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偉
摘要: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班級作為教育系統中最基層的單位,更要注重規矩的培養,班風的建設就少不了規矩的培養。積極向上的班風帶給學生更優秀的學習環境,會潛移默化的影響班級中的每個學生。優秀的班風會加強學生的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新形式下優秀的班風該如何養成呢?本文就班風的重要性,進行了班風培養途徑的研究。
關鍵詞:班風;班級建設;培養途徑
班級是學校最基礎的個體單位,也是整個教育機構最基礎的單位。“班風”是指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它是在長時期的訓練及教育環境中演化而來的,是全班學生凝聚力的源頭。“班風”是整個集體的精神面貌,它不局限于某一個特定的人。良好的班風使班級的每一個學生都有集體榮譽感,都注重于班級的榮譽維護,更會使每一個學生都努力為班級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新形式下“班風”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在建設“班風”中所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的學生群體作為家中的“小公主”、“小皇帝”,從小被寵著長大,他們都是獨生子女。長大后的他們追求個性與標新立異,有的甚至“奇裝異服”,與周圍規規整整的校園環境顯得格格不入。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原因有二:首先,他們作為家里的獨生子女,缺少集體意識,對于集體榮譽感的意識比較淡薄;其次,作為二十世紀的新新人類,他們所接受的文化各色各樣,他們更注重彰顯自我個性,這無疑加大了班風培養的難度。
(二)班主任在建設“班風”中所存在的問題
班主任作為班級這個大集體的帶頭人,除了對班級加強管理之外,更要培養同學們的自律能力。在建設班風過程中,傳統意義上的班主任大多以“老師”的身份自居,用這種身份去迫使學生聽從管理,這樣壓迫式的管理短時間內會起到效果,但長時間里,學生就會對自我產生懷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管好自己,從而對自己的“自律”能力產生懷疑。或者少部分的老師還會因為學生不遵守規矩而體罰或者挖苦諷刺學生,這樣的做法不但不會使學生遵守規矩,嚴重的情況下還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二、新形式下班級班風的建設對策
一個有著良好風氣的班級,每個人都有班級榮譽感,每個人對集體都會有著認同和依戀,每個人都會為了班級的榮譽去做出貢獻,良好的班級每個人都由極強的學習意識,紀律嚴明且學習氛圍濃厚。但怎樣去建設這樣一個優秀的集體呢?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樹立正面教育,注重鼓勵
1.一個集體中必須有一個行為能力突出的榜樣,有了榜樣,才會有學習的目標,沒有榜樣,就等于這個集體失去了信念,沒有信念的集體就沒有凝聚力。怎樣去樹立一個榜樣呢?班主任可以在開班會時,讓大家用匿名小紙條的方式寫出自己心中那個榜樣的所有優點,然后選出三個班級的榜樣,去競爭值周班長,這樣的方式不僅很好的去引導了學生去主動發現其他人身上的優點,而且還可以通過競爭的方式,讓所有學生去努力學習,變成別人的榜樣。
2.好孩子都是鼓勵出來的。試想如果班主任對每個犯錯誤的學生都加以體罰或諷刺挖苦,那在以后的時間里,這些孩子會怎樣?我想,他們的變化不外乎兩種情況:一種是唯唯諾諾做事優柔寡斷,缺乏自信;另一種是堅持錯誤,極為逆反,屢教不改。但假如換一種方式呢?在學生犯錯后不急于去批評,而是先幫助他們從中找出犯錯誤的原因,然后一起想辦法去解決問題改正錯誤,而不是一味的去責備。兩種方法的初衷都是為了教育孩子,但其收獲的結果卻大相徑庭。相對于挖苦諷刺這些負面的情緒來說,耐心引導鼓勵反而更有效果。
(二)放權減政,讓學生自己去自我管理
1.思想上培養學生對于自我管理的意識,將被動接受管理變為主動自我管理,培養他們自我管理的方法,幫助其設定自律方法,并在班會上進行宣傳教育。制定具體的自律行動,比如說在學習做事之前先制定出做事的先后順序,將要緊著急的事情先放在前面去做,給自己規定完成這件事要用的時間,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可減少時間的浪費。教會學生具體的自律的方法,在長時間的培養下,每一個人都能形成自律的習慣,這對班級建設來說是很大的突破。
2.選拔培養班干部,幫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的管理
班干部不僅是學生中的一份子,而且是老師進行班級管理時的執行者。在選擇班干部的時候,班主任要對其整體素質進行考驗。班干部不僅要有良好的學習成績,更要有團結領導能力,好的班干部可以在班級建設中起帶頭作用,他們不僅能很好的執行任務之外,還能幫助老師制定對策。班主任在挑選班干部時,不能只將注意力放在學習成績上面,要著眼于該學生的領導團結能力和品質上,做到不偏不倚。
(三)進行相關的課外活動,促進班風養成
在班風培養中,文化建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通過文化建設,能夠培養班級的凝聚力,在文化的潛移默化中,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對于文化建設,班主任可以經常性的組織課外文化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都將自己的才藝在活動中展現出來,促進學生間的有效交流,加強班級的凝聚力,使每個學生友好相處,對班級更加有依賴感。
積極健康的班集體能培養出優秀的學生,優秀的班集體離不開優秀的“班風”建設,一個健康向上的學風的形成,有利于讓孩子們形成一個長遠的、穩定的目標,能夠端正孩子們的學習態度培養孩子們的學習能力。能夠讓孩子們對整個課堂來說扮演主體的角色,是孩子們能夠發自內心的認識到學會學習的重要性,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參考文獻:
[1]潘延民.培養優良班風,構建和諧班級[J].學周刊,2013(10):26-26.
[2]高軍.基于師生關系探討班風建設中的班主任角色[J].西部素質教育,2015(3):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