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箏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互聯網的應用日益廣泛,時政新聞傳播的方式和內容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變化,媒體競爭也日趨激烈,時政新聞編輯人員正在經受著考驗,新媒體時代對時政新聞編輯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時政新聞編輯只有不斷地修正自身的定位,并在工作中努力提升自己的編輯素養,勇于創新,才能創造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時政新聞節目。本文對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的特點進行了分析,探討如何做好多媒體時代的時政新聞編輯。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編輯
一、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的特點
(一)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面對的新環境
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時政新聞也面臨著新興媒體的各種沖擊。在新媒體時代既使時政新聞面臨著挑戰,也為時政新聞的發展帶來了機遇。新媒體泛指除了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以外的一切的媒體形式。較之傳統媒體,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傳播方式靈活等特點,新媒體的出現,使廣大受眾也成為了信息的傳播者。
(二)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傳播的特點
首先,隨著新媒體的應用,時政新聞的傳播速度更快,范圍也更加廣泛。傳統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的傳播時間和傳播范圍都有一定的限制,受眾無法隨時獲取時政新聞信息,而在新媒體時代,互聯網將整個世界聯系到一起。每一條發布的時政新聞,都會立刻被各種媒體及時接收到并加以編輯繼續傳播。新媒體很好地展現出時政新聞的特點--時效性,對時政新聞的傳播起到了推動作用。
其次,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傳播的全媒體化。傳統媒體中,時政新聞都是單向進行傳播,廣播、電視、報紙雜志播放刊登新聞,廣大受眾只能被動接受,而無法進行選擇。在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的傳播轉變為文字、影像、動畫等的全媒體化,給受眾帶來各種感官的享受,增加了受眾對時政新聞的興趣,使時政新聞可以迅速為受眾所接受。另外,是時政新聞傳播介質的變化。新媒體時代,電子信息技術高速發展,各種傳播介質盛行,電腦、手機、平板等等都成為了時政新聞傳播的介質。豐富的傳播介質,有利于受眾隨時接收時政新聞,并參與新聞互動。
最后,在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的傳播主體也在發生變化。在新媒體時代,在看到有價值的時政新聞時,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時政新聞傳播的主體。他們或通過電腦,或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對突發的時政新聞進行記錄并上傳到網絡。時政新聞的傳播主體也就變得多樣性,這種變化使時政新聞可以得以迅速傳播,讓受眾及時了解到時政新聞,同時也增強了受眾對時政新聞的認同感。
二、如何做好多媒體時代的時政新聞編輯
時政新聞編輯不同于其他類型的編輯,要做好時政類新聞的編輯工作,首先在思想上要具備高度的政治敏銳性、高度的責任感、深厚的理論功底和新聞采編功底。只有這樣才能起到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時政新聞編輯要對當前的國內外政治形勢和黨與政府的中心工作,這樣才能對報道對象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在時政新聞編輯中掌握、兼顧各個環節,引導社會輿論的方向。
其次,在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編輯要不斷地適應時代潮流,與時俱進,把握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的特點,不斷進行創新編輯。新媒體時代,由于自媒體的廣泛發展,時政新聞內容也呈現出同質化的現象。一些自媒體和新聞機構為了博取受眾眼球,報道的時政新聞內容嘩眾取寵、言辭激烈偏激,內容不盡不實。時政新聞編輯在進行新聞內容選取時,就要擇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報道有深度、有價值的時政新聞,以促使受眾能夠進行獨立的思考,而非只受到一些偏激的言論的刺激。
第三,在新媒體時代,時政新聞編輯要深入了解受眾的需求,將時政新聞的發布與受眾的接受習慣相契合,才能更好地為受眾服務。在進行新聞發布前,時政新聞編輯要對時政新聞按其種類、發生的時間等進行整理分類,便于受眾進行篩選與訂閱,實現受眾的個性化閱讀。其次,時政新聞的發布頁面,也要充分考慮受眾的需求,盡量使標題可以概括時政新聞的內容,方便受眾根據自己的閱讀興趣進行篩選閱讀。最后,每條時政新聞在編輯時,盡量可以加入一些相關主題的內容鏈接,使對此時政新聞有興趣的受眾,可以進行深入、擴展閱讀,可以幫助受眾節省大量的查閱時間,得到受眾的認可,提高時政新聞的訂閱量和點擊率。
最后,還要提高時政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時政新聞編輯在新聞的篩選、編輯、發布過程中,要不斷利用互聯網的新知識充實自己的頭腦,開闊自己的眼界,只有不斷地學習,具備創新的編輯理念,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才能夠更好地把時政新聞編輯工作做出自己的特色。
三、結語
隨著新媒體競爭時代的來臨,人們已不再滿足于只做時政新聞的受眾群體,他們已逐漸轉變為時政新聞的傳播主體。因此,新媒體時代對時政新聞編輯人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們正在經受著新媒體時代的考驗。只有不斷地與時俱進,了解當前我國世界的變化和經濟變化,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具備創新的編輯理念和編輯工作形式,才能呈現出全新的時政新聞報道特色,給予受眾真正的信息視覺盛宴。
參考文獻:
[1]楊瑩.新媒體時代的時政新聞“再創作”[J].東南傳播,2015 (9):153-154.
[2]謝國蒼.新媒體環境下的報紙時事新聞采編方法思考[J].新媒體研究,2016 (3):103-104.
[3]李艷,郭靜.深融時代,如何做好時政新聞報道[J].新聞戰線,2017 (1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