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周
摘 要:混凝土施工技術是路橋工程施工中的主要技術之一,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直接影響道路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的好壞,因此,要切實加強道路橋梁建設研究,不斷創新路橋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以提高工程質量。因此,為提高路橋工程的質量,本文就路橋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及施工技術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路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
1 做好混凝土施工前的準備工作,夯實其在路橋工程中的應用基礎
1.1 加強對設計圖紙的會審
施工方應主動聯系業主、設計人員、監理方,加強對施工圖紙的聯合審查。一旦發現問題,請及時指出并解決問題。在審查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可能發生設計變更的地方進行重點審查,以盡量減少設計更改的發生。
1.2 對施工內容進行細化
關注到每一個細節之處。熟悉施工過程中的防水要求,具體指明每個螺栓和每條鋼筋位置的具體位置,尤其是對鋼筋保護層應該予以重點分析,特別應做好施工縫、后澆帶等特殊部位的處理,確保設計合理。
1.3 做好技術交底工作
對每一個技術管理人員,每個施工隊伍的每個施工人員,要充分了解施工技術,抓好施工技術的相關要求,熟悉施工過程,嚴格按照施工工藝和規范進行施工,讓施工人員做到心中有數,手中有法。
2 路橋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2.1 抗拉力不強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碎石或卵石、砂和水拌合,經硬化而成的一種人造材料,其中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抑制水泥的收縮,而水泥和水則形成水泥漿,包裹在粗細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間的空隙,水泥漿體在硬化前起潤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將骨料膠結在一起,形成堅強的整體,但是水泥、石子和砂石是易脆性的材料,抗拉力不強,當混凝土受拉或受彎,在很小的拉應力下就會開裂。
2.2 收縮易變形
普通混凝土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當外部環境或結構內部溫度發生變化時,混凝土也會發生收縮變化,然而,收縮就容易導致變形,如果變形遭到約束,則會在結構內將產生應力,當應力超過混凝土抗拉強度時,應力會導致溫度裂縫。在實際施工中,普通混凝土容易結硬,結硬后,混凝土中的水分子逐步蒸發,濕度逐步降低,混凝土體積減小,變形也較大,由于混凝土表層水分流失快,內部損失慢,就產生了表面收縮大、內部收縮小的不均勻收縮,表面收縮變形受內部混凝土約束,導致表面混凝土承受拉力,表面混凝土受拉力時,超過其抗拉強度時,便產生收縮裂縫。
2.3 耐久性較弱
耐久性被認為是普通混凝土的優點,但隨著應用后常見問題的出現以及科學研究的加強,我們發現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不強,但較弱,其耐久性包括三個方面:
(1)抗滲性。指混凝土抵抗壓力水滲透的能力,普通混凝土的抗滲性還是非常強。
(2)抗凍性。指的是混凝土在使用的環境中,經受多次凍融循環作用,能保持強度和外觀的完整性的能力。普通混凝土的抗凍性很弱,當溫度低于零時,混凝土中的膨脹力增大,混凝土的強度降低,裂縫就會出現。
(3)抗侵蝕性。指在酸、堿、鹽等環境中對水泥石的侵蝕所表現出現的免疫力,隨著環境的惡化,再加上混凝土質量較差或保護層厚度不足,混凝土保護層容易受二氧化碳侵蝕炭化至鋼筋表面,使鋼筋周圍混凝土堿度降低,從而減弱了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
3 路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應用
3.1 混凝土材料的選擇及配比
要提高路橋的施工質量,就需要從提高混凝土質量入手。首先要做的是使用優質材料,更好的施工技術,用上了劣質材料,也是于是無補的。要從根本上入手。混凝土的主要成分就是水泥漿液與骨料。骨量包括了沙石、沙子等,優質骨料的選擇是最基本的,其次是水泥的選擇。必須選擇具有工廠認證的水泥,并且在使用水泥之前,需要進行質量檢測,避免因為水泥采購入庫因為儲存原因產生變質。接下來就是要使用科學的材料配合比進行混凝土調和,要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混凝土的塌落度不得高于100厘米,且不得低于80厘米,初凝的時間建議控制在7h左右。根據施工場地的實際環境可以對初凝時間進行調整。配料時,要注意混合物的骨料級配與含泥量。對于一些外加劑要嚴格的進行選擇后可以使用,例如粉煤灰等外加劑,由于其活性高,對混凝土的結構填充后可以使其強度大大提高。
3.2 模板設計與安裝
在路橋施工過程中,混凝土施工技術涉及的內容不僅包括了混凝土的制備和澆筑,還涉及鋼筋的綁扎以及模板的制作和安裝,模板的制作和安裝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混凝土施工的質量。對于混凝土工程而言,模板應具備一定的耐腐蝕性,光滑性和吸水性,根據路橋工程的實際需求,選擇不同的模板。例如,如果橋梁為圓形截面,應選擇鋼制模板,如果E形或者T形等相對復雜的截面,應選擇膠質模板。模板的設計和制作需要以實際工程結構為基礎,綜合考慮模板系統的牢固性、支撐的穩定性和拆卸的便利性。安裝模板時,從橋面的平整性出發,需要對模板的內表面進行相應的拋光處理
3.3 混凝土澆筑技術
混凝土的澆筑應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并結合具體施工工藝確定,以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在混凝土罐車送料的過程中,需合理安排送料時間。每次下料時,都必須嚴格掌控下料的厚度和高度。在澆筑前,施工人員必須進行塌落試驗,只有達到標準后才能開始澆筑。此外,施工人員還必須嚴格控制澆筑的全過程,防止表面起泡等現象。
3.4 路橋版面修補
混凝土養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結構的質量,但很難完全避免問題的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對路橋面進行相應的修補工作。主要的修補方式是在拆模完成后,快速清除路橋表面的砂漿,使用強度與品種一致的材料,對缺陷進行修補。水泥漿完全硬化后,使用細砂紙對修補位置進行打磨,然后用水沖洗以確保整體顏色的一致性。對于路橋面上存在的大面積露石、露筋等問題,應該按照其深度,除去表面存在的混凝土薄弱層,清理其中突出的石塊顆粒,用高壓水進行沖洗,然后用細石混凝土進行修補。
3.5 混凝土裂縫的預防措施
(1)溫度裂縫的預防措施。溫度裂縫形成的原因是混凝土內外溫差較大,就會造成內部的熱脹和的外部冷縮,混凝土內部不斷擴張,從而在表面形成的隨機裂縫,而且裂縫的大小也不同。為了避免水化熱的集中現象,在攪拌過程中加入緩凝劑,減緩混凝土的凝固時間,可避免溫度裂縫的發生。為了將溫度裂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也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少許纖維或鋼筋。
(2)干縮裂縫的預防措施。干縮裂縫是由于水泥漿中水分蒸發導致不同程度的混凝土裂縫引起的。干縮裂縫嚴重影響混凝土的抗滲性,還會銹蝕鋼筋影響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承載力。選取收縮量較小的粉煤灰水泥和中低熱水泥,相對減少水泥的用量。可減少干縮裂縫的現象。另外,通過控制水灰比也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收縮率,加入適量的減水劑更有效。
(3)沉陷裂縫的預防措施。沉陷裂縫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例如混凝土中浸水沉降、填土不夠結實、模板與模板之間的支撐距離比較大等。這種現象在冬天特別嚴重。為了避免混凝土沉陷裂縫的發生,在施工過程中要使整個支撐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增強進入凍土里的支撐模板的硬度,加深鞏固松軟不結實的土質。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術在路橋工程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要求,但是,要優化施工技術,妥善處理存在的問題非常必要。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直接關系到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要加強路橋建設研究,不斷創新路橋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夏峰.路橋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技術[J].江西建材,2014.
[2] 王野,王孝峰.淺談路橋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價值工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