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
摘要: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面臨重大風險,國內經濟結構與政策調整持續發力;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各種風險接踵而至。當今中國和世界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經濟大變革,百姓生活也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面對這種時代背景,經濟廣播財經類節目如何主持,如何創造更大的新價值,在快速變化的信息大潮中播報時代經濟發展前沿變化,是廣大財經類節目及其主持人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本文從經濟新常態出發探索主持好廣播財經節目的策略。關鍵詞:經濟新常態;經濟廣播財經節目;建議一、學會把握經濟大勢,傳播正能量伴隨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一些主要經濟數據相繼跌落,引起人們普遍關注。筆者主持多年經濟財經節目,從未感受到這種責任。如今已經不同以往,需要認真準備功課,才能有力應對錯綜復雜的經濟態勢,從容地播報完節目,而不只是像過去一樣簡單地備稿就完事了。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8%,自2015年三季度以來已經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區間,平穩增長的態勢越來越明顯。從需求端來看,自2017年以來,世界經濟復蘇態勢趨于明朗,國際貿易明顯恢復,支持中國出口形勢總體向好。方面,由于房地產銷售形勢不佳,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下調等因素影響,4-5月份消費增速一度回落,但6月份消費增長已經回穩,上半年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態勢。供給端方面,供求總量和結構之間的動態平衡狀態明顯好轉,支持價格走勢平穩。這是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勢,在報道財經新聞時要注意把握。此外,由于財經節目通常會邀請一些財經方面的專家學者,這些學者所持有的觀點往往也會有所不同,對此,節目要多解讀解讀,并做到合理引導。另一方面,對于股市而言,當前的市場結構、投資方式、行情特征、市場思維模式等方面的變化較大。一些新股民的風險意識較為淡薄,容易盲目投資,造成較大的風險。從這個層面講,財經節目主持人要自覺站在股民的角度分析市場變化,也要客觀報道潛在風險,時刻提醒股民投資需謹慎。國內金融市場的潛在風險也值得關注。在我們的報道中,一些熱點城市的二手房價格倒掛的新聞屢見不鮮,資本市場流動結構性趨緊,企業信用債違約情況有所增加,一些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仍未得到有效緩解,一些地方債務問題較為嚴重。這些錯綜復雜的經濟新聞,迫切需要經濟廣播財經節目主持人有靈活的頭腦,在主持節目時進行合理梳理與引導,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思維,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把握好經濟大勢,傳播正能量。二、創新當頭,挖掘潛在收聽需求移動互聯網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創新創造的時代浪潮中涌現了一大批創富精英,他們通過運用移動互聯網的思維顛覆傳統行業,創造出了新的商業業態。這類群體,需要廣播財經節目積極報道,引導人們合理致富,勇于創造夢想,同時財經節目主持人也要學習他們身上的互聯網思維,積極創新主持方式和內容。從筆者的從業經驗來看,那些能夠一炮而紅的廣播財經節目往往具有強烈的個性化特點,語言表達非常生動。說到底,就是主持人的創新意識比較強。以一檔經典的兩會觀察類財經節目為例,該節目主持人將廣播元素發揮得淋漓盡致,短短三五分鐘內就包含現場解說和觀察評論等豐富內容,給聽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征服了很多聽眾的耳朵。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給廣播節目在手機等移動終端上的應用提供了平臺,各類電臺紛紛進行創新系統升級,迎合手機用戶需求,市場份額穩步提升。經濟廣播財經節目可以積極融入新時代,與粉絲交流,如建立專門的粉絲討論群、贈送紀念品,舉辦活動等來吸引聽眾關注,讓聽眾參與到節目建設中來,成為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外,還要建立龐大的行業專家資源,追蹤行業專家的研究方向,適應財經廣播節目內容創新的要求。我們應該將經濟廣播財經節目做成一種生態,而不僅僅是一盆綠植,這才是創新的保證。三、互聯網思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伴隨著汽車時代的發展交通廣播發展迅速,在今天這個移動互聯網的時代,財經節目要積極開拓手機用戶這個龐大市場,引領新發展。經濟廣播財經節目不僅僅可以通過廣播播報財經新聞,還可以通過運營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加強與粉絲用戶的互動交流,融合廣播、微信公號、微博等媒介,讓財經新聞的傳播更加富有粘性。再好一個財經節目,沒有優秀的節目主持人是沒有用的。經濟廣播財經節目要積極培養氣質優秀、財經知識儲備豐富的主持人,讓他們多在一線鍛煉,不斷提升專業素養與職業水平,加強創新意識,進一步開拓經濟廣播財經節目的新發展方向。四、結語身處偉大的創新時代,各行各業都在快速變革。“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經濟廣播財經節目要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創新意識,結合自身優勢,激發內生動力,擁抱時代變革,加快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創新應用,打造卓越的節目主持人,學會把握經濟大勢,傳播正能量,創新當頭,挖掘潛在收聽需求,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做好財經新聞的宣傳員,在新時代快速變化的信息大潮中播報時代經濟發展前沿變化。形成行業影響力,提升傳播力。參考文獻:[1]童佳.廣播財經類節目主持人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視聽縱橫,2017 (4):101-102.[2]黃睿.淺議經濟廣播節目面臨的變化及創新路徑[J].中國廣播,2016 (4):79-82.[3]吳承輝.基于新媒體環境下城市臺財經類節目的經營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 (3):109.[4]廉偉,閆文慧.全媒體傳播時代財經節目主持新思路——以央廣全媒體財經節目《王冠紅人館》為個案[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17 (7):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