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宇
摘 要:如今,私家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重要的組成元素,并為人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不過由于我國城市土地資源有限,使得停車壓力逐漸增加,為了緩解這一情況,城市之間加強了地下車庫的修建,且在保證地下車庫質量的前提下,提升了車庫的性能,保證車輛的安全停靠。本文主要對建筑地下車庫設計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旨在為提升地下車庫的合理性、便捷性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關鍵詞:地下車庫;建筑設計;重點內容
1 簡述地下車庫的建設的具體內容
根據建筑的空間結構,可以將地下車庫分為單建式和附建式兩種。單建式主要是利用地面上汽車的出入口以及通風設施,這不會對周邊的景觀造成任何的影響。再加上,其結構設計主要是根據空間的大小進行合理規劃,在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建筑的便捷性。而附建式地下車庫則是在建筑的地下進行設計,但建筑地下的空間結構和使用設施會對地下車庫的設計造成一定的制約性,從而提升設計的難度,最為明顯的就是影響建筑內部地下車庫的設計工作。
2 地下車庫設計的重點內容
在進行地下車庫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按照具體的建設指標,對其進行合理的設計,例如建筑的層高、窗井、通風口以及機房的位置;之后在根據國家的定性要求對設計內容進行完善,例如停車數量、設備用房以及人防面積等,從而保證地下車庫設計的合理性,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2.1 人防設置
在進行地下車庫設計過程中,應將其與人防設計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并根據城市規劃的要求,對其設計面積進行明確的規劃。
2.2 坡道設計
在設計地下車庫的坡道時,可以利用直線、曲線或者兩者結合的方式進行,以保證地下車庫的穩固性。另外,在坡道設計過程中,還應對坡道的位置以及數量進行合理的規劃,提升其實用性。
2.3 防火設計
此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對地下車庫進行防火分區設計。通常情況下,地下車庫的防火設計都是按照空間的區域情況進行合理的規劃的,其防火區域的面積不得超過2000平方米。如果該區域的地下車庫有安裝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其防火區域的面積可以增加至4000平方米。
3 具體案例分析
3.1 項目概述
該小區地下車庫共一層,總面積為1.3萬平方米左右,主要是以小型車停車為主,并在其中進行了防火、防水以及耐火性的設計工作,保證地下車庫的安全。
3.2 柱網設計的主要內容
在進行地下車庫設計時,地下的面積和空間結構會對設計的內容產生一定的制約性,從而影響車輛數量的合理規劃。因為地下車庫設計大多都是采用柱網設計的模式,故而在進行柱網規劃過程中,首先要對結構的荷載能力進行詳細的計算,然后根據荷載情況對柱網的數量以及位置進行科學的劃分和布置。但是柱網的數量與停車的數量是成反比的,如果柱子的數量增加,相應的停車的數量就會明顯減少。另外,在進行柱網設計過程中,還應結合停靠車輛的尺寸、大小對其進行設計,以提升停車的數量。同時還要確保柱子之間的連接性,保證交通的安全,符合人們生活的需求。
3.3 防火區設計的具體內容
由于地下車庫中停車種類的多樣性,所以其使用的燃料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尤其是使用油類助燃的車輛,一旦其發生火災,不僅會造成車輛的損毀,還會引起爆炸,威脅整個地下車庫的安全。因此,在進行地下車庫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加強防火區域的設計質量,提升地下車庫的防火功能,保證車庫的安全。在進行防火區域設計時,主要是按照該區域內自動噴淋滅火系統安裝的情況進行劃分,如果該區域內有相應的防火噴淋滅火系統,那么其防火區域可以設置為4000平,如果該區域內沒有響應的設施,那么就要在2000平范圍內設置相應的防火裝置,從而保證地下車庫的安全。另外,在進行防火設計時,可以利用防火卷簾門或者防火墻等進行區域的隔絕,同時,由于車位的規劃是成分割狀態的,所以可以在臨近的兩個車位之間應設置防火墻,以實現隔絕的功效,提升防火效果,保證車輛停靠的安全。
3.4 通道寬度設計
通道寬度的設計主要是根據停車的角度進行合理規劃的。其角度主要可以分為平行停車、小角度停車以及垂直停車著三種。其中平行停車是提升停車和進車之間安全性的主要方式,對實現空間的合理利用有著重要的效果。
而小角度停車主要是為了提升進出車的便利性,為小角度的轉彎提供了一定的空間范圍。通常的斜角停車只允許從一個方向進行,轉角半徑小,需要合理布置寬度尺寸,在停車時布置一個三角形,盡可能使車輛占有較大的面積。垂直停車對實現不同方向車輛同時進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車倆的停放相對便捷,滿足了最小形成面積的要求。
不過采用這種停車方式其缺點在于:停車過程中所需要的空間范圍相對較大,對轉彎半徑以及寬度的要求都比較高。因此,在進行地下車庫的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其寬度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布置,對車庫中停靠的車型進行詳細的分析和了解,之后再結合建筑的面積,空間尺寸以里及垂直距離等影響因素進行設計,保證其寬度符合停車的需求,提升使用的效率。如果設計過程中,柱網之間的具體較小,可以采用平行或者小角度的設計方式來提升進出車的效率,保證車輛進出的安全性。
3.5 坡道設計
①坡道設計的種類,地下車庫坡道設計的種類主要有直線型、曲線型以及直線和曲線結合這三種模式,主要是根據車庫的具體位置以及周邊的地址情況、地理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從而選擇合適的設計方式,以提升車庫的便捷性。
②坡道的位置,坡道位置的規劃和布置需要根據建筑的整體結構形態進行細致的分析,確保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從目前的具體情況來看,坡道的位置主要包括:兩個建筑之間的通道、建筑以外的通道和建筑與車庫之間的通道。
③坡道設計的寬度、坡度以及高度在進行坡道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規范和要求進行設計,比如說在進行直線型坡道設計工作時,其縱向坡度值不可超過15%左右,如果坡道的設計存在問題,可以適當放寬,不過其設計的范圍也要保證在20%以內。通常來說,最適合的坡道尺寸數值為12%。直線坡道的長度尺寸可以大于3.6米,曲面坡道要不小于2.4米。在布置車輛疏散用的坡道寬度時,控制單向車道的寬度尺寸在5米以上,雙向車道的寬度尺寸則應在7米以上。在車庫單層高度的設計中,一般都是車庫的凈高度與結構層的高度相加,得到車庫的總高度。車庫的凈高度為在汽車高度的基礎上加高0.5米,如果地下車庫停放的車輛為不同種類的小汽車,則凈高度不允許小于2.2米,車庫的通道尾椎高度尺寸要大于或者等于2.4米。
3.6 車庫入口設計
①地下車庫中入口的設計應該確保其與道路紅外線保持一定的距離,并且在特定的角度規劃范圍內,不可出現阻擋入口距離變現的情況,且其周圍大約2米的范圍內不可出現相應的遮擋物。②較為大型的地下車庫設計,其入口最好設置在3個以上,以確保車輛的正常通行。同時還要對入口的尺寸進行嚴格的管控,減少車輛在進出過程中存在碰撞的情況。另外,還應在進行地下車庫設計時,對人員疏散通道以及車輛疏散通道進行合理的規劃和設置,結合以往的工作經驗以及設計要求,合理的規劃出入口的通行效率,保證用戶出入的便利性,提升用戶的居住質量。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建筑地下車庫設計過程中,由于其影響因素較多,一定要確保車庫設計的合理性、便捷性,從而滿足用戶出行的需求,提升其生活質量。另外在設計過程中,還應結合建筑結構以及設施的使用,合理的進行防火設計,以保證車庫使用的安全性,提升車庫使用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丁智勇,張新宏,薛闖.地下車庫優化設計方法探析[J].中國城市經濟,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