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靜
【摘 要】目的:總結并歸納不同護理模式對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療效的影響。方法:本文將70例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納入研究,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5例,分組方法采用計算機表法,兩組均給予同種治療方案,在護理方法上,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綜合性護理,兩組均持續護理1個月,觀察兩組患者心率、體溫等體征指標及護理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況,并進行組間比較。結果:經過1個月的護理以后,進行綜合性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心率、體溫等體征指標及VC、MVV兩項肺功能指標水平方面,均遠優于對照組,組間體現為P<0.05的最終檢驗定論,探析價值突出顯著。結論: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療期間接受綜合性護理服務,可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療效
慢阻肺是一種氣流阻塞性疾病,屬于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與有害氣體及有害顆粒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一般認為與阻塞性肺氣腫發生有關的因素都可能參與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發病[1]。慢阻肺疾病引起肺通氣、換氣功能障礙,患者無法進行有效的氣體交換,導致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謝紊亂[2],本文針對我院70例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總結并歸納不同護理模式對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療效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將70例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納入研究,挑選時間為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將70例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觀察組,每組35例,分組方法采用計算機表法,其中觀察組:男14例,女21例;年齡62~79歲,平均(72.66±1.27)歲;對照組:男16例,女19例;年齡63~78歲,平均(72.72±1.33)歲。兩組患者的樣本無論是在年齡還是自身的性別上都呈現以P>0.05情況或者是結局,沒有探究價值,可進行比較。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且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且自愿參與研究。
1.2 納入標準、排除標準
a)納入標準:①確診為慢阻肺呼吸衰竭者;②年齡大于60歲者。
b)排除標準:①無自主呼吸、自主意識者;②不能自行咳出痰液者;③口鼻部疾病患者。
1.3 方法
兩組均給予同種治療方案,在護理方法上,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對患者各項體征進行監測等內容。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行綜合性護理,具體內容包括:①基礎護理:霧化吸入時,患者取半臥位或坐位,抬高床頭,促進霧滴沉積,對氧流量進行調節,時刻關注患者各項體征的變化,一旦出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霧化吸入;吸入完成后,輕拍患者背部,利于痰液排除,同時幫助患者清潔口腔,以溫開水漱口;②心理護理: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針對患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程度,將疾病相關知識采取有效的方式對其進行宣教,增進其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同時響起介紹霧化吸入的相關知識,避免患者產生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一旦患者心理狀況較差,及時進行疏導;③環境護理:保持病房環境衛生,根據患者身體狀況建議其每日運動量,提高抵抗力;同時推薦患者攝入高熱量、高蛋白的食物,補充水分、維生素。
兩組均持續護理1個月,觀察兩組患者心率、體溫等體征指標及護理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況,并進行組間比較。
1.4 觀察指標
肺功能觀察VC、MVV兩項肺功能指標。
1.5 統計學方法
取得研究過程中兩組患者所得數據,使用SPSS19.0軟件對其進行統計學有效處理,心率、體溫等體征指標及VC、MVV兩項肺功能指標水平等數據采用( ±s)表示,組間運行t值檢驗,性別等數據采用%表示,組間運行χ2檢驗,若體現為P<0.05的最終檢驗定論,探析價值突出顯著,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后各項體征水平的比較
經過1個月的護理以后,進行綜合性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心率、體溫等體征指標方面,均遠優于對照組,組間體現為P<0.05的最終檢驗定論,探析價值突出顯著,見表1。
2.2 兩組護理前后肺功能指標的比較
經過1個月的護理以后,進行綜合性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VC、MVV兩項肺功能指標水平方面,均遠優于對照組,組間體現為P<0.05的最終檢驗定論,探析價值突出顯著,見表2。
3 討論
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一般病程較長,已經經過反復發作,患者長期經受疾病的折磨,疾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治療中,以霧化吸入為主要治療方法。霧化吸入期間,對患者進行一定的護理,可積極疏導患者的情緒,幫助其建立治療的信心,提高治療效果。
此項試驗中,經過1個月的護理以后,進行綜合性護理的觀察組患者在心率、體溫等體征指標及VC、MVV兩項肺功能指標水平方面,均遠優于對照組,組間體現為P<0.05的最終檢驗定論,探析價值突出顯著。根據上述材料,表明在綜合性護理有助于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臨床康復,與季維娟等[3]人的研究內容相符,值得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在治療期間接受綜合性護理服務,可促進患者身體的恢復,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時麗娜. 不同護理模式對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療效的影響[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15(7):113-113.
[2] 宋琴. 不同護理模式對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療效的比較[J]. 特別健康, 2017, 25(15):143-144.
[3] 季維娟, 李蘭珍. 不同護理模式對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的應用效果對比分析[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17(2):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