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衛 江凈
摘 要:現如今,我國社會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經濟的高速發展在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同時,人們其他需求層次也隨之提高,為了滿足人們不同層次的需求,現代城市的建筑風格日益多樣化。部分大型城市為了滿足城市社會和居民的發展,開始著手進行高層建筑施工,使得建造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需要用到鋼筋混凝土施工,這也是保證順利施工、提高建筑質量的重要一步。鑒于此,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也就越來越受到業內人士的關注。
關鍵詞:房屋建筑;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
1 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優勢分析
鋼筋混凝土屬于復合型材料,它的主要成分有三種:鋼筋原材、鋼板以及纖維,這三種成分與混凝土相結合才可形成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結構最重要的就是要實現鋼筋原材等材料與混凝土相輔相成共同發揮作用,這對于房屋建造大有裨益。而用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進行房屋建筑施工有很大的好處,在以下幾點地方可以充分的表現出來。
1.1 實現了對鋼筋原材以及混凝土原材的綜合應用
混凝土結構本身具有抗壓強度的性能,然而混凝土如果僅憑自身的抗壓強度其實難以支撐高層房屋的建造,經過一線工作人員的反復測試研究出了將鋼筋原材與混凝土相結合的結構,這也就是鋼筋混凝土結構,這樣的做法不僅能保持混凝土自身的抗壓強度,也充分發揮了鋼筋的高抗拉強度,將鋼筋按適量比例分量與混凝土科學結合,使得房屋質量得到了完美保障,不僅能彌補力學特性方面的不足,也能承受一定的拉力作用力。
1.2 結構整體性優勢突出
現代高層房屋建造過程中將鋼筋的抗拉強度和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相結合產生出的綜合效果是最顯著的,二者相結合產生的優勢在建造過程中發揮的淋漓盡致,鋼筋與混凝土復合而成產生的穩定、抗震功能是其他建筑材料不可比擬的,其他建筑材料很難達到其綜合效應。
1.3 結構制作方便快捷
鋼筋混凝土結構雖然是復合型材料,如上所說它的主要成分鋼筋原材、鋼板以及纖維之外還有其他的砂石材料,但是這些材料都簡單易得,來自不同領域的材料只要運輸至一起,經過簡單的計算比例分量,即可制成鋼筋混凝土結構,使之在工業建筑領域發揮有效作用,也使各個領域相互配合,形成生產鏈提高工作效率。
2 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關鍵步驟分析
鋼筋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科學利用,施工人員要對模板施工、鋼筋綁扎以及混凝土澆筑三項程序制作提前規劃和實時質量控制,這是使得高層次建筑達到高質量的核心步驟,必須給予科學計劃和嚴格掌控。
2.1 模板施工中的關鍵步驟分析
模塊施工是用鋼筋混凝土技術對房屋建筑進行施工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步驟,模板有幾種類型,最主要的兩類是底模和柱模。模塊的建立是開展模塊施工的第一步,其次就是對施工高度進行具體測算,在科學合理的區域內搭建手腳架,再次確保建筑質量。另外,模塊建立的安全和合理也是建筑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到的重要一點,所以在搭建腳手架的過程中必須對其受力面進行精準測算和實時調控,在同一時間將夯實處理搭配起來一同施工也是十分必要的。這些前期工作完成后,就要開始建立側模,建立側模要注意在過程中一定要進行加固措施。此外,建立側模對施工人員的專業性有一定要求,需要技術人員衡量施工過程中模板的平穩性,若果發現偏差實時糾正并對工程進行整體的考核與評估,預防模板的建設過程中出現紕漏。
2.2 鋼筋綁扎中的關鍵步驟分析
若想讓鋼筋在整體建筑施工過程中發揮最大效用,鋼筋綁扎工作必須很好的完成。第一,抽樣調查所用鋼筋。對運送到施工現場的鋼筋原材進行抽查是確保鋼筋混凝土結構質量的最有效步驟,對于質量不達標的鋼筋原材采取堅決否定的政策,不合格的鋼筋不加入運作。在后期工作中,對于鋼筋綁扎完成品需要進行再次檢測,發揮雙保險的作用,對成品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第二,規范加工過程。工作人員需按照國家標準和施工前期計劃對綁扎規范化操作,這樣既可以保證下料時間的準確性,也能防止下料過多的現象發生,達到了流水化作業的要求,提高施工整體效率。除此之外,由于施工區域有限,挪動鋼筋的隨意性較小,進行綁扎的空間不足,導致施工人員在進行綁扎作業的工程中必須掌握好鋼筋的活動范圍,對每一次的綁扎尺寸精確加工,盡量提高技術專業性和精確性,防止出現鋼筋架在一起的結果出現。第三,實施綁扎前檢查工作。為了防止浪費人力財力,不做無用功,綁扎施工的鋼筋質量審查一定要提前進行,只有按照國家規定標準進行與預先測驗,才能有效改善綁扎完成后出現的報廢、超標現象,提升鋼筋綁扎工作的成功率。
2.3 混凝土澆筑中的關鍵步驟分析
混凝土澆筑保質保量的進行不僅對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否能合理構建產生很大影響,而且還在整個施工進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影響著最后的施工質量。那么現場工作人員如何使混凝土澆筑得當就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對澆筑成品進行進場前測量。施工人員需要借助兩臺計量設備,澆筑后的混凝土成品都需要經過這兩臺機器的精確評估和考核,通過測試后方可用其進行下一步工作。第二,嚴格堅持時間原則。在實施混凝土攪拌制作的時候一定要在制作完成后立馬投入使用,不使用提前拌制好的混凝土,在拌制混凝土完成后的兩分鐘內就投入使用是最佳時間范圍。第三,對拌制最終成品進行靜置。靜置最低時間不低于一個半小時(90min),不進行靜置步驟的成品不可進入施工現場參與房屋建造。
3 結束語
現今的高層房屋建造使用頻率最高的就是鋼筋混凝土。在選擇、制作、運用鋼筋混凝土的過程中,一定要進行提前的工程計劃,對原料選擇、制作方法、施工程序和技術等方面進行嚴密規劃,這樣才能保證房屋建成的最后質量,提高房屋安全性以及房屋壽命。鋼筋混凝土是房屋建造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對建造過程和結果都產生很大的影響,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必須科學合理的運用,本文首先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優勢進行了分析,然后對其施工中的關鍵步驟進行了分析,在淺析此技術本身的同時也指出了鋼筋混凝土施工技術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萬嬌.鋼筋混凝土拱橋懸臂澆筑與勁性骨架組合施工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
[2] 鄧統旺.淺談房屋建筑施工中鋼筋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科學,2015(14):140.
[3] 任冬云,施衛星,付磊.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位移比的調整[J].低溫建筑技術,2009(10).
[4] 夏太林.鋼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的施工技術分析[J].江西建材,2014(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