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毅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想要獲取社會上的各種信息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渠道來以獲得自己感興趣的新聞信息。因此在融媒體時代不斷發展,不斷健全的今天,新聞行業對時政新聞類的記者在新聞素養方面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應時代發展的要求,為了提升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的時政新聞的采訪及報道質量,本文將圍繞著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新聞報道應遵循的原則以及對領域內新聞記者的素養提出的具體要求展開討論。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報道時政新聞應遵循的原則;記者應具備的素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到來,互聯網技術也朝著全球化的方向發展,并且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全球互聯網技術開始普遍到千家萬戶。正是因為該技術的全面普及,使得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更加舒適,我們宅在家里就能了解當今社會上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豪不夸張地說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網絡媒體了。在融媒體時代,由于現在報道的新聞很多,人們也會有選擇性的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新聞信息,而且廣大用戶對相應新聞信息的品質要求也隨之越來越高。因此,為了讓虛假報道的現象減少甚至杜絕,作為時政新聞傳導者的記者必須嚴格遵守職業操守,不斷提升新聞素養。
一、融媒體時代的相關概念
上文提到的融媒體即當下的新媒體和以往的傳統媒體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通過當代的新媒體傳播手段,最快最有效的向社會和公眾傳播各種時政新聞信息。當代的融媒體傳播方式既擁有當代廣播電視傳媒的大量觀眾和以往傳統報紙傳媒的優勢,又可以充分有效的利用全球互聯網的資源。為了響應當今時代發展的要求,為了更好的促進人們之間的交流互動,我們必須更好地開發和利用融媒體背景下的新媒體資源。同時也必須保證新聞的質量,堅持科學的主流媒體的價值觀。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為了建立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和諧的社會,我們發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傳播形式優勢,互相補充,互相促進。
二、融媒體時代下報道時政新聞應遵循的原則
(一)應遵循時政新聞要求的時效性以及對相關新聞準確性的原則
時政新聞記者在對時政新聞進行相關采訪和相應的報道采訪和報道時,他們應該具備對時政新聞中相關的社會民生類新聞的高度敏銳,并反應速度必須非常的快,并且及時準確的對社會上出現的重大事件作出迅速的報道,保證時政新聞報道的時效性和準確性。比如說,前不久發生在杭州市的保姆縱火殺人案,這個重大縱火事件在杭州市迅速的傳開,甚至在很短的時間內傳遍全國,轟動全國。社會公民除了對包括孩子在內的幾個被害者感到惋惜外,也很想知道促使嫌疑人痛下殺手的真正原因。全國各地人民們都很關注這件性質惡劣的縱火案,迫切想知道調查的最終結果,所以希望全國各媒體界能夠快速調查出結果,并作出真事的報道。因此就需要要求相關的時政新聞的記者在報道使能夠求真務實,雖然從種種反映的情況看,受害人家的保姆嫌疑最大,但是在對新聞進行相關的報道時不能為達到提高點擊率的目的而夸大報道甚至誤報等對事件進行惡意的編寫。必須遵循報道新聞的真實性原則,提高時政新聞報道的公信度。
(二)應遵循保證新聞報道的完整性原則
時政記者在對時政新聞進行采訪和報道時,應該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等各個方面進行報道,給廣大人民群眾完整的還原事件,保證新聞的完整性。而不是只報道了一半,因為傳播不確定性的、不完整新聞信息會造成人民群眾的恐慌甚至造成對事件的誤解。比如說,以前在化工企業發生的連連的爆炸事件,在這次相當嚴重的爆炸事件中,有多少人失去了生命,有多少人受傷,事故造成的具體危害,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是否會對空氣、水造成大面積的污染,是否會造成整座城市中毒,會不會對整個城市的發展與成長帶來危害,以上的這些情況在沒有媒體報道的情況下,人們是不會知道的。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稱職的新聞記者,責任心和正義感是必須要有的,以保證對新聞進行完整的報道,達到向廣大人們傳達精準新聞信息、完整時政的目的。
(三)報道大局觀意識
現今,融媒體時代大發展,不斷健全的背景下,信息的傳播速度非常的快,所以記者在進行相關新聞事件報道和解讀時,必須能夠正確的引導輿論導向并擔負起輿論監督的責任。為了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加真實、準確的新聞采訪與報道,當事件發生時,時政新聞記者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深入地了解、熟悉整個時政新聞事件。時政新聞記者不僅要具備一些基礎的時政新聞報道和采訪能力之外,還必須具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關心民眾的生活。特別是當一些新聞事件突然發生時,比如有消防火災事件發生,當相關的新聞記者在對該事件進行采訪和報道時,必須以大局為重,實事求是的進行報道,嚴格遵守時政新聞的紀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穩定人心,避免不造成人民群眾的恐慌,心中要有社會大局意識。
三、融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必備的采訪素養
時政新聞報道的基礎是采訪,而采訪是新聞記者搜集素材的一種直接而有效的方式。這就要求時政新聞記者必須具備扎實的采訪基本功,包括以下幾點:
(一)在采訪過程中善于提問
隨著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和融媒體時代的背景下,通訊軟件也開始越來越發達,時政新聞記者在對相關的素材進行采訪時,大多都使用通訊軟件進行現場采訪,并在相應媒體平臺進行相應的現場直播,除此之外,新聞記者的新聞素養也是很重要的,所以必須提高考核要求。提問素養是記者首先具備的素養,最簡單的采訪形式之一就是提問,在采訪時如果能夠正確地進行提問,抓住時政新聞事件的實質和核心,有效促進被采訪者與記者之間的溝通,避免被采訪者出現抵觸情緒,就能快速、有效找尋到答案,使采訪效果達到最佳。因此,要求時政新聞記者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學識和較強的采訪能力,充分做好采訪的準備工作,善于提問,熟練使用相應的采訪技巧,并且能夠根據相應的素材進行專業的提問。
在真正的采訪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加生動、真實、有趣的時政新聞素材,要求時政新聞記者提出的問題更加的開發式,讓被采訪者能夠自愿說出內心的真實想法。比如,針對“放開二胎”政策展開社會調查時,時政新聞記者向結婚后的男性同志展開采訪,了解男士們的看法,并不一定要局限于女性的采訪。在采訪提問過程中,要善于運用優秀的提問技巧,對被采訪者要善于啟發誘導,能快速地進入主題,提高采訪效率。另外,在采訪過程中,態度要平和、提問的形式要靈活,掌握相應的隨機應變的相關能力,并且營造相應的復合相關采訪素材的采訪氛圍。
(二)采訪過程中要注重的細節
現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新聞記者必須具備相應的數據分析能力,能有效的簡化采訪流程,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把握當今社會的核心價值觀。在時政新聞采訪過程中多與被采訪者互動,準確的抓住新聞事件的核心,注意新聞采訪過程中的細節,例如時刻關注被采訪者的表情變化,才能充分了解他們的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對于不同文化層次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群眾,對于當今社會的時政新聞的關注點是不同的,比如說女性朋友很關注偶像劇、娛樂八卦等新聞。對于中年的男性群體,則更愿意去了看政治方面相關的新聞;所以,時政新聞采訪記者應該針對不同的人群,要學會抓住不同群眾的內心,針對性的進行采訪以及提問,到事件發生現場,親身了解事件全貌,并且加深對事件的了解,提高參與感。
(三)科學的應用比較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要科學的進行比較,要求新聞記者能夠有目的科學的比較每一次的采訪,通過比較來尋找新聞事件中的重點。尤其是社會比較關注的素材,并且必須擁有敏銳的嗅覺,不斷反思,提高自身的策劃能力。比如說,可以整合并處理群眾提交的新聞素材,通過各大新媒體平臺對那些有代表性的素材進行宣傳和推廣,比如說微信、朋友圈和微博等平臺。
(四)合理利用現有的新媒體資源
隨著新型融媒體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新聞記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相比以前更高的要求。要求具備較強的新聞報道和采寫基本能力,另外,為了使時政新聞的報道變得更加豐富、立體,求時政新聞記者能夠對視頻和各種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整理,并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各大平臺上推出圖文并茂的新聞報道。由于在群眾眼里,時政新聞采訪記者的言論有時候是可以代表當地政府看法的,所以時政新聞記者還可以利用新媒體的資源優勢來樹立自己的社會形象,而且必須為自己的新聞言論負責。
四、結束語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作為一名優秀的時政新聞記者,肩負著宣傳正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擔,因此,要求時政新聞記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的新聞素養,擁有相關的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的能力,促進相關媒體的融合發展,發揮地方時政新聞的真正價值。
參考文獻:
[1]高慧華.融媒體時代的新聞發展趨勢與記者素養探微[J].新聞傳播,2015(16).
[2]張柳靜.融媒時代兩會報道的創新[J].青年記者,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