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舜
摘 要:城市建設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作,任何城市建設的規劃都應該從能否促進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的角度進行規劃,不能只是簡單的關注眼前的利益,而對子孫后代的生活環境不負責。城市環境的好壞決定著每一個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環境的好壞決定著幸福指數的高低,在城市規劃過程中不應該只是考慮到最基本的生存的功能性需要,還應該能夠在人文歷史、生態環境等方面有所反映,打造一個符合城市自身特點的名片。
關鍵詞:城市規劃;設計;分析
1 前言
城市的任何改變都應該是以城市的可持續性發展為前提展開的。同時城市環境作為影響城市發展水平和質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更應該是城市規劃和建設者首先要重點關注和考量的問題,良好的城市環境絕對可以推動城市發展,不好的城市環境將會降低城市生活質量,影響地區的經濟發展。
2 城市規劃的重要意義
首先,城市規劃是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基本依據。國內外的實踐經驗證明,要把城市建設好、管理好,必須先規劃好,以城市規劃為依據建設和管理城市;其次,城市規劃是綜合發揮城市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前提和基礎。城市作為一定區域內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應當格局合理,富有特色,對本區域內的城市化發展起到示范和榜樣作用,充分協調好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科學合理的城市規劃,自然就成為城市建設和管理以及綜合發揮其各種效益應遵循的依據;再次,城市規劃是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城市的合理發展,必須通過科學的預測和規劃,以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格局,也只有在科學合理規劃的引導和控制下,才能最終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最后,城市規劃經法定程序批準,即具有法律效力,非經法定程序不可任意更改。因此,它的實施具有強制性和不可變更性。
3 城市規劃設計應考慮的原則
3.1 人性化原則
尺度與空間是城市人性化的重要體現。隨著城市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人與人的關系己從面對面直接交流轉變成通過高科技信息手段的間接交流。人情冷淡鄰里交往貧乏,互不關心。原本親密的團體環境關系被弱化建立高品質的城市交往空間可以通過環境與行為間的相互貫通與影響,使人們獲得親切、舒適、愉悅、有活力的心理感受,增加人們的交往空間,縮短心靈差距,增加生活體驗。增強相互理解,在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生活情趣,提高人們的文明行為,減少由人情冷漠產生的道德與犯罪問題。
3.2 文化性原則
當前國內建筑與城市設計中盲目照搬國外建筑創造的現象較普遍,這顯然與和諧社會的思路相悖。針對這種現象,在建筑創作中不僅要積極主動吸收國外建筑的優良部分,更重要的是吸收國外城市發展中優秀思想。如注重建筑單體與城市整體協調發展的思想。將建筑創作問題放在宏觀城市社會背景下考慮。所以,在建筑創作中強調人、建筑與環境協調的觀念是很必要的。文物古跡和風景名勝的保護設計成為城市設計的重要內容,它們具有極高的藝術魅力。而且能反映當地的地方特色與風格,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能充分反映時代的連續性。城市設計應尋找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差異與特征,研究其特點。以形象特征、空間層次、結構關系結合具體城市土地使用功能,探求區位與地段的差異:對文化層次的探求。也是對社會人際生態的一種文化表現的探求。
3.3 生態化原則
現代城市的發展、人工環境的無序膨漲使自然環境和歷史遺存受到了史無前例的破壞,所以綜觀這幾年的建筑規劃界、議論最多的就是“以人為本”和“可持續發展”。生態的城市設計就是要以人為中心,以尊重自然和歷史文脈為準則,合理配置和利用資源,以達到可持續發展的目標:表現在城市設計的具體方法上。就是控制建筑的容量,合理地解決動、靜態交通,增加綠化開放空間面積保護和繼承歷史文脈,組織完善的步行系統與城市公共空間,使人生活在一個環境優美的生態型的城市之中。
4 城市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4.1 盲目拔高城市的定位
主要表現有:盲目爭建國際化大都市;盲目爭建中心商務區;盲目追求高層建筑;盲目建設大量城市雕塑。這些盲目的做法其實是城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成熟的表現。
4.2 缺乏權威性和嚴肅性
很多城市規劃都是因為人為因素而改變,缺少嚴肅性。在我國許多城市普遍存在這種現象,即一換屆,一換領導,規劃馬上就變。而且這種規劃改變往往是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而且這些規劃改變往往過分重視政績工程、形象工程,極大地消耗了城市資源,影響了城市的發展速度和質量。
4.3 規劃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不少城市只編制了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缺乏指導和安排城市有序建設的有力措施和政策,城市建設沒有依據,操作性不強,從而造成城市規劃建設局面混亂。另外,許多城市的控制性規劃、詳細性規劃、城市設計及其它系統專業規劃覆蓋面不夠,規劃體系建立地不夠完善。
5 城市的建筑規劃設計
(1)抓好方案的審核和確定。審核一般項目的設計方案,主要審核規劃設計總平面圖和建筑方案設計圖。特別是影響主干道城市景觀的項目不管大小都要嚴肅認真地把關,確保了城市主干道規劃設計格調的一致性。
(2)抓好設計單位的市場選擇,引進競爭機制,逐步放開規劃設計市場,鼓勵引進高資質、高等級規劃設計單位參與城市基本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
(3)城市更新改造。城市更新要堅持有機更新的原則,追求自然與和諧,保留城市發展歷史的連續性和完整性,延續城市的文脈,保護城市的特色。在城市的更新改造中要注意保留下城市在各歷史時期的典型建、構筑物,以留下城市的發展軌跡,留下人們的記憶,保留城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加可識別性。城市更新改造不應只是采取大拆大建的方式。應采取多種形式,因地制宜。處理好更新、保護和利用的關系。老城區更新改造的重點之一是基礎設施,水、電、氣等系統,這是保證被更新區充滿活力的基本條件。也是滿足人們現代生活需要的保證。
6 結束語
城市規劃是對一定時期內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和實施管理,屬于宏觀的,它的研究對象是整個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區域。如何進行合理的城市規劃設計,又如何設計出特有的城市理念。是擺在城市建設設計人員一項緊迫而富有挑戰性課題。目前,衡量城市規劃設計是否先進合理的標準以自然生態視角下的平衡理念,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以及因地制宜的實用化理念最為突出。
參考文獻:
[1] 涂軍飛.淺談城市規劃建設新模式[J].科技創新導報,2010.
[2] 曾浦成.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
[3] 馮志剛.淺談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J].科技創新導報,2011.
[4] 代琳.淺論城市規劃設計與建筑設計的關系[J].山西建筑,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