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王兵
摘 要:橡膠壩大多建在河道平坦、上游植被較好,河水中懸移質和推移質含量較小的河流上,呂梁山區北川河具有縱坡大、泥沙含量大、大粒徑推移質含量多的特點,在這樣的河流上建設橡膠壩關鍵是解決滲漏、沖刷、淤積、防洪等問題,通過綜合規劃、調度運行等手段解決。
關鍵詞:北川河;橡膠壩;山丘區河道
1 引言
呂梁市是山西省西部區域性中心城市,呂梁市城區建在東川河、北川河交匯處的河谷地帶,北依鳳山,西靠虎山,南矗龍山,三山環抱,地形狹窄。
根據呂梁市“城市總體規劃”,呂梁市今后主導方向為向北發展,新城區位于北川河兩岸,北川河作為呂梁市區主要的行洪河道,由北向南縱貫呂梁市中心區。呂梁市大部分為山區丘陵區,汛期局部性暴雨洪水災害頻繁。結合新城區城市規劃及北川河河道治理工程規劃,提高防洪標準,改善河道及周邊環境,構筑保障城市安全的防洪工程體系,促進新城區城市防洪安全工程建設是非常必要的。
2 橡膠壩的發展及應用
橡膠壩,又稱橡膠水閘,是用高分子合成材料按要求的尺寸、錨固于底板上,形成封閉狀、用水(氣)充脹后形成的擋水壩。不需擋水時,放空壩袋內的水(氣),就可恢復原有河渠的過水斷面。橡膠壩可用于防洪、灌溉、發電、供水、航運、攔潮及城市園林美化,也可用于活動圍堰、渠系臨時擋水工程等。與常規閘壩相比,橡膠壩具有造價低廉、結構簡單、節約材料、施工期短、運用靈活方便、抗震性能好以及高壩擋水不漏水、坍落泄洪不阻水等優點,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各類水利工程。
當前我國水利工程中橡膠壩的應用較為廣泛,已有多達3000多座橡膠壩在建或者投入運行,為我國的農業生產、城市水環境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然而, 已建橡膠壩大多建在河道平坦、上游植被較好, 河水中懸移質和推移質含量較小的河流上, 在山區多沙河流上建設橡膠壩較少, 特別是呂梁市北川河具有縱坡大、泥沙含量大、大粒徑推移質含量多的特點, 在這樣的河流上建設橡膠壩關鍵解決滲漏、沖刷、淤積、防洪等問題。
3 新城段北川河規劃設計方案
3.1 河道治理方案
北川河治理按照呂梁市新城規劃確定的河線進行,根據總體規劃,受城市建設和生態景觀的影響,對部分段河道進行了裁彎取直或改道,大部分規劃河線以現有河線為基礎,基本維持現狀河勢。
北川河治理段采用“矩形槽+雙涵”方案,河道主槽為寬80m矩形槽,河道兩岸各設排水涵,在河道兩岸排水涵頂外5m各新筑堤防,河槽內布設橡膠壩,較大支溝入干流處設閘(涵),支溝口橡膠壩回水低于1.2m處排水涵斷開設1.2m高擋水坎,其上設橋涵使排水涵連續,在溝口無干支連通工程的排水涵側墻上左右岸設清淤閘6座。
“矩形槽”即80m矩形主槽,槽深4.0m,為滿足蓄水及行洪要求,河底采用鋼筋混凝土護底;“雙涵”即河道兩岸各設3.0m寬排水涵,在非汛期橡膠壩蓄水時,因北川河治理段主河槽左右岸即東西邊山支溝發育,每遇暴雨兩岸支溝洪水攜帶大量的泥沙、腐植土、垃圾等雜物匯入北川河干流,影響橡膠壩安全和蓄水區環境,“雙涵”集中解決了新城河段兩側支溝初期雨洪問題,使枯水期橡膠壩蓄水期間水環境相對較好。
汛期橡膠壩塌壩運行,溝口閘和清淤閘敞開,以保證河道、支溝洪水順暢下泄,并保持河道與排水涵連通,保證排水涵的穩定安全。
同時,為緩減大粒徑的推移質砂石及樹木等漂浮物對下游河道的沖淤破壞,根據河道治理段上游地形地質條件,在治理河道末端修建兩座攔沙壩,兩座攔沙壩壩址分別選定在距治理段上游200m和860m處,兩座攔沙壩相距660m。
3.2 橡膠壩設計方案
橡膠壩壩址應選擇在河道順直、流速變化小、主流穩定、岸坡穩定、河床變動小的河段,并考慮與兩岸規劃的水面連通。根據當地的地形地貌、河流形勢,以及在北川河城區段形成連續水面,增添城市水系景觀,提高城市的社會環境等級的要求,本次規劃建設橡膠壩25座,間距650~900m。
橡膠壩采用枕式單跨結構,壩長80m,壩高3.7m,擋水高度3.5m;壩袋內壓比1:1.35,采用螺栓固定壓板雙錨固,壩袋膠布型號為JBD-260-260-3。管理房設在橡膠壩右岸壩端,設控制室,作為橡膠壩管理運行之用;供水水源采用自來水,供水、排水合用一套管道,供排水調度時運用電動蝶閥控制。
橡膠壩塌壩時間按2h計,充壩時間按4h計。壩袋的充脹采用動力式,壩袋的排空采用動力式和自排相結合。河道沿線橡膠壩數量較多,但壩型、控制運用方式一致,考慮在每座橡膠壩處設置一處控制室布置水泵、現地控制柜等抽排水控制設施、設置一處變電站等供電設施;此外,為滿足沿線眾多橡膠壩運行管理需要,沿線共設置6座管理房。
4 橡膠壩調度運行
橡膠壩的調度分汛期、非汛期和冰期。橡膠壩的運用要考慮汛期河道泄洪,由于北川河坡度大,行洪時流速大、含沙量也大,因此采用汛期完全塌壩泄洪,非汛期壩袋充水蓄水的運行方式。考慮水資源匱乏,建議主管部門根據上游水文站、雨量站布設及上游水庫調度情況,建立水情信息處理系統,制定防汛調度預案,根據不同洪水量級確定塌壩時間,其目的是延長塌壩時間,節省水資源量,同時可避免塌壩時機過晚而影響泄洪,對下游帶來不必要的損失。
5 結語
本工程以呂梁市新城總體規劃為指導,滿足城市建設要求;保證城市防洪安全;打造水系景觀,提升城市形象。本項目的實施可使呂梁市新城的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將為呂梁市新城區的防洪安全提供保障,同時建成153.6萬m2的水面景觀,結合兩岸景觀個基礎設施建設,將大大提高呂梁市的城市品位、改善市區的人文環境,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呂梁市新城必將成為宜居宜業的新城區。
參考文獻:
[1] SL 227- 9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橡膠壩技術規范[S].
[2] 李鵬,蔡萬栩.簡析橡膠壩施工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3(6):135~136.
作者簡介:
李丹(1982-),男,河南南陽人,工程師,工學學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