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林
摘 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是建設工程質量機構受建設行業主管部門委托,依據建設工程質量相關法律、法規和強制性技術標準,發揮監督管理激勵與約束機制作用,對所有建設工程質量實施強制性執法監督管理,確保建設工程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本文就是以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為出發點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對策
1 加強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意義
經濟效益的提高和合理科學的管理是分不開的,優秀的質量監督管理團隊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經濟效益,是施工單位盡快實現資金流轉,全面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合格的質量監督可以在項目施工前,發現設計方面的缺陷漏洞,從而防止造價方面的浪費。同時,合格的質量監督,可以全面提高各層面的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工期。
質量監督可以預防工程事故的發生,將危險扼殺在搖籃里,避免事故造成的大量經濟損失。只有通過科學正確的質量監督,采取有效的監督手段,才能確保實際工程質量,預防各種生產事故的發生,保證工程順利的完成,同時也保證了施工人員的人身財產安全。即使出現了質量安全問題,也可以通過監督手段第一時間解決,進一步提高施工的整體效率。
質量監督合理的話,可以降低事后的維護費用,也就是在施工階段進行質量監督,可以減少后期的維護次數,從而減少大量維護費用,達到進一步提高建筑效益的作用,并且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使用壽命。
2 分析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不足
2.1 質量監督相關法律存在不足
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健全,而且存在明顯滯后的現象。建筑行業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得到了飛速迅猛的發展,無論是建設理念還是施工工藝都有了非常大的進步,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新的建筑材料不斷被應用于建筑施工中,建筑工程的現狀已經有了明顯的前進,但是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法律法規還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時期,并沒有隨著時代的發展而進行更新,這就造成了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方面存在很多空白區域,尤其是關于施工新工藝、新材料等的規定欠缺,在進行這部分質量監督管理時無法可依,無章可循,給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工作造成了惡劣的影響。
2.2 現狀的質量監督體系不足,監督手段落后
目前我國現行的建筑工程質量監督體系不完善,根據資料顯示,我國建筑行業自從改革開放以后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保守估計,現在我國每年從事建筑行業的勞動者達到了幾千萬人,隨著建筑行業的規模不斷擴大,所涉及到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建筑工程的參與方也從之前的施工、勘察、設計單位擴大到了建設、監理、檢測等單位共同參與,而這樣復雜的情況也給建筑工程的質量帶來了影響,也就需要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發揮作用。但實際上,由于質量監督的體系不完善,監督手段落后,在進行質量監督時,存在許多的困難和阻礙,例如參與建筑工程建設的各方結成利益同盟,減少投入,降低質量標準,損害使用者的利益,這種破壞建筑行業市場行為的現象越來越多,但由于現象的質量監督體系不完善,并沒有明確有效的規定對這種現象進行治理,亟需改進和完善。
2.3 質量監督責任未落實到位
質量監督責任不明確,這主要是因為建筑行業市場混亂所造成的。目前建筑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參與方眾多,而且各個單位之間存在職能重疊的部分,質監單位在進行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時,發現質量問題后,很容易出現各個單位推脫責任的現象,許多工程中出現的質量問題,就因為各個單位互相推諉責任,最后一拖再拖,事情不了了之,但是卻給建筑工程埋下了安全隱患。另外由于質量監督責任不明確,也很容易形成多頭管理、條塊分割的局面,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監督空白區,對于某個或者某些區域,各個部門都不認為在自己的責任范圍內,最后沒有任何一個部門進行檢查,一旦這些區域內出現質量問題,后果不堪設想。
2.4 監督方式未創新,不適宜現狀監督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存在監督方式單一傳統的情況,監督范圍中存在漏洞,無法實現全面監督。這主要是因為建筑工程一般工期都比較長,涉及到的專業、工種、材料、設備等等都比較多,而目前質量監督仍在沿用傳統單一的實物質量監督的方式,這種監督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建筑行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建筑工程中的很多內容都不能得到有效的監督,這就造成了監督中存在漏洞,建筑工程缺少全面性的監督約束,也就無法對工程的質量作出全面準確的核驗、評定和有效控制。
2.5 質監人員素質不高,執法不嚴
建筑工程質量監督中存在的另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質量監督的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執法不嚴的問題。質量監督工作人員素質不高,主要是因為這些質監人員大多不是專業的質量監督專業出身,而是其他專業的人員兼任的,沒有經過專業的質量監督技能培訓,不具備專業質量監督的能力。關于質監人員執法不嚴,存在一部分質監人員收取賄賂,對于不符合質量規定的工程進行合格驗收的現象,還有一些質監人員在工作時敷衍了事,不負責任,沒有對工程進行認真負責的檢驗就驗收,給建筑工程埋下了安全隱患。
3 分析加強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對策
3.1 完善質量監督法律法規
加強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質量監督的相關法律法規,所謂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無論是哪一行業,都要按照國家規定的法律法規來辦事,質量監督同樣如此,要想確保質量監督行業的秩序,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合格,就必須要求政府完善質量監督相關的法律法規,以此來規范質量監督行業的各種行為。質量監督行業規范性的法規應該由建筑工程的專業部門、行業協會共同協商來制定,針對不同的專業特征和技術范圍,規定也有所不同。
3.2 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市場準入門檻
目前許多質量監督單位,沒有經過資質認證,只是通過關系網就掛上了質量監督單位的牌子,承接質量監督的工作,但是本身一不具備質量監督的專業人才,二不具備質量監督的資質,其給出的驗收證明也不能夠證明建筑工程的質量符合標準,因此必須要嚴肅質量監督行業的準入門檻,對質量監督單位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查,發現不符合資質認證的單位后,必須進行取締,堅決不予進場。需要注意的時,這種現象不僅僅在質量監督行業中存在,在建筑行業中也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必須要對建筑全行業的單位進行資質審查,一旦發現不具備資質的單位,必須要進行相應的處理,取消他們的建筑許可證或者施工許可證,不允許參與建筑施工相關的業務活動。
3.3 改革創新質量監督的方式方法
目前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的方式單一,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監督,就要豐富質量監督的方法手段。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建筑行業在不斷的前進,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方法也要跟隨時代的腳,創新質量監督的方法,提高質量監督的客觀性、完整性和精確性,加快建設質量監督的信息化管理模式,通過計算機管理平臺和管理系統來完成質量監督管理工作。
4 結語
總之,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應不斷建立健全行政管理、技術管理和質量監督制度,嚴格遵循質量監督程序,充分發揮各方責任主體的主導作用,依靠先進的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技術和信息網絡技術,建立起規范的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制度,確保建筑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建,張留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的研究與實踐[J].技術與市場,2017(9):262+264.
[2] 宋首何.芻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質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綠色環保建材,2017(9):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