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一鳴
摘 要:目前,我國經濟水平的日益提升,環境問題逐漸嚴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環境監測工程的實施能對環境污染物類型及分布加以確定,運用有效的環保措施緩解污染問題。本文重點探討了環境監測如何提高水污染監測質量,以供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水污染;質量;措施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社會及經濟取得了重大發展,經濟發展帶動了我國農業及工業的發展,但同時給環境治理及保護工作帶來了較大難度,筆者認為環境監測應對環境中存在的有害物質濃度進行實時分析及觀察,通過實時收集環境中的污染源變化情況找出影響環境的因素,從而解決污染源,為人類生存提供優質的生存空間。本文主要就水污染問題進行研究,闡述了實時監測污染源及檢測質量管控方法,僅供大家相互印證所學之用。
2 水污染監測工作的重要性
水資源污染現在已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關注的問題,關系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人類生存離不開水資源,并且水資源也是人們當前生存、發展的基礎。近幾年,隨著水污染形式的不斷加劇,各地部門逐漸意識到水污染監測的重要性。水污染監測對掌握污染情況、預測污染發展走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需要通過安全有效的措施來控制水污染。想要打造全面化的水污染機制,就必須保證水污染監測具有真實性、公開性特征。水污染監測在水環境監測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對水資源保護、環境治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 環境監測質量的現狀
3.1 環境監測數據真實性差
環境監測數據是否具有真實性、準確性、可靠性以及可比性等,將影響著環境管理質量和相關環保部門的工作。而監測數據應用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環境管理以及決策,還影響到其環境執法是否公平、執行力度是否到位等問題。由于政府部門的政績考核不明確、監測技術較落后、制度管理體系不完善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環境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差,因此,有待于提高當前環境監測工作的數據。
3.2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意識薄弱
在環境監測過程中,有些監測站通過相關評審獲證后,對后期的環境監測質量不加嚴格管理,主動管理的自覺性差,操作方法上過于因循守舊、懶散,沒有積極主動的發現、解決問題。部分環保工作者、甚至高層管理者沒有充分的認識到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生命線,疏忽了其監測質量管理,導致管理體系的建設不完善,影響整體的環境監測質量。
4 控制水污染檢測質量的有效方法
4.1 監測前的預先控制預先控制
為確保預先控制的順利開展,應特別注意多個方面的內容。首先需要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架構組織領導機構,確定人員職責,進而建立全員質量管理體制。其次需要提高工作人員專業素質,確保其具有較專業的知識理論水平,掌握較全面的關于環境監測管理的法規、標準以及各項規定,能夠獨立熟練的完成各項監測操作,并定期組織業務能力考核。再次需要保證監測過程中所使用的各項分析儀器以及設備都能正常運行,需要對設備進行定期維護保養,從而滿足監測所需的精度要求。
4.2 做好水環境的常規監測
水環境的常規監測是提高水污染監測質量的日常性工作。常規監測要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運行體系。在儀器設備的選擇、應用、維護上,要有專業的水文人員進行操作。在樣品的儲備和檢驗過程中,要根據試驗室的標準化要求進行檢測。常規監測要定期執行、定時段執行,培養檢測人員良好的工作習慣,保證監測工作能夠按照規定正常開展。常規監測是水污染監測的日常機制,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形成有效的防控意識。
4.3 提高樣品采集質量
監測水資源污染源應根據水樣品采集數據進行分析,采集樣品的質量直接關系到監測效果,在采集樣品過程中應注重其資源采集基礎,確保采集樣品的準確性及有效性,采取平行式的管理模式,當樣品采集完畢后應及時編碼及分類采集到的樣品,樣品的采集應代表各個水域的污染情況,在采集污染樣品時應分批次和分種類的采集,因此,樣品的編碼和分類工作需要制定健全的模塊化控制體系,確保樣品采集質量的可靠性。
4.4 監測過程控制
采樣質量控制。對水進行采樣過程中,需要根據監測要求確定采樣方式。采用混合采樣單獨單獨采樣。采樣過程需要嚴格遵守《水環境監測規范》的規定標準,采樣監測站點在布置時,應嚴格按照“尺度范圍原則”以及“信息量原則”,需要嚴格考察可行性、可控性,保證監測結果可以真實地反映該區域的水質量以及污染物情況。采樣所用采樣器在采樣前確保干凈、干燥,采樣過程中要注意:禁止激烈的攪動水體,選擇采樣區域時注意水樣沒有漂浮物。采樣結束后樣品需統一進行編號,面臨特殊監測項目時候,要留意特殊要求。
存樣質量控制。因為大部分采集的樣品需到實驗室進行測試。因此在水樣存放過程中,需要把好質量關,因水樣容易受到多因素的影響,從而導致水樣組分的改變,因此,需要按照《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為準則進行樣品的保持和運輸。此外,需要對不同水樣的監測采取個性化的質量控制。在水樣運輸前,首先需要清點樣品,確保蓋緊容器蓋,如果是特殊樣品,需按要求進行運輸,保證盡快運輸到實驗室,此外,需要嚴格規范樣品的交接程序,仔細核對樣品和采樣記錄。
實驗室質量控制。實驗室質量控制要確保實驗室的環境可以確保能夠順利完成監測工作,實驗室分析儀器以及各玻璃量器都需要做好校準工作,需要確保實驗室內部相關的質量控制基礎工作做好,確保實驗用水以及化學試劑的準確配備,需要進行樣品檢測的校準曲線的繪制工作,此外還需要進行空白實驗,樣品檢測需要進行平行樣檢測以及加標回收試驗、樣品分析方法的檢出濃度測定實驗以及方法準確性實驗,此外,還需要進行干擾因素實驗,整個過程需要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實施,確保實驗數據的準確性。 4.5 合理分析監測數據,重視細節操作
在水污染監測過程中,數據處理是監測工作的最后環節,處理及分析數據是控制監測結果及監測質量的重中之重。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對監測到的數據進行嚴格的審核及檢驗,應仔細核對數據的可靠性及真實性,當有水污染安全問題發生時,工作人員應對水資源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合理的研究,并應針對分析結果書寫詳細的工作報告,為后續的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有利依據。在處理數據的過程中,應注意細節問題的分析及調研工作,例如當水資源中存在大量污染物時,應按照污染物的濃度開展監測工作,應使用相應的計量器具衡量水域污染情況,應杜絕為明確得出監測數據而忽視數量級的錯誤發生,應充分了解分析數據的合理性是確保水污染監測質量的基礎。
5 結束語
由于對水環境進行監測是環境保護的一個的重要部分,只有保證監測方法的質量,才能保證水環境監測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因此,為了實現準確的進行水環境監測的目標,一定要嚴格對監測方法進行質量控制,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以及責任心,創新樣品分析方法,確保水環境監測的結果在該水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確保數據的完整性,精密性以及準確性,從而有助于水污染的治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蔡莉紅.水污染監測研究[M].2010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2010(2).
[3] 申愛莉.環境監測如何提高水污染監測質量[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