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春芳
摘 要:近幾年來,隨著公租房的大量開發建設,城市中開始逐漸形成一種全新的社區形式,即以公租房小區為空間載體,以公租房人群為主體的城市社區。與其他各省市的公租房建設情況相比,天津公租房具有體量大、空間聚集等特點,因此,以天津市公租房社區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具有普遍性與典型性。本文分析了目前社區治理存在的問題,并且在立足于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性的建議,以期為我國其他省市的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公租房;問題;對策
1 前言
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立足于實踐的基礎上,詳細地分析了目前天津市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模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有實際工作指導意義的相關策略。
2 闡述天津市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的相關政策體系保障
2.1 環境法律政策保障體系
雖然我國已經擁有了較為完善的環境法律體系,但是該體系是完全建立在工業和城市污染的基礎上的,與公租房社區這一特殊環境并不匹配。因此政府在治理公租房社區環境時,應將重點放在公租房居民群體的利益方面,建立適用于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的環境保障體系,促進城市經濟的和諧穩定發展,改變以往對公租房社區環境問題不重視或無作為的工作態度。
2.2 行政保障體系
公租房社區的環境治理并不是傳統的完全由政府管理的單一模式,政府的主要作用是為社區管理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引導并監督公租房社區自主進行內部環境治理,建立一套管理協調運行機制,目前主要的幾種形式有:公租房經營單位自治、“1+X”管理協調機制等等。其中“1+X”中的“1”指社區黨委,“X”則是指社區居委會、警務室、房管中心、物管公司等單位,這些單位應在社區黨委的統籌協調下,共同協同處理好公租房社區內的各項事務。
2.3 市場保障體系
公租房社區的環境問題較為復雜,社區群體中大部分人都是享受政府救助的低收入困難家庭,大多數人以前沒住過有物業、帶電梯的高層樓房。特別是運營時間較長的公租房社區設施設備不完善或老化現象嚴重,物業費收繳率較低,物業經營單位入不敷出,服務質量低下。政府在治理公租房社區環境時,應根據市場經濟環境,制訂一些激勵機制,提高物業管理單位的積極性。
3 淺議天津市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工作現狀存在的不足
3.1 基礎設施落后
天津市一些老城區的基礎設施較為落后,道路狹窄、破損,容易導致交通擁堵以及交通事故等事件;地下排水、排污系統年久失修,使得公租房社區一到下雨天,污水、雨水就會漫過街道,社區保潔工作不到位。客觀而言,要想對公租房的社區環境進行治理是一項非常困難的任務。
3.2 居民環境衛生意識不夠
公租房社區的承租家庭素質普遍不高。一些家庭作坊在經營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垃圾落地,且經營物品、工具等隨意堆放在樓道中,占用公共資源,形成垃圾死角,給環保人員的清潔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3.3 管理機制不順
一直以來,天津市公租房社區與執法部門之間存在著難以理順的復雜關系,一方面,社區沒有明確的執法權,卻要旅行部門義務;另一方面,執法部門沒有足夠的管理權,人力資源緊張,導致在綜合執法的過程中,執法力度不到位,對于一些小商販占道經營、居民車輛亂停亂放、違章建筑等現象在管理時顯得力不從心,想要從源頭上治理這些問題難度很大。
4 分析完善天津市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的對策
4.1 由政府主導,落實責任
我國法律規定各級地方政府對其所管轄區域內的環境質量負有明確的責任,所以政府在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中扮演著絕對主導者的角色,主要責任如下:(1)引導責任。天津市當地政府有責任與義務向公租房社區的居民普及環境保護教育,讓民眾充分了解自身所處的環境形式,主動參與到社區環境的治理工作當中,與政府攜手共建環境友好型社會。此外,政府還應對內部公務人員進行相關的教育培訓工作,尤其是環保部門的工作人員更應注重提高自身的環保意識,以便更好地投入環境治理的工作當中。(2)決策規劃責任。政府在治理公租房社區環境時,應始終突出強調生態文明的建設,同時還要融入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等,實現城市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因此政府在致力于提高公租房社區生產和生活組織化程度時,應遵循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與社會經濟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基本原則,調整、控制公租房社區企業的生產與發展。(3)資源配置責任。眾所周知,社區環境的治理工作是需要投入資源的,包括環保公共設施、相關組織部門的辦公地、環保工作人員的補貼以及宣傳教育培訓費用等等。(4)執法監督責任。法律是政府進行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工作的重要參考依據和有力武器,在治理過程中,政府應加強對環境的監管,嚴厲追究破壞、污染環境的行為,實行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天津市政府要想在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的工作上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需要嚴格限制小區內企業的污染排放、層層把關行政許可證的派發,并且要到現場進行定期經常性的檢查,充分履行政府的執法監督責任。
4.2 群策群力,以公租房社區為環境治理的主體力量
(1)重構公租房社區的社會資本。從本質上來看,公租房社區生態環境問題無非是因為當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發生沖突時,個人會為了私利而忽視公益,這也是目前天津市政府在治理公租房社區環境時的工作重難點之一。要想從根本上打破這種利益沖突困境,重構公租房社區的社會資本是關鍵。這是因為,社會資本中的信任是促使政府、社區、居民合作治理社區環境的重要紐帶,只有當每個人都能相信他人并與他人共同遵守同一個規則,建立良好的信任與合作關系,減少公租房社區社會資本的流失,保證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工作的可持續進行。
(2)成立公租房社區環境保護組織機構作為服務平臺。公租房社區嚴格意義上來說更傾向于屬于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因此,與居委會等行政性組織相比,公租房社區突出強調的是公共服務性。因此公租房社區環境保護組織的成立很好地體現了這種公益性。社區環保組織是居民群眾自發形成的環保公益服務平臺,能夠在不增加政府治理社區環境的成本、不干擾公租房社區現有管理秩序的情況下,顯著提升公租房社區環境的治理效果。社區中的每一位居民都是公共資源的擁有者與使用者,所以由社區成員組成的環保組織機構在治理社區環境時具備獨有的優勢。
(3)民間環保組織的積極參與是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的重要力量。一直以來,民間環保組織在我國各領域的環境污染治理工作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公租房社區可以與民間環保組織機構建立友好密切的互動關系,共同治理社區的環境問題。民間環保組織通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主要針對社區環境治理問題的社區民間環保組織,另一種則是全國性或區域性的民間環保組織。
5 結語
總的來說,社區的環境治理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天津政府首先應當建立并完善相關的政策體系以保障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的工作有法可依、有理可據,有序進行,其次應明確政府與社區各自的職責所在,建立科學的管理協調運行機制,使各相關單位在政府的統籌協調下,共同完成公租房社區環境的治理任務,最后還應當鼓勵居民共同參與進來,實現環境整治的目標,從而為全國的公租房社區環境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 趙鑫.威海市公租房建設和管理的探索[J].住宅產業,2014(8):70~73.
[2] 周燕珉,林婧怡.對公租房建設相關政策的探討與建議——以北京市為例[J].智能建筑與城市信息,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