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濱
活動主題:參觀抗戰紀念館,學習革命老前輩。
主題的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收錄的資料記錄了中國抗日的心酸歷史,更展現了中國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和中華民族抵御外寇的精神,同時也警示后代子孫不忘歷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活動背景:現在的學生生活在科技發達、社會和諧的新中國,他們對中國的抗戰史了解甚少,對當時人民強烈的愛國熱情不予理解,缺少一些擔當和責任。對此,我們組織了此次實踐活動。
活動目標:通過活動,一方面,加深孩子們對中國抗戰歷史的了解,感受中國人民純粹的愛國熱情,接受中華民族團結、堅強精神的熏陶;另一方面,提高孩子們自身素養,增強其愛國情感。
活動實施過程:
行前準備:觀看視頻
為了幫助我們深刻認識中華民族這段屈辱的歷史,感受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全民族抗戰的歷史功績,在參觀活動前,邀請歷史教師趙老師為孩子們做了行前授課,趙老師不僅在課堂上穿插了相關知識的講解,還特別準備了視頻材料供大家學習。通過視頻,同學們深深地被那段歷史吸引著,為中國人民經歷如此大的災難感到痛心。
參觀抗日戰爭紀念館
活動一:學唱了《長城謠》這首歌。通過歌詞,孩子們深刻地感受到日寇對中國人民曾經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抗戰精神、愛國精神和團結精神。
活動二:我們開始參觀,看著紀念館里陳列的物品,聽著講解員動情的講述,讓我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活動三:參觀過程中,孩子們聽講解員講解。在展廳里,講解員認真地向學生們講述中國那段悲慘、屈辱的歷史,告訴孩子們雖然歷史如此,但咱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四萬萬同胞們團結一致,不屈不撓對抗侵略者,最終解放了全中國。之后同學們認真填寫任務單,牢記這段歷史。
召開主題班會
參觀結束后,我們回到學校,孩子們積極認真地準備主題班會。之后我們召開了《向紅旗敬禮,做有道德的人》《學偉人精神,做優秀學生》等一系列主題班會,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抗日戰爭歷史的了解,同時也增強了他們的愛國熱情和培養了他們的道德品質。
活動收獲和反思
通過參加本次實踐活動,孩子們收獲頗多,既提升了個人素養,又增加了歷史知識,同時也培養了愛國熱情。
【李同學】2017年5月18日,我們去了抗日戰爭紀念館。那天的天氣很熱,我們先去練習唱《長城謠》,這首歌據說是在“七七”事變后創作的,歌詞里寫出了當時中國被日本侵略的場景:那時的中國人不能和親人團聚、日本人燒殺搶掠等等。然后我們跟著紀念館里的工作人員到了一個地方坐了下來。看著墻上的壁畫,聽著館內工作人員的講解,讓我對當時的歷史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中國四萬萬人民全力抗日,把侵略者趕出中國去。雖然損失很大,但是這次的戰爭卻使中華民族從衰落走向振興,擺脫了屢戰屢敗的慘狀。也讓我知道了必須要努力學習,讓中國變得越來越強大,因為“落后就要挨打”。所以這次抗日戰爭紀念館之行使我印象非常深刻,久久難忘。
【田同學】在紀念館里面我看到許多關于抗日的圖片和文字,講述了許多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犧牲的戰士的事跡,他們用自己的鮮血換來了新中國,他們的愛國精神讓我心生敬佩。我們聽講解員講解了抗日戰爭的歷史,學唱了《長城謠》,受益匪淺。我想,作為生活在這個時代的青年,我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勿忘國恥、銘記歷史。從現在開始努力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
【王同學】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們在游覽抗日紀念館的過程中,是否做到了認真學習,感受當年所發生的事情?這些所見所感會伴隨著我們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進步。前段日子里,我去參觀了抗戰紀念館。館里陳列了抗日時的展品和記錄烈士事跡的刊物等,就在這么一個不到幾十平米的展廳內,我仿佛看到了當年熱血沸騰的戰場、聽到了無情的嘶喊聲、聞到了來自革命的血腥味、感受到了革命戰士們的堅強與勇敢。隨著時間的推移,墻上的畫也在變化著,從冰冷的戰場變為熱鬧的天安門城樓,從落魄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華民國”變為有著強大國際威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當我看到中國崛起之時,我的心中也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自豪感。那是對引領我們走向富強時代的領導人的尊敬贊美,是對祖國的熱愛。
【霍同學】這次抗日戰爭紀念館之行讓我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懷。走進抗日戰爭紀念館,更是使人震撼不已。墻壁上刻著的壁畫,浮現在眼前的一幅幅歷史畫卷。那殘缺不全的建筑,可是經過了血的洗禮?擺放在博物館中的古董文物又在訴說怎樣的故事?那悠揚的旋律,一直撥動著我的心弦。我對這里充滿好奇,想去這個偉大的地方探索,又一輪明月照向當頭,是什么牽引著我來到這里,讓我們相聚在這里,讓我們一起去緬懷歷史。我想,那就是在我們每個人心底的那份民族使命感,因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更應該去熱愛這個歷經劫難的祖國,正是因為有前人的付出,才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