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嘯
【摘? 要】目的:探析復發性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RVVC)患者應用氟康唑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血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水平的影響。方法:將2016年10月~2018年8月來我院收治的80例RVVC患者選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每組患者40例。參照組患者應用克霉唑治療,試驗組患者在參照組基礎上應用氟康唑輔助治療,對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及治療前后血清CRP、PCT水平予以統計比較。結果:試驗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數據分別為95.00%、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血清CRP、PCT水平明顯下降,相較于治療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且與參照組患者相比,試驗組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更低,組間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RVVC患者應用氟康唑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有助于抑制復發。
【關鍵詞】氟康唑;復發性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
引言
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為育齡期婦女常見的婦科疾病,據統計資料結果顯示,VVC發病率高達75%[1],易復發性為該疾病的重要特征。臨床將1年內復發≥4次定義為復發性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RVVC),RVVC臨床癥狀明顯,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形成嚴重的影響,其發病與多種因素相關,白色假絲酵母菌為其主要致病菌[2]。臨床針對RVVC的治療主要應用唑類藥物,本研究主要分析氟康唑聯合克霉唑對RVVC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CRP)、降鈣素原(PCT)及白細胞計數(WBC)水平的影響及療效評價,現將具體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6年10月~2018年8月來我院收治的80例RVVC患者選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抽簽法分為參照組與試驗組,每組患者40例。納入標準:符合RVVC診斷標準;臨床癥狀有外陰瘙癢、灼痛、尿急、尿頻;自愿參加本次研究,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符合倫理委員會的要求。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肝腎功能異常及其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妊娠期與哺乳期女性;治療藥物過敏;伴有精神類疾病與認知障礙;臨床資料不完整。參照組患者年齡范圍在36~69歲,平均為(52.24±10.27)歲;病程范圍在7~20d,平均為(11.45±4.63)d。試驗組患者年齡范圍在34~69歲,平均為(52.85±10.41)歲;病程范圍在7~20d,平均為(12.01±4.75)d。利用SPSS18.0軟件處理患者一般資料,兩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治療組患者給予每次氟康唑150mg,每3天1次口服,半個月為1個療程。對照組患者采用陰道給藥的治療方式,制菌霉素栓20萬U,每日一次,7天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2個療程。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禁止性生活,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近期及遠期療效進行隨訪。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療程后血清CRP、PCT及WBC的變化情況,治療1療程后近期治愈率,治療3個月后的治愈率。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1療程后清晨空腹采用促凝管取血5ml檢測CRP、PCT,采用EDTA2K抗凝取血2ml檢測WBC。CRP采用透射免疫比濁法,吸光度340nm,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為HITACHI7600,試劑廠家為寧波美康生物有限公司;PCT檢測采用電化學發光法,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儀為羅氏ECL1010,使用羅氏公司配套試劑;WBC檢測采用庫爾特原理進行計數,全自動血細胞計數儀為東亞K-1000型,當日室內質控保證結果的有效性。正常范圍:CRP為0~6g/L,PCT為0~0.1μg/L,WBC為4~10×109/L。
1.4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18.0軟件對兩組患者臨床數據予以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表達形式為百分率,給予卡方檢驗,計量資料表達形式為(x±s),給予t檢驗,如果P<0.05,表明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參照組,數據分別為95.00%、80.00%,兩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詳細數據見附表1。

2.2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血清CRP、PCT水平治療前,兩組血清CRP、PCT水平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血清CRP、PCT水平明顯下降,相較于治療前,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且與參照組相比,試驗組血清CRP、PCT水平更低,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詳見附表2。

3 討論
RVVC的難治性在于其高復發性[12],假絲酵母菌可改變陰道pH值,導致陰道壁細胞糖原含量增加,導致陰道內環境穩態打破,優勢菌群的改變也是導致VVC高復發性的重要因素[13]。陰道局部用藥以及口服用藥為該病的主要治療措施,陰道用藥對黏膜表層假絲酵母菌抑菌作用更為直接,短期治療效果較為顯著[14]。本研究結果顯示:不同治療方案的兩組患者近期治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遠期治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愈率更高。口服用藥在抗真菌治療中藥效持續時間較長,能有效維持機體的血藥濃度,陰道用藥抑菌效果雖較為直接,但黏膜表層細胞脫落后深層次殘留假絲酵母菌會再次導致感染的發生[15]。聯合用藥可保持較高的血藥濃度,有利于提高假絲酵母菌的清除率,治療更為充分。另一方面氟康唑聯合克霉唑優于克霉唑的單獨應用源于兩種抗菌藥物抑菌機制的不同[16-17],陰道局部用藥聯合口服用藥能有效抑制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的復發。
4 結語
綜上所述,RVVC患者應用氟康唑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十分顯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RP、PCT水平,有助于抑制復發,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與借鑒。
參考文獻
[1]盧曉博,李星爍,李會陽,王辰,韓姹,武文娟,閆曄,田文艷,王穎梅,薛鳳霞.氟康唑單純口服及聯合硝呋太爾片治療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合并需氧菌性陰道炎的療效觀察[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8,27(05):321-325.
[2]廖麗琴.氟康唑與克霉唑陰道片聯用對白假絲酵母菌陰道炎患者的療效與安全性評價[J].抗感染藥學,2017,14(06):1255-1257.
[3]張小紅.氟康唑與克霉唑栓聯用對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患者的療效及其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抗感染藥學,2016,13(05):1104-1106.
[4]劉蓓,俞泓,徐珩.氟康唑在復發性假絲酵母菌性陰道炎中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4,20(1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