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
數學核心素養可能對大多數非教育行業的人來說普遍陌生,現今教育更多地注重應試能力的培養,而忽略了核心素養的培養及提升。就小學數學而言,其核心素養的培養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極為重要。學生在小學階段,智力及動手能力都處于開發的萌芽期,適當對其進行合理的引導,對于孩子將來的成長有重要的影響。
就中國目前教育的環境來講,教育總體來說是圍繞著應試而開展的,這也是根深蒂固于當前社會的教育氛圍。國家就教育而言相當重視,也正一步步深化教育改革。但是在深化和改革的同時,絕大多數師生和家長的目標也沒有從中、高考上脫離,依舊沿襲中國幾十年的教育理念,應試教育始終占據主導地位,忽略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數學作為核心基礎學科,對一個學生的成長有啟迪作用,因此,對于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盡早提上日程。
對中國數學的通病在于缺乏創造力、獨立思考能力以及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從小開始。在小學的數學學習中,學習任務相對較少,課程內容也相對簡單,因此這是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最佳時期。一旦錯過了小學這段時期,學生的思維模式及數學理解能力已經成型,改變難度很大。所以在學生思維模式和數學能力未成形前,教師對學生的引導起決定性作用。但是大多數教師在教育學生時,更多的是只關注學生的應試能力,大量的作業和習題使學生僅僅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相對于掌握更多的題,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引導學生如何去解題,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才是構建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可謂把學習的本質闡釋得極為清楚。培養一個學生的數學興趣是整個核心構建的基礎,有了最基本的興趣才能提升學生之后的思維培養及各方面能力。大多數人認為興趣是孩子天生的愛好,實則不然,興趣同樣取決于后天的培養,一個優秀的教師能夠激發一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從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的解題、到最后解出答案,整個過程缺一不可。如果長期給學生過多的作業,學生的興趣和創造力最終會消磨殆盡,以至于學生在初高中的學習中缺乏動力,興趣的缺失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后期數學學習的潛力,可謂是得不償失。
在具體解題過程中,小學核心素養主要表現在抽象能力、模型能力和推理能力。抽象是指將現實世界的材料進行加工、提煉,最終用數學將其表達出來,這要求學生善于舍棄事物的非本質細節,提煉出實質;抽象能力的培養能使學生數學歸納能力提升,能夠抓住問題的本質,這也對以后解決各種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并使之化繁為簡有實質上的提升;至于模型能力,是將生活中的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從各方面進行分析。模型能力對學生的數學素養要求較高,也比較難以進行培養,這需要長期的思維方式養成以及良好的數學歸納能力。模型思想在數學中也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就推理能力而言,是指從一個或幾個已有的判斷推出其他新的判斷思維模式,推理能力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較高,一環扣一環,逐步推理遞進,各種推理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嚴謹性、大局觀。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構建最主要的是教師的引導。從教師提出問題的一刻起,學生就開始思考,這個過程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相當重要。作為教師,對于問題的提出要有所講究,問題不應太數字化,應當更貼近于生活,如能發現學生的興趣,可以以之為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興趣。進一步,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首先獨立思考問題,盡可能用自己的辦法解決問題,以解決問題為目的進行引導。倘若學生的思路與標準答案思路相背離,教師也應當讓學生先思考,得到錯誤答案的過程也是培養學生數學素養的一部分。從錯誤中發現問題,分析自身的錯誤在哪里,才能更好地歸納和記憶,避免以后再出現同樣的錯誤,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于問題的印象,同時提升了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如果學生實在無法解決問題,教師便需要對其進行引導,將學生引導向正確的解題方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引導的同時,盡量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路,讓學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間,一點一點地引導學生解決問題。因此,教師這個角色對于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起到決定性作用,一個優秀的教師能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各種核心能力,相反,如果教師不懂得如何教學,只會磨滅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僅僅為了完成作業而學習,失去了教學的本質。
除此之外,作業量也是間接影響學生核心素養的因素,現在的教學注重應試,題海戰術能有效提高應試能力,但是過多的題目使學生疲乏厭倦,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因此,在作業的布置量上,應選擇合理且具有代表性的題目,使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而不是一味地重復做題,做到高效的學習。
數學的核心素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培養的,需要教師、學生及家長的配合,以虛心、學習的心態共同努力,方能改變現今的教育現狀,為祖國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培養更多的儲備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