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玲
【摘 要】目的:探究6個月以下嬰兒肺炎發病及其干預策略。方法:選擇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治療的950例6個月以下嬰兒肺炎患兒,對其臨床記錄資料進行回顧性查看,分析嬰兒患肺炎的發病原因,并且提出有效干預策略。結果:對950例6個月以下嬰兒患肺炎原因進行統計,具體原因包括:家庭成員感冒傳染436例,占比45.89%;易嗆奶220例,占比23.16%;進出公共場所85例,占比8.95%;未及時添加輔食和食物結構不合理209例,占比22.00%。結論:6個月以下嬰兒患肺炎原因主要包括家庭成員感冒傳染、易嗆奶、進出公共場所不注意防范和沒有及時添加輔食及進食結構不合理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發病原因是家庭成員感冒傳染導致,占據總體發病嬰兒的一半。因此,對于不同發病原因制定針對化護理策略,以此減少6個月以下嬰兒肺炎發病率。
【關鍵詞】6個月以下嬰兒;肺炎;發病原因;干預策略
肺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臨床疾病,但是6個月以下嬰兒先天具有母體自帶的IgG抗體,以此形成被動免疫,新生兒感染肺炎的可能性比較小[1]。但在2016年5月~2018年1月我院在救治肺炎患兒中發現,6個月以下嬰兒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占據整體患兒的31.56%,因此本文致力于尋找分析6個月以下嬰兒患肺炎的發病原因,并且提出合理化干預策略,現將臨床情況報告如下。
1 患者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治療的950例6個月以下嬰兒肺炎患兒,對其臨床記錄資料進行回顧性查看,利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分發給6個月以下嬰兒肺炎患兒家長進行訪問,根據問卷結果總結出嬰兒肺炎原因。
1.2方法
通過向肺炎嬰兒家長分發試卷,統計調查問卷結果,將嬰兒肺炎患兒的發病原因總結為家庭成員感冒傳染、嗆奶導致、頻繁進出公共場所不加以防范和沒有及時添加輔食及進食結構不合理等四個方面。在問卷中獲取數據,分析得到干預策略。
1.3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將研究中所有的數據導入分析。采用均數±標準差( )來表示計量資料,以t進行檢驗;則采用%來表示計數資料,以x2來檢驗,P<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
2 分析患病原因
參考問卷調查結果得到,家庭成員感冒傳染436例,占比45.89%;易嗆奶220例,占比23.16%;進出公共場所85例,占比8.95%;未及時添加輔食和食物結構不合理209例,占比22.00%。
2.1家庭成員患有感冒傳染
由于家庭成員會在短時間內頻繁接觸嬰兒,而現代家庭成員的防護意識不到位,一旦有個別成員患有感冒,很快使得病菌在家庭范圍內得到廣泛傳播,嬰兒生活在家庭環境中,受到病菌的嚴重威脅,從而將疾病傳染給嬰兒。受到思想觀念的影響,現代家庭孩子少,家庭成員在照顧孩子時意見不一,發生爭執,例如穿衣多少問題上頻繁更換,極易引起嬰兒肺炎。
2.2易嗆奶
哺乳是嬰兒采取的最佳進食途徑,但是在條件不允許的情況下,人工喂養嬰兒的方式需要注意事項較多,首先要對喂奶的速度進行嚴格把控,要求嬰兒緩慢進食,特別是生病過程中的嬰兒更要精心照料。如果喂奶的速度過快,嬰兒吮吸不及時,那么很容易出現嗆奶現象,停留在嬰兒呼吸道位置引發肺炎。
2.3進出公共場所
嬰兒在注射疫苗或者預防針接種時不可避免要進出公共場所,而面對擁擠的人流,復雜的周遭氛圍,病菌在空氣氣流中傳播速度快,特別是在人流量大,人群聚集且通風條件不好的商場內,嬰兒受到細菌入侵感染肺炎。
2.4 沒有及時添加輔食和食物結構不合理
科學育兒知識中包括嬰兒在6個月后就要添加輔食,如果沒有,或者是添加輔食的結構不合理都會容易引起嬰兒營養不均衡,嬰兒自身免疫功能系統下降,對外界抵抗能力減弱,增加了患肺炎的風險[3]。
3 6個月以下嬰兒患肺炎的干預策略
3.1幫助家屬找出原因提高對疾病的認識
嬰兒出生時從母體中自帶IgG抗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傳染性疾病,不容易患有肺炎。但是如果嬰兒一旦得病,就要針對家屬照顧嬰兒的行為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患病原因,以免肺炎再次發生,做好預防措施。因此,一定要轉變家屬的不當育嬰行為,這些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導致肺炎疾病的頻繁發作,嚴重影響嬰兒身心健康成長。
3.2家庭成員應注重自我管理
根據問卷調查數據顯示,家庭成員患感冒傳染嬰兒肺炎疾病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需要對家庭成員實施針對性科學教育,如何在自身患感冒后減少家庭范圍細菌傳播做出正確防范措施,防止整個家庭成員的交叉感染。此外,所有家庭成員在感冒多發季節禁止攜帶嬰兒出入公共場所,在日常時間減少進出公共場所的次數,整個家庭成員聚集采取統一的嬰兒照料方法,護理嬰兒成員盡量不要頻繁更換。
3.3提高家屬科學育兒認識
從問卷調查結果中能夠看到,當前階段部分家長仍然對育兒知識了解不多,大多是從父母輩中借鑒經驗。很多家長不知道嬰兒要在6月后添加輔食,因此缺失這種行為就會導致嬰兒機體營養補充不達標,如果大量只進食面食就會使得營養攝入不均衡,很容易出現虛胖的現象[4],因此新生兒家長需要接受一定的育兒知識教育,提高科學育兒的觀念。
3.4找出嗆奶原因
嗆奶也是導致6個月以下嬰兒患有肺炎的重要原因,對此需要進行針對化嗆奶原因分析,幫助家長從根源上尋找原因,避免再次發生嬰兒重復患病的行為,減少肺炎患病率。
4 總結
6個月以下嬰兒患有肺炎的原因類型多種多樣,因此對于肺炎疾病的干預不僅要停留在單純治療階段,還要做到的是針對具體發生癥狀的行為來尋找出源頭所在,避免肺炎的再次發作。幫助家屬找到具體的原因以此提高認識,家庭成員也要積極配合護理嬰兒工作,注重自身的自我管理,全家達成統一照顧嬰兒共識,提高科學育嬰的觀念認識,尋找出嗆奶的原因,這些都是正確的干預策略。臨床治療只能對已經發生的肺炎行為進行救治,而無法起到科學預防的作用,只有從護理角度找到根源,才能夠避免嬰兒接觸到致病源頭,防止肺炎的反復發作,因此,對家長實施針對化的肺炎疾病指導干預策略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韓喆,王建明.嬰幼兒室間隔缺損合并重癥肺炎的外科治療[J].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16(11):1066-1069.
[2]劉同英.急診重癥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臨床分析及干預對策[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92):220-221.
[3]張多蘭,張雯雯,張麗君,等.ICU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危險因素分析及其護理干預對策[J]現代養生月刊,2016(12):150-150.
[4]里提甫江·買買提艾力.研究急診重癥肺炎患者感染性休克的臨床特點及干預對策[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25).
[5]王海勤.6個月以下嬰兒患肺炎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C]// 全國兒科護理學術交流會議論文匯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