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華
摘要:新媒體的出現,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給電視新聞工作的發展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人民對于物質的需求轉變為對于精神的需求,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使得觀眾接受新事物的過程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要求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加強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和發展,才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本文主要探討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選擇。
關鍵詞:電視新聞;路徑;選擇
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發展給新媒體技術帶來了更多的形式和內容,如何實現對于新媒體的傳播形式,需要從多個角度和多個方面創新路徑。而當今新媒體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也要轉變自己的發展方向,從單一的工作模式向多元化發展。在多媒體的技術下要更新新聞編輯工作理念,并改變以往的工作效率,從觀眾關注的熱點出發,使得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要更加靈活化和年輕化。由于受眾群體在獲取咨詢方式上的不同,電視新聞要根據不同的數據分析來提供更多的獲取方式,在與觀眾互動的過程中發現電視新聞編輯出現的各種問題,從而有效的為電視新聞編輯提供更多的形式。
一、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路徑選擇
第一,新媒體是在互聯網的基礎上,為了實現網絡的共享以及時效性,為觀眾獲取新聞信息提供了更多的方式。而新媒體如何在眾多的信息中處于發展的過程需要采取更多的方式。根據調查,觀眾希望能全維度的深入了解熱點新聞事件,而非僅僅知道事件的經過與結果。為此,為了賦予電視新聞節目更強的生命力,在對電視新聞編輯過程中,要時刻了解并滿足觀眾的需求,我們不僅要關注節目創新性,還要將節目藝術性、綜合性提高到一定高度。因此,首先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互聯網思維方式,在依托互聯網技術的基礎上要整合新聞資源。以新的媒介方式來實現新聞編輯的傳播過程,從而以新的文化和經營模式實現電視行業的發展。
第二,新聞事業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團隊建設,而這就需要從道德修養出發,在新的復雜環境以及新的矛盾下加強從業工作者價值觀的培養,從而有效的實現對于職業道德的要求。對于一些網絡上出現的虛假新聞直接影響了社會和諧的環境,針對不良現象的出現,新聞事業工作者要自覺的遵守工作職業規范,遵守各項工作規章制度。新聞編輯應主動將新媒體運用到自身工作中,改變原有的新聞輸出和服務模式的局限性,積極倡導和運用新媒體等媒介,將新聞編輯工作由現實轉移至虛擬網絡,逐漸拓寬新聞編輯的工作路徑。新聞編輯工作與新媒體的融合,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趨勢,調整和優化了新聞編輯的工作方向,讓新聞編輯工作能夠跟上時代的潮流,更加與時俱進。而新聞事業也要根據不同的時代背景和企業文化,也要制定相關的職業道德,從而實現社會發展和諧中的進步。
第三,媒體時代重要的特點是“大數據”的出現為互聯網基礎帶來了更大的沖擊效果。而如何運用新聞編輯的技術功能,需要在網絡平臺上優化新聞的生產,并根據人們的關注內容和效果打造屬于自己的產品。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創新新的新聞生產方式,以新的方式以及新的形式出現在觀眾的眼前,從而將新聞報道快速的傳遞到觀眾。這就需要對于新聞編輯的數字技術進行有效的研究和運用能力,挖掘用戶的需求,從而滿足觀眾的興趣。因此,在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應及時采取媒體融合策略,利用媒體轉型升級的契機提升自身競爭力,因為視覺傳播是傳統電視新聞的優勢,但這種單一的傳播形式也是劣勢,所以,在未來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應打破傳播形式上的壁壘,豐富傳播形式,打造多元化的傳播形態,迎合新媒體時代受眾需求。比如,在發展過程中,電視新聞編輯過程中可以融合微博、微信等社交自媒體,積極開展有益探索,多方協作,改變傳統發展理念利用“電視 +”的形式,與當前的新媒體形式深度融合,努力實現多元化的跨界傳播,更好地提升電視新聞編輯的整體質量。
二、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的出現使得用戶對于信息資源的需求更多,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更加注重對于新聞傳播的力量需求。能否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有價值的信息資源,需要新聞編輯要有更多的技術水平和媒體發言權,使得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其應有的價值,為觀眾提供更多具有質量的新聞內容,從而形成強大的新聞公信力。
參考文獻:
[1]黃田心.自媒體時代的電視新聞傳播及編輯策略分析[J].當代電視,2016 (04).
[2]陳躍寧.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7 (13).
[3]張鐳.分析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培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