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朋
摘 要:工程監理機制的建立建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監理的范圍也從最初的民建交通擴大到了化工通訊等領域。在經濟變化紛繁復雜的今天,我國的建筑企業在工程管理模式方面存在一些問題。本文重點將建筑工程監理與實施技術創新作為研究對象,對建筑工程管理創新重要性及其特點進行分析,深度探究其與施工技術創新的關系。
關鍵詞:建筑工程;監理;施工技術創新
1 前言
建筑工程管理和技術創新是建筑工程的關鍵組成部分。工程中的施工質量影響著許多方面,要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就要提高工程的質量,正確認識監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而施工技術創新更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點,是企業向更高臺階邁進的根本原動力。尤其近幾年在經濟競爭越來越嚴峻的背景下,建筑企業也受到了這種競爭壓力,要提高自身的硬實力,就要深刻落實建筑工程管理,強調施工技術創新,并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改進,促進企業健康科學的成長,將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和生產領域充分地擴展。
2 建筑工程監理的必要性
2.1 企業科學管理的客觀需要
在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的今天,建筑行業對各個企業的管理水平要求也在逐漸提高,尤其是對于建筑業相關的企業,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是企業能夠穩步和諧發展的必要保障。因此,建筑企業應當根據項目要求,將管理方式進行及時改進。
2.2 提高施工資源的配置效率
企業監督管理的模式可以將施工人員根據不同崗位和工作性質進行合理化分配,從而制定出施工人力資源管的理方案,有效提高施工資源的配置效率。同時,對施工部門進行監管,能夠調節企業內部和諧氛圍,提高員工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3 當前我國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分析
3.1 管理體制有待完善
就目前來看,我國的建筑工程管理體制是不完善的,這使得企業正常工作秩序不能順利進行,阻礙了企業的發展進程。有的企業形同軀殼,沒有專業化的團隊,沒有系統性的組織管理結構,沒有規范化的管理辦法,甚至有的建筑公司為了節約成本,更是隨意操作,通過任意撤掉一些部門進行裁員,使得一些優秀人員流失。而對于一些一人兼多職的管理者來說,工作任務過于沉重。
3.2 管理水平不達標
一個完整的建筑工程應當包括承包單、施工單和設計單位,這些部門的行業水平若不達標,就會導致企業喪失基本的競爭力,使得企業在建筑行業中得不到發展,甚至使企業被市場淘汰。而這些部門行業水平能夠達標的先決條件是企業管理水平的達標。對于監理單位來說,工作人員的總體素質決定了監理質量的高度,若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較淺,就會使得企業不足以對工程質量進行合理地監督和控制。
4 建筑工程管理與技術創新存在的問題
4.1 管理人員和管理手段
由于我國建筑工程長期受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牽制,使得早期企業對企業創新的關鍵性問題認識不深刻,所以當前迫切需要的是對現場的工程管理具有專業知識且有實踐經驗管理人員。經過調查,大多數的建筑工程的質量問題,是由于監理部門的監管力度不到位,監管人員專業度不達標。從根本上改革企業監理問題,首先就要加強管理人員的素質培養,對員工進行全面地宣傳,讓他們將“質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施工理念貫徹到實際工作中,為建筑工程的質量提供保障。其次,監理人員的工作規范化能使企業形象和企業信譽在市場中得到有效宣傳。一個優秀的集體需要團隊中每一個人的團結奉獻,監理人員應當在現場統一著裝,掛牌上崗,營造出施工現場和諧穩定且有序的環境。
4.2 施工的資料和機械
建筑材料和機械是建筑施工過程中最關鍵的組成部分,施工過程中用到的材料種類繁多,這就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加強責任感,增加對材料質量和存放問題的關注度,充分保障施工安全和工程質量。管理層應出臺相關規定,嚴令禁止員工購買或接收來路不明、質量無法保障的材料。同時,由于施工設備大部分都是租賃的,及時地將機械歸還,減輕租賃的成本負擔,減少機械設備周轉率和利用率低的問題帶來的影響。同時,保證機械操作工的規范化操作,及時對操作人員進行施工項目安全管理的相關培訓,使得機械得到合理的使用和管理。
4.3 建設工程合同管理與施工技術
在經濟活動中,需要訂立各類合同,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但是,在多數合同中,對對方的基本情況不重視,相關信息未列明,尤其是由于工程師是技術的落后導致的問題。在這樣的情形下,很可能導致自己維權不能有效進行,自身權益得不到法律保護。比如,因對對方基本情況的疏忽,導致法院無法受理王某的訴訟請求,結果是他的權益無法得到法律保護,損失只得自行承擔。
5 詳敘建筑工程監理與施工創新模式關系
5.1 監理為施工提供保障,施工創新為工程提供便捷
從根本解決建筑工程實施過程的問題,就要將工程監理和施工的關系緊密聯系。在建筑工程業內有許多通病,其中超長地下室混凝土的墻體裂縫質量問題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業內涌現了很多的解決方案,但在實際施工中并沒有產生一個穩定的系統性技術可以高質量地解決該問題,對施工管理技術進行創新是企業發展與生存的關鍵,企業的管理技術能充分表現出來。企業管理創新改革是企業的生存的保障,是企業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根本動力。其實,對項目工程管理技術的革新,就是運用新技術和新型的管理模式快速搶占市場,依據不同的市場需求,實施對項目產品的引進或者研發。
5.2 企業對于建筑工程的監理和施工技術需要有機結合
建筑工程的監理和施工技術有機結合,是企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筑項目的施工單位通過管理組織結構,進行系統升級,優化科技人員在企業結構中的比例,提高技術型人才在普通員工中的占比,從而提高整個行業的技術專業水準。企業要將管理人才的培養理念貫徹到底,加大對創新型管理人才的重點培養,保證技術人才能夠具有自主創新意識,使其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全方位認識自身,補足缺點,提升企業整體水準,推動企業進步,實現企業的科學發展。法依法得到維護。
5.3 相互促進,提升產業價值
在工程進行過程中,保障工程的順利完成,不僅應用動態宏觀管理原理,還要全方位進行施工模式的創新,同時,實施有效的事后事前事中等多方位的質量管理。比如建筑材料中輕質隔墻板質量輕,可有效減少材料運輸量;安裝簡單快捷,可減少內部隔墻施工時間;現場水泥砂漿用量減小,可減少揚塵的產生,有利于現場環境保護 平整度較好,有利于隔墻安裝的平整度控制;可節省抹灰工序,有效地降低人工和材料的消耗。事前管理指在對工程施工之前,開始進行對工程的全方位評估,檢查每一個施工所需的細節,工程事中管理是指運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福安控制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事件,而工程事后的管理,就是在工程竣工對工程質量進行把關,不合格的項目進行整改,以保證施工預期目標的實現。與此同時,也要制定管理標準,對違反者進行懲罰。主體結構施工期間同步安裝正式消防干管,作為施工期臨時給水管道使用,可省去臨時給排水管道材料費,安裝、拆除的人工費,工程施工完成后移交給業主單位作為永久性管道使用,無材料浪費。
6 結束語
建筑企業在經濟變化日益復雜的今天,對工程的監理進行改革和創新,是建筑工程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關乎著建筑產品的質量和建筑工程的整體效益。同時聯系對建筑施工技術的創新,不僅能夠保障工程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對企業的長期發展起重要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朱悅鋒.關于建筑管理體制的創新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
[2] 許飛.論建筑工程管理中創新模式的應用及發展[J].價值工程,2010.
[3] 陳江紅.建筑工程監理與施工技術創新的關系研究[J].建筑知識,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