人員工作消極,缺乏創新精神,得過且過。同時,由于實驗室各種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使實驗技術人員出現斷層危機,極大地影響了高校實驗教學工作的正常運轉。到目前為止,我國大部分的高校實驗室管理制度的改革和運行機制的運轉,均不能滿足高校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人才培養的整體需求。長此以往,將嚴重影響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深化改革和管理體制的創新。因此,高校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的實驗室管理組織體系和相應的管理制度。
高校實驗室管理創新措施
實驗室教學隊伍創新
實驗教學需要一個綜合素質高的教學隊伍共同努力,才能將實驗室教學工作做好。因此,只有建設高素質的實驗室教學隊伍,使實驗室工作人員能夠從中得到快速的發展,將實驗室教學團隊的建設和實驗室項目建設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才能促進實驗室工作順利進行。因此,在實驗室管理工作中,要從實驗室人員的基本利益為著眼點,發覺他們潛在的能力,提升整體素質,同時要建立良好的實驗室制度環境以及積極的獎勵制度,使那些具有高學歷和高技能的人才自愿地進入實驗室,從而形成一支結構合理、技術過硬、素質優良的實驗技術隊伍。同時制定實驗室職稱晉升政策,設置與實驗相關的獎項,調動實驗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因時制宜、因人而異制定各種業務培訓,不斷地提升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業務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
實驗室管理體制改革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的實驗室依然從屬于教研室,這種格局導致了實驗室功能單一、實驗規模小等各種弊端,使跨學科綜合實驗能力受到極大的限制,也無法滿足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需要,長此以往,將會導致實驗室信息及資源無法共享。因此優化實驗室管理模式已經成為實驗室管理改革的重點內容,我們應重新規劃實驗室的機構設置,提高管理人員業務能力,理順實驗室技術人員的責任及權限,使各級實驗人員之間的利益、權責及任務能高度統一。同時,我們應打破實驗室各部門之間的等級觀念,精簡實驗室管理層級,提升實驗室信息收集、傳遞和決策的效率,進一步提升實驗室工作管理績效和實驗室工作效率,我們不但要建立一套規范和合理的實驗室管理制度,同時要注重各項制度的落實情況,做到以管理促效益、以管理促發展。
另外,為了提高實驗技術人員的地位,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意識和對創新風險的承受能力,我們還需要健全各種運行機制,包括定崗、定員、培訓、考核、職稱評聘等,同時落實各項獎勵機制,如:經濟獎勵、精神獎、勵晉升獎勵等。我們需要從制度上保證和鼓勵實驗參與者充分發揮其顯性能力、挖掘其潛在能力、施展其創新能力。此外,還需落實實驗室監督機制的建設,重視實驗經費的監督、對儀器設備的維護和管理,確保實驗經費的有效利用,避免重復采購和重復建設,以上機制的合理運作能充分發揮實驗室管理部門的作用,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使實驗室更好地為教學、科研服務。
結語
總之,我們在日常的實驗室管理工作中,應重視對實驗室管理的觀念和體制進行創新,使實驗室管理達到科學化和規范化。實驗室管理革新要以管理人員的能力創新為前提,以提升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為目標。高校應注重實驗室管理工作的改革,促進實驗室資源共享,并加強實驗室人員的管理和建設,提升實驗室師資隊伍,培養創新人才。
基金項目:廣東醫科大學科研基金資助項目“KLF10在Ang誘導的心肌肥大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項目編號:M2016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