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書新
該文以探析NHK電視臺的公共性價值及獨立性困境為目標,以NHK綜合臺的紀錄片節目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從節目的欄目設置、內容選取、價值取向中可見,NHK具有滿足最廣泛的求知欲、關注個體和滲透精神激勵等公共性特質,同時也發現了NHK并不具有完全的獨立性的現狀。我國要建立自己的公共電視傳播體制也可從NHK的經驗中獲得啟發。
一、紀錄片的態度搖擺及NHK的獨立性困境
(一) NHK紀錄片中反映出的獨立性問題
NHK誕生于日本民主制度發展之初,正是因為其獨立于政府與商業資本的公共屬性,才保證并激勵了NHK為了公共的福祉而存在,發揮其公共性價值。但是,多年來,對NHK獨立性的質疑聲也在不斷走高,公眾對NHK的擔憂使NHK會成為政府的傳聲筒。
公眾的擔憂不無來由,從NHK的紀錄片中也會發現這個問題。NHK的前一任會長籾井勝人在其就職記者會上稱“‘慰安婦不是日本獨有,而是普遍存在”,還曾發表“NHK的國際報道自然要同政府立場一致,節目內容至少不能偏離日本政府觀點”(1)等令人瞠目結舌的言論。2015年NHK策劃了系列紀錄片——《戰后70年,日本的肖像》,其主要內容講述日本戰后在政治、經濟、國際地位等方面重建和崛起的歷程(2)。節目的內容讓很多日本國民感到震驚的同時,也引起了我國觀眾的關注,紛紛猜測是否與2017年適逢NHK新任會長上任有關,是否是新任會長政治態度的暗示,NHK并沒有與政府力量分離的完全獨立性已是不爭的事實。
(二)NHK的獨立性困境
經營委員會是NHK電視臺的最高決策機構,由12名“能夠對公共福祉相關的事項作出公正的判斷、具有豐富的經驗和知識”(3)的委員組成,委員由內閣總理大臣(4)任命。經營委員會委員的選任標準、過程均不公開,僅知是由首相任命、參、眾兩院同意的“社會賢達”。NHK其最高決策機關的組成對公眾來說是個謎,還是可以政治說了算。“社會賢達”也不等于客觀公正,經營委員會是否確實不干涉放送內容缺乏監督制約機制。
NHK基于公共獨立性的視聽費制度與今天的市場霸權存在沖突,在法理上基于“公共義務”的共同分擔無法說服日益增長的個體權利意識,拒付視聽費的個案越積越多(5)。現在NHK面臨的處境是,拒絕支付視聽費并認為自己不需要收看NHK的個案數量持續增加,資金缺乏保障,NHK就不得不對政治的力量依賴更多,但是這樣一來,NHK的公共獨立性又勢必受到影響,就更沒有理由要求公眾對其承擔分擔義務,由此陷入了公共性減損的惡性循環。
(三) NHK的改革方向
對于NHK的改革方向,民營化方案是早年探討的焦點之一,雖然會使經營更加靈活,但NHK一旦開始依賴廣告收入,其服務于公共福祉的初衷還能保證多少,節目的品味會受到多少影響都是未知數,且民營化后勢必和幾大商業電視臺之間形成更加直接的競爭關系,NHK能否在競爭中取勝并獲得比視聽費時期更可觀的廣告收入本身就存在疑問。更新的措施只是停留在使用新的會計制度、實施業績考核、精簡機構等方面,如果沒有觸及制度核心的革新,是無法幫助NHK回歸所期待的獨立位置的。
二、日本公共電視制度的啟示及中國公共電視的探索
(一)日本公共電視制度的啟示
NHK最讓人們舍不得告別的大概也是這份使命感,這份使命感對于電視傳播工作者來說也是一種鼓舞。雖然我國并沒有NHK這一性質的電視臺,但無論電視臺的屬性如何,既然是面向大眾的傳播,就要有啟化民智的責任感,有對節目質量的自尊感,真誠地站在受眾的角度思考,從這一方面來說,NHK的精神追求應是電視臺共同的精神追求。
NHK電視臺的制度理念也有值得參考之處。視聽費制度確實是能保證NHK獨立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是單靠視聽費制度的力量確實已顯得太過單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并沒有問題,不想讓NHK偏離公共福祉的立臺之本,不是要拋棄從前的理念,需要改變的是將理念付諸實踐的具體措施。傳媒環境的變化其本身也是在隨著傳播技術、人們的理念轉變等不停地縱向變化的,NHK需要找到適合時勢的改革措施以適應新的傳媒環境,既給予獨立性更周全的保障,同時給NHK的運營輸入活力,以實現為公共謀福祉的初衷。
(二)中國公共電視的探索
在我國,公共電視體制依然是缺位的,而我認為中國是需要公共電視的。要建立運行公共電視,首先要明確我們建立公共電視的最終目標是什么,由此來引導我們思考想要建立怎樣的公共電視。如果沒有公共電視是以公民為本,為了促進民主進程,作為一個互動的平臺而存在的意識,那所謂的公共電視也只會徒有虛名。
現在在我國直接建立一個嶄新的完全獨立于政府和商業資本的公共電視臺似乎并不可行,更實際的考慮是如何能在接受兩者的資金扶持下又能和兩者保持一定的距離而獲得表達的公正和自由,建立起政府對廣告的質量和數量更有效的監督方式,防止商業力量對電視傳播的低俗影響,同時也有監督機制防止政府在傳播內容上的過度干涉。執著于刻板的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證公共屬性的落實,投入實踐才會有所發現,可以從增加電視節目的公共屬性開始,或許只是從央視的某一個頻道開始,或是從各大衛視的某一時間段開始,有所指導和方向地提高節目的質量和公共服務屬性,增加真正培養公民意識和提高文化素養的節目。
三、結論
NHK對于啟發民智、推進民主的作用給予我們啟示,我國需要盡快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公共電視體制。但是無論是NHK,還是世界各國的其它公共電視臺,都在資金和獨立性的協調與保障上面臨著或多或少的困境。就我國的現狀來說,直接建立完全獨立于政府和商業之外的公共電視并不現實,發展出能使公共電視與政府及商業相互監督和協調的體制更為實際,理想的狀態是讓政府發揮對公共電視臺的廣告和節目質量的監督作用,同時不干涉節目的內容,而商業廣告作為資金來源的同時不能影響公共電視保持觀點的獨立和節目的品味。我國需要能夠服務公眾、增強民主意識和提供文化營養的公共電視,應將公共電視盡快納入實踐。
注釋:
潘妮妮:《NHK的光榮與悲劇》,http://www.guancha.cn/PanNiNi/2014_02_10_204718.shtml。
崔亞娟:日本NHK二戰紀念報道紀錄片探析[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17,(07):第109頁。
引號內譯自NHK官網“關于經營委員會”:http://www.nhk.or.jp/keiei-iinkai/about/index.html。
內閣總理大臣:即日本首相。
潘妮妮:《NHK的光榮與悲劇》[OL],http://www.guancha.cn/PanNiNi/2014_02_10_ 2047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