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捷
摘要:對于情境的解釋原意有很多種,通常指情景和環境,也指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情況的相對的或結合的境況。這就賦予了情境的無數種變化。中國語言博大精深,不同的變化可以傳達出不同的感情和意思,光是語調和停連的變化就讓無數的老外盡折腰。
關鍵詞:朗誦;情境;話劇
在戲劇中經常有人說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認為對于朗誦的情境來說也是如此,一千個情境中就有一千個對于朗誦不同的表現結果。在朗讀中對于情境的理解,倫敦大學的語言學家佛爾斯曾做出了如此論述:“泛指與說話有關的一切外部因素,包括說話的時間、地點、參與說話的人對有關事物的知識及社會文化習俗等。”他認為意義取決于境況,意義在一定程度上是情景的產物。朗誦中的情境來源于作品,是把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有聲語言,并同時在語流中再現作品的情境。戲劇情境是戲劇作品的構成要素之一。戲劇中用以表現主題的情節及境況。18世紀法國的美學家、戲劇理論家D.狄德羅在提倡嚴肅劇(即正劇)時指出,在過去的喜劇中,性格是主要的對象。在嚴肅劇中,情境卻應該成為主要的對象。戲劇作品的基礎應該是情境。德國美學家黑格爾則把情境看作是各種藝術共同的對象,只是在不同的藝術中有不同的要求。他在討論戲劇的特性時,把情境、沖突動作聯系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內容體系。在現代戲劇理論中,有人則進一步把情境看作是戲劇的本質所在。
戲劇情境和朗誦情境又略有不同,與佛爾斯對情境的理解是相同的,對于時間、地點、參與說話的人對有關事物的知識,都是我們要在舞臺上呈現出來的,朗誦中的情境,包括情境和意境來源于對作品的分析與理解,而作家的作品來源于現實生活,寫到作品中的情境已經是經過作家的想象、聯想感情花了的現實生活,因此朗讀要想是自己的朗讀能夠讓聽眾身臨其境,就要力爭順著作家的思路,分析作品本身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再加以藝術化抽象化,呈現在舞臺上的必然是藝術的產物,并且比單純的語言朗誦更加立體。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在分析作品的情境與意境,即把握了情境的基礎上,再借助與一定的表達舞臺技巧來體現稿件的情感。
舞臺本身就像是一張未經加工的白紙,可以添加很多元素來進行不同藝術的展現,如演員、燈光等。作品在舞臺上的輔助呈現,無非燈服道效化,燈光就是通過對舞臺各種燈具進行控制,來完成對舞臺劇的照明以及烘托等任務,使得舞臺劇能夠達到更好的表達效果。最初,在舞臺劇中,燈光并不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僅僅作為照明在舞臺劇中存在。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觀眾對舞臺劇的要求越來越高,燈光在現代舞臺劇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具體說來,燈光在現代舞臺劇中有以下幾個作用:對演出進行照明,使臺下的觀眾能夠看清舞臺上演員的表演以及景物設置,這是最基本的作用;通過燈光的切換,對觀眾的視線進行引導;對劇中的氣氛進行渲染;營造劇情發展所需的環境;輔助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烘托出舞臺情感;顯示空間、時間的轉換,對舞臺劇的矛盾沖突進行加強突出。
在晚會演出中,燈光就是舞臺這個空間上一個主要的架構形式,也是情境的最直觀體現。光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和靈活性,可以看做是舞臺的第四維空間,可以給舞臺上的人物或者流動人體賦予更加鮮明的空間感和造型。假如在現代舞臺劇中,缺少了燈光照射,那么觀眾只能看到一個單一獨立的空間。在燈光出現之后,光線就是一個指揮棒,指揮著觀眾視線進行移動。當燈光跟隨舞臺劇中演員的動作進行相應的變換時,觀眾會跟著燈光的變換去把注意力集中到舞臺劇演員的動作和表情。除此之外,燈光通過轉換還能夠使道具、服裝以及布景的原有顏色得到改變,從而使舞臺的整個空間色彩活動起來。這種活動的色彩能夠讓舞臺劇的整體畫面更加的活潑生動。而舞臺劇的編創人員也可以借由燈光來向觀眾更加突出的表現作品重點以及特色,也可以用燈光彌補舞臺劇演員的一些不足。演員作為舞臺劇作品以及舞臺劇內容最基本的組成元素,其本身就和燈光有非常緊密的聯系。燈光和舞臺劇演員是通過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影響來反映和展示自身存在作用和價值,而且通過表象直觀的事物和舞臺劇演員內心的心理活動實行轉換,從而形成舞臺劇演員在進行表演時想要表達的心理情境。這種情境就是舞臺劇演員在身著表現舞臺劇內容的服裝進行舞臺表演時,所能感受到的燈光,聽到的音樂,以及在舞臺上搭建的舞美背景整體所體現的心理上的一種震撼力。而這震撼力能夠使舞臺劇演員自身擁有的想象空間得到激發,通過其肢體或語言表達出來,使舞臺劇的演出效果得到提升。
在整個晚會的演出中,燈光的處理應以作品的情境出發,通過對舞美藝術里燈光部分的應用,力爭使舞臺劇作品里畫面意境得到提升,同時使舞臺劇編創人員擁有更強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使舞臺劇演員具有更好的舞臺表達能力。一個舞臺劇作品雖然很小,表演時間和空間都有一定的限制,但卻擁有非常大的藝術容量。燈光則更是舞臺劇中畫龍點睛的地方,通過對作品的情境和作者創作時的心情的理解,把光和色融入到舞臺劇中,真正做到以光傳情,以光代景,燈光才能夠顯示出其特有的表達效果。燈光不再僅僅是舞臺劇的一個組成部分,還是關系到舞臺劇作品能否完美的展現在觀眾面前的一個重要元素。
《朗讀者》里說到過,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聲音,雖然是用來聽的,但是一旦加入了情境,就變得更加生動,更加形象,留下了無法磨滅的印記。
參考文獻:
[1]賀水彬,張大鳴.語境——語義的信息源[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