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俊峰
摘 要:濕地公園具有的服務功能與經濟價值讓它變成景觀的關鍵構成要素。濕地公園能夠滿足生態體系中每一個方面的要求,把美學和生態之間的關系協調好,本文主要對月亮灣生態濕地項目的景觀設計實施研究。
關鍵詞:濕地公園;景觀;設計
1 工程概況
月亮灣生態濕地項目位于澄江縣右所鎮矣舊村代村河入湖口,設計上依照《撫仙湖流域水環境保護與水污染防治規劃》及《云南省撫仙湖保護條例》的要求。該項目定位成功能性自然生態景觀濕地,依托湖濱自然地形為基礎,保留和改造大量原生田地,建成后的月亮灣自然濕地景觀,具有良好的水凈化生態系統功能和積極的社會效益。定位為提供給住戶專屬擁有的前場花園,公園總規劃面積約17 hm2,比鄰撫仙湖、海岸線長達318m。該公園由約3 hm2的休閑沙灘、網球場、660㎡ 的親子游戲池、2hm2 薰衣草、6.7 hm2 濕地水景和近3.3 hm2疏林草原組成。整個生態濕地構架以濕地為中心,濕地又分為生態水體、濕地水生植物種植區域,根據現場基地豎向情況,合理進行分臺處理,構成多層次立體景觀。沿著濕地設置了環形道路,以保證游人的可達性,路面飾面材料大量采用云南本土石材,如江川青石、麻石、砂巖等等。在部分節點,設置木平臺及木棧道,以增加濕地的觀賞性和參與性。靠近撫仙湖的海岸線,設計2萬余平方米人工沙灘,其上設置適量的活動陽傘,及沙灘球類活動區域,入湖區域設計為卵石灘,以保證湖水風浪不卷走沙粒,影響湖水水質。作為濕地的配套功能性場地,沿澄華路一側設置5000余平方米的林蔭停車場,以方便停留的游人,場地鋪設材料也是完全滲透性材料,符合生態原則。濕地中的少量景觀小品,諸如亭、廊、平臺等等,均采用臨時鋼木結構建造,也為游人提供休息停留、避雨的功能。
2 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的原則
2.1 形式美原則
創造美的享受、完成美的審美追求是濕地公園景觀設計的終極目標。濕地公園景觀將展現出立體美感,這就需要設計人員要精準到位每一個細節的空間塑造,產生富有特色藝術性的系統,在空間比例、審美節奏、建筑色彩和植物配置等一定要營造出形式美,而且充分運用這些物質材料的本質屬性,使人們在情感上與身心上和景觀形成共鳴感。在詳細的景觀設計上,要善于運用景觀美學創造形式美,具備整體設計的共通感,又要著眼于局部,在四周的建筑群、雕塑等設計上要展現出時代質感與傳統意境,既要有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要大膽嘗試當前西方藝術。
2.2 文教娛樂原則
隨著社會文化系統的構建愈來愈完善,人們對美的要求也不單單是形式美的層面,更加重視景觀的內涵美。這種內涵美能夠讓觀賞的人們心理與行為形成積極向上的作用,這樣來滿足城市中的人們渴望自然、提升生活質量的要求。簡而言之,就是濕地公園景觀的設計一定要完成真、善、美的教育意義和親近自然的娛樂意義。這就需要景觀設計一定要掌握教育和娛樂相結合的雙重原則,從國家和時代發展的大背景下,充分思考當地的自然環境、人文背景原因等,還要對當地文化的將來發展脈絡實施分析,大膽實施革新,而且考慮到觀賞人群的審美要求,展現出人們觀賞濕地公園景觀而進一步參加社會文化的交流的關鍵意義,還能夠加強民族和地域性的認同感以及熱愛之情。
3 景觀植物設計
生態濕地植物配置的物種選擇,均采用鄉土植物品種,具體物種詳植物名錄表。對場地的周界原生植物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修整,采用集中片植滇白楊、柳樹、水杉純林,構成整個生態濕地的隔離背景種植。中心水岸植栽采用多層次,多葉色花色、多季相變化的群落式植物,形成觀賞性強、綠量大的植物群體景觀。水生植物方面,在收集整理了省內外的成功濕地水生植物構成質料的基礎上,結合公司多年來的苗木施工經驗,總結出了凈化能力強、生長迅速、成群穩定、景觀效果好的水生植物品種及種植配置形式。
本濕地兼顧凈化處理含磷較高的水源和為游客提供一片美麗游覽休閑環境的功能需要,植物設計在立足濕地這兩大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通過濕地植物系統、精細種植展示區、沙灘場地種植區三大重點區域集中種植處理,從不同方面展示整體植物景觀的多樣性及特色性配置。植物品種的選用兼顧景觀與經濟的原則的原則。
(1)濕地植物系統:通過濕地植物群落的人工栽植形成模仿自然的生態、穩定并具備水處理功能需要的濕地植物系統體系。濕地植物在度過短暫的“緩苗期”后,將隨著季節的更替呈現四季景觀變化,伴隨著植物群落的不斷生長及繁衍,濕地將會呈現出更加自然和諧的一面。濕地水體也會隨著濕地植物的分布及綠量的變化呈現著相應的水景變化。
濕地水系統植栽設計:通過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合理搭配使用,形成濕地功能齊全,物種群落基本完整的人工濕地生態系統。植物選用上為,挺水植物:茭白、蘆葦、馬蹄蓮、香蒲、荷花、千屈菜、紫莎草、旱傘草、再力花、梭魚草、鳶尾等;浮水植物:水芹菜、大漂(需人工控制生長)、滿江紅、睡蓮、荇菜等;沉水植物:狐尾藻、海菜花、金魚草等等。
通過水杉林及柳樹林與濕地植物群落相協調搭配種植,既能體現濕地的植物景觀變化也能有限組織及劃分濕地景觀空間格局。
(2)精致種植展示區:通過成壟成塊植物觀賞景觀性較強的多花植物薰衣草、芒草、金花生等;和一年生植物向日葵、油菜花、甘藍等,組成大色塊大景觀的集中展示區。
(3)周圍防護背景林帶:通過成片集中種植水杉、楊柳、柳樹組成綠量集中,展開面濃綠的背景隔離林帶。
(4)休閑場地景觀植物選擇:通過行列種植水杉,結點種植自然群落植物如滇樸、桂花、銀杏、大樹楊梅、黃連木等,沙灘休閑度假氣息植物展示皇后葵、狐尾椰子等。
4 景觀建筑設計
濱水度假區景觀設計面積與投資額遠高于城市商務酒店。考慮到消費者的特殊假期需求,月亮灣濕地應該在他們的環境中創造價值,并適當的引入消費功能,這些戶外活動可以成為酒店的亮點和利潤點。完整的濱水度假設施應依托其所在地氣候條件、餐桌室外景觀設施、餐飲設施、棋牌類活動的硬件和軟件服務。在熱帶地區的酒店也可以加入水酒吧,滑水,游泳池等設施。酒店是不是太遠的城市,你可以擴大戶外運動和會議的能力,以吸引創新公司銷售組的朋友,工藝品開發區,應開發工作區有一個參與式和銷售手工禮品和特色相結合,以避免旅游紀念品千篇一律的情況下,它的特色烹飪場所,甚至生態作物可在戶外現在挑選,特殊事件現在烹飪。挖掘戶外活動利潤的消費點,關鍵在于其對項目的正確性和獨特性。合理規劃設計,將為投資者提供全面的投資回報。酒店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度假,旅游,休閑,和許多其他的功能要求有海景公寓前場景觀作為景觀設計中心,排列形狀湖周圍的室外露臺和沙灘椅使景觀風格現狀。湖泊作為室外表演和室外集會的自然背景,人工濕地或人工湖和人工湖等動態。揚聲器系統背景音樂旋律呼應。
5 結語
盡管當前的濕地公園景觀設計有關理論的發展已相對成熟,可是由于濕地公園的特殊性,非常多植物并不是特別適合應用。濕地公園要遵循生態優先、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生物多樣性的設計原則,才可以營造出好的濕地公園。
參考文獻:
[1] 馬沖亞,劉吉平.城市濕地公園生態規劃研究[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
[2] 張凱莉,周曦,高江菡.濕地、國家濕地公園和城市濕地公園所引起的思考[J].風景園林,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