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博 陳華衛
摘 要:混凝土是現代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的高低對建筑工程整體質量的好壞產生直接的影響。混凝土生產商和技術部門必須根據施工現場的不同情況,結合當時當地的自然、人文條件來創新技術水平,做好施工規劃,提高施工質量。本文在分析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自身特點的基礎上,探究了大體積混凝土在高層建筑中的施工準備和技術應用。
關鍵詞: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特點;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技術
1 高層建筑結構中大體積混凝土的特點分析
其一,混凝土體積較大,塊體厚;其二,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需要的澆筑量大,受水化熱影響內部溫度高,對于建筑整體性的要求很高;其三,大體積混凝土材料屬于復合型,混合比例控制要求嚴格,施工要求高;其四,對于高層建筑結構而言,其大體積混凝土結構通常埋于地下,外界環境溫度改變對其的影響相對較小,相反,在抗滲方面的性能要求則相對較高。
2 高層建筑結構中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準備
(1)審查混凝土廠商生產資格。混凝土生產技術專業性較強,對生產端進行資格、技術審核能夠保證其內部機構(如測溫部門)具有較高的專業技術。同時,對廠家的管理章程、機構設備、生產指標以及生產成功率和質量高低等也需要提出具體要求,并且要求廠家配備專業的施工隊伍和保險措施。
(2)高標準選擇施工材料。混凝土是一種復合型材料,由幾種成分組成,其中比較重要的材料有:水、砂、石及水泥。水泥作為大體積混凝土中占比最大的成分,對于它的篩選必須嚴格把關。施工人員要按照國家和企業規定檢查各項指標,必須使水泥符合質量標準,用水泥制作出的混凝土符合施工要求才可進入施工現場進行作業。除此之外,水泥加熱有時會造成熱應力裂縫,所以在水化過程中要合理控制熱釋放的速度。在對水泥原材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也要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根據不同的施工要求選擇相對的水泥。例如,水熱化性能低、穩定性較好的水泥一般是制作混凝土的首選。此外,用適量的外加劑對混凝土的整體性能加以調和也可以增強混凝土的防滲力。在確認大體積混凝土的粗骨料含泥量在1%以下、顆粒直徑5mm~25mm之間的情況下,碎石也能夠成為材料。另外,粉煤灰是改善大體積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成分,但是在選取粉煤灰時必須秉持高標準原則,選擇高質量的一級粉煤灰進行添加,燒灰工作時也要隨時注意過程監控,對燒失量、含硫量進行實時調控。
(3)精準控制大體積混凝土配合比。澆筑是否得當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一環,所以在澆筑前要對施工中能用到的所有材料進行提前準備和整體質量檢測,例如品種檢測、規格檢測、性能檢測等。除此之外,施工過程中的抽樣檢測也是必要流程之一,只有抽樣調查才能對配合比進行精準控制,使其與施工設計要求一致。與此同時,要用專業手段如降溫原料、降熱水管預埋等控制水熱化程度。采用嚴密精準的技術和規范化的操作進行施工是提高工程質量的前提,不僅保證施工流程順利進行也可以節省資源,防止浪費,實現投資效益的最大化。
3 高層建筑工程中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技術分析
隨著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土地急劇開發,土地資源也日益減少,建筑往高層發展成為節約土地的有效方式,高層建筑日益成為建筑領域廣泛采取的樣式,但是隨著建筑的高層化發展,所需要的技術要求就越來越高。尤其是高層建筑底板因為溫度應力問題產生的地板裂縫問題,急需新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高層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3.1 材料的控制技術
對高層建筑大體積混凝土材料的控制技術,必須要比普通建筑混凝土材料的控制技術要更高,如控制好原材料的質量、溫度等。在建筑施工前對混凝土材料進行充分的攪拌,使其混合均勻,是保障混凝土質量,達到預定設計強度的良好辦法。在進行立柱施工時,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粉煤灰的用量,提高砂礫的比例,調整粉煤灰和摻合料的比例。在控制混凝土溫度方面,在澆筑過程中要確保通風散熱,控制好碎石澆筑時的溫度,減少溫度裂變產生的風險。
3.2 澆筑技術
混凝土澆筑時,應該嚴格按照澆筑的類型、順序、時間和比例進行。在墻體澆筑時,要控制好厚度和高度,厚度一般不超過5cm,高度不高于45cm,澆筑時間間隔要控制在2h內,通過安裝鋼絲網片的方式進行柱子澆筑作業。在澆筑梁板時,要保持梁板的平衡度,固定筏板后一定要二次澆筑,以此提高澆筑的質量。
3.3 溫測技術
運用溫測技術是預防溫度應力產生底板裂縫的關鍵手段,可以很好的監測和控制混凝土的溫度。測量混凝土的溫度首先要了解其特性,對各層的溫度逐一測量。在測量混凝土溫度時,電阻溫度計通常被選擇作為溫度變送器。在測溫時選擇好測溫點或測溫線,擇取測溫位置,嚴格按照測溫要求進行,做好記錄,及時觀察更新數據。其次,保證測溫線與鋼筋連接的位置可以有效保證溫測的精準度。
在混凝土中加入減水劑和粉煤灰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如在混凝土中添加高效緩凝劑,就可以有效地保證混凝土的緩凝時間。此外,在混凝土中加入大石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熱,在每個現澆層中設置第一層留茬砌塊,可以明顯提高水平層間的剪應力,提高各層的結合強度。考慮到混凝土的大體積性,在其內部水管安裝是控制溫度最合理的選擇。可以通過調整水量的方式,水流經水管,循環吸收混凝土內部的熱能,從而達到降溫的效果。
3.4 養護技術
在一系列建筑工作完成后,對其進行日常的維護和養護也是必不可少的。養護工作可以起到良好的溫控作用,提高混凝土的抗力和耐力。除此之外,混凝土澆筑完成后在其表面覆蓋一層保護膜,如塑料布、帆布、防寒氈等,可以有效的保溫保濕,避免因脫水造成的表面裂縫的問題發生。
4 結束語
建筑大體積混凝土結構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需要在不斷地建筑實施環節中提高,只有具體分析混凝土材料的特點,充分的做好施工準備,注重提高材料的控住技術、澆筑技術、溫測技術,以及養護技術,并且嚴格按照每一環節的施工要求規范施工,才能建造出高質量的高層建筑物。
參考文獻:
[1] 賈珍則.淺談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J].中國西部科技,2010(23):68.
[2] 連國漢.淺談冬季施工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分析及處理[J].民營科技,2011(10).
[3] 賈珍則.淺談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控制[J].中國西部科技,2010(23).
[4] 蘇俊榮.淺談大體積混凝土裂縫的可能原因及防治措施[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3(2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