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要:媒體流行語對現實的影響越來越大,本文以近十年來的媒體流行語為研究樣本,以傳播媒介為基本劃分標準,從特點和規范路徑方面對媒體流行語進行分析。
關鍵詞:流行語;主流媒體;網絡媒體;規范路徑
一、媒體流行語的界定及分類
(一)媒體流行語的界定
媒體流行語,是在某個時期內,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新舊媒體共同傳播的,被受眾普遍接受并積極參與二次傳播,最終導致廣泛流行的詞語,是“時代傳聲筒”和“社會反光鏡”。
(二)媒體流行語的分類
主流媒體流行語主要指的是通過主流電視臺、主流廣播電臺、主流報紙和大型門戶網站的網絡新聞等大眾傳媒平臺迅速傳播并廣為流行的語言,而網絡媒體主要指通過具有開放性和共享性的網絡論壇、微博、貼吧、博客及聊天室的網民傳播并風靡的語言。
二、媒體流行語的傳播特征
(一)傳播來源的廣泛性
1.政經熱點新聞
主流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喉舌,追求“真實性”和“重要性”的新聞價值取向,所以主流媒體流行語大多來源于客觀事實,最先以新聞報道的形式出現,然后經擴散而形成,尤以國內外政治經濟領域里的新聞事件最為常見,如“脫歐”、“南海”、“反腐”等就是在國內外重大政治經濟事件的影響下誕生并流行起來的。
2.科教文體發展
主流媒體流行語誕生的另一塊廣闊的土壤是科學、教育、文化、體育、衛生等領域,如:“自動駕駛”、“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雙一流”、“問題疫苗”等。
3.社會公共事件
社會公共事件是主流媒體和網絡媒體都共同關注的領域,主流媒體多以陳述客觀事實的態度報道社會事件,而網絡媒體則多是表現為網民對社會公共事件的討論和態度,如“我爸是李剛”、“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你是哪個單位的?”是受眾對社會公權力濫用的不滿和諷刺。
4.影視文學語料
影視、媒體、文學語料是網絡媒體流行語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來源,由于著名影視劇和文學作品在人們的生活中有一定的既成影響力,其中的一些經典、幽默、個性、另類的臺詞被網民爭相集體模仿、復制而引發流行。如收視率很高的反腐劇《人民的名義》引發了“達康書記的GDP,我們來守護。”的流行。
5.普通網民創造
現代網絡傳播四通八達,受眾群體廣泛,網絡空間虛擬匿名、自由開放的特性使網民們求新求異的心理和調侃戲謔的創造性得到極大程度發揮,許多源自網民造詞運動的流行語就此風靡起來。其中“偶”、“醬紫”、“童鞋”、“藍瘦”、“香菇”......等是模仿方言發音創造出的流行語;“大蝦”、“鴨梨”、“圍脖”、“美眉”乃是“大俠”、“壓力”、“微博”、“妹妹”的諧音詞。
(二)語體特征的多樣化
1.豐富性和多元性
媒體流行語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所承載的內容也是多元化的,有字的形式,有短語形式,有句子格式。這些形式多樣的流行語表達的內涵也是極其豐富的,涵蓋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權威性和時效性
主流媒體流行語的語料庫主要來源于主流報紙、電視臺、電臺和少數門戶網站的新聞版塊,這些媒體具有其他一般性的媒體無法相比的地位和影響力,是黨、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所以其傳播內容有權威性、穩定性和客觀性。
3.簡潔性和時尚性
媒體流行語之所以能廣泛傳播,得力于語言使用中的“省力原則”,即以最少的詞表達最豐富的涵義,越是簡單、容易理解、朗朗上口的詞匯越便于記憶和傳播,所以大多數流行語都具有簡潔性。
(三)傳播動機的時代性
1.主流話語的引導
主流媒體在獲得信息來源上也有絕對的優先權,所以國內外政治經濟領域內的新變化往往最先是由主流媒體在新聞中報道,而且其報道框架具有預設性、宣傳性和權威性,屬于意識形態話語體系的范圍,主流媒體流行語大多從這些新聞用語中產生。
2.娛樂至死的追求
對于娛樂的追求是人們的天性,虛擬自由的網絡場域成了人們的狂歡廣場,他們極盡可能地發揮創造性,對文化、語言、社會現象進行娛樂性的調侃和惡搞,釋放和緩解現實生活積累的壓抑和負能量。
3.自我表達的需要
網絡媒體不同于主流媒體,其開放性和虛擬性為網民表達自我、發表意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提供了相對廣闊的空間,網絡媒體流行語的傳播者往往通過“雙關”、“隱喻”等手法賦予詞匯特定內涵,傳達諷刺、懷疑、無奈、抗爭等公共情緒,描繪著人們內心深處的權力焦慮和對公平正義的期望。
三、媒體流行語存在的問題及規范路徑
(一)語言規范
對于主流媒體而言,它們是這個社會主流話語的主要擔當,所以一定要遵循新聞語言的規律,秉承簡潔、客觀、健康的原則,做到準確和規范。
(二)制度規范
一些過于情緒化、非理性、言辭激進的謾罵諷刺和借題發揮時常混雜在正常的流行語隊伍里,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一定威脅,所以,我們有必要對網絡這一自由表達空間從制度和法律上進行限定和規范,完善網絡媒體管理的制度建設,加強網絡語言規范性。
(三)道德規范
要解決網絡語言的暴力、低俗、隨心所欲、戲謔、惡搞等現象,還要加強對網民尤其是對青少年的道德規范和媒介素養教育,這是實現網絡流行語規范化的根本路徑。
參考文獻:
[1]趙妍.媒體流行語的運用與傳播研究[J].新聞知識,2012 (08).
[2]汪董,華佳璐.媒體流行語研究[J].新聞世界,201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