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慶華
【摘 要】目的:觀察及分析切開復位經骨窗植骨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B4型骨折的療效情況。方法: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被明確診斷為橈骨遠端B4型骨折病患作為研究對象,治療舉措為切開掌側經骨窗撬撥復位植骨內固定,觀察成效。結果:在術后的12個月時,進行統計Cooney腕關節評分,結果顯示具有優、良、可、差分別是38例、18例、2例、2例。統計患者的VAS評分,結果為平均是(1.0±0.8)分,握力占健側比率(88.5±2.3)%,掌傾角、尺偏角、腕關節屈伸活動度、前臂旋轉活動度分別是(12.5±2.9)°、(19.6±4.2)°、(119.5±2.1)°、(157.6±12.5)°。結論:對于橈骨遠端B4型骨折患者實施切開復位經骨窗植骨內固定治療舉措,可以獲得到良好的成效。
【關鍵詞】切開復位;骨窗植骨內固定;橈骨遠端B4型骨折;治療成效
橈骨遠端骨折屬于全身骨折中相對常發生的一種骨折類型,根據相關的數據統計顯示,此種骨折疾病的發病率在全身的骨折中大概占據了百分之十二左右的比重,并且很大一部分橈骨遠端骨折屬于關節內骨折。橈骨遠端B4型在橈骨遠端骨折的類型中相對特殊,引發的因素通常為腕部堅強的骨質受到高能量沖擊。本研究詳盡的探討切開復位經骨窗植骨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B4型骨折的成效,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是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被明確診斷為橈骨遠端B4型骨折病患(依照AO/OTA分型為B4型骨折),選擇的時間范圍是在2016年1月至2018年9月期間。在所有的病患中,涉及到男性和女性分別是32例、8例。患者的年齡最大者為48歲,最小者為16歲,平均年齡是(32.5±2.9)歲。患者的致傷原因是:車禍傷、高處墜傷和運動傷分別是20例、12例、8例。在致傷以后,就診的時間在2小時到50小時之間(10.6±2.0小時)。患者享有本研究的知情權,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手術之前,展開X線片以及CT聯合骨三維重建方式,對骨折類型、關節面損傷程度進行詳細的掌握,依照實際的情況,在傷后的5天左右實施手術。手術固定方式應用腕掌橈側 Henry入路切口,同時骨折塌陷區近端掌側骨皮質開窗后經骨窗撬撥復位同種異體骨植骨恢復并支撐塌陷的關節面后2.4mm蝶形LCP 接骨板固定。入路為腕部掌側Henry,行5cm左右的切口,將皮膚、皮下組織以及深筋膜進行切開,進入到橈側腕屈肌腱與橈動靜脈,將相應的指淺屈肌部位切開后充分展現出旋前方肌,把旋前方肌部位縱行切開,使得橈骨遠端骨面良好的展示。對于舟骨窩下方關節面塌陷區域近端進行評估確定,依據就是遵循手術之前的X線片和CT檢查結果,并且采取骨刀在骨皮質上開骨窗。之后在骨窗撬撥復位塌陷的關節面后,植入同種異體骨填充骨質缺損區并支撐關節面。通過透視,在已經恢復好關節面以后,采取掌側2.4mm蝶形LCP接骨板在關節面下方展開嚴密的支撐固定[1]。另外通過透視,對鋼板和螺釘部位展開嚴密的確定。之后松止血帶,使得良好的止血,同時多次的沖洗,把旋前方肌、皮膚等按照標準的程序進行縫合,把引流條放置到切口中,之后嚴密的包扎,結束手術操作。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治療成效情況,即應用VAS疼痛評分,評價患者疼痛緩解程度,分成0-10級,0分到10分分別代表無痛和最痛,如果疼痛癥狀越嚴重,則得到的分值越高。 以Cooney 腕關節評分量表,評價患者的主觀疼痛感受、功能狀態、活動度、握力等情況,分值各為25分,總分是100。劃分成三項標準,即優、良、可、差(90-100分、80-89分、65-79分、65分以下)。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的統計學分析軟件為SPSS21.0。其中,計量資料使用均數±平均數( )的方式進行表達,計數資料使用自然數(n)和百分比(%)的方式進行表達,分別使用t和X2進行組間對比。當p<0.05時,為具有統計學價值。
2 結果
對于患者展開隨訪,平均的隨訪時間是在(12.8±2.9)個月,觀察并統計骨折情況為全部愈合狀態,愈合的時間平均為(5.2±0.9)個月。在術后的12個月時,進行統計Cooney腕關節評分,結果顯示具有優、良、可、差分別是38例、18例、2例、2例。統計患者的VAS評分,結果為平均是(1.0±0.8)分,握力占健側比率(88.5±2.3)%,掌傾角、尺偏角、腕關節屈伸活動度、前臂旋轉活動度分別是(12.5±2.9)°、(19.6±4.2)°、(119.5±2.1)°、(157.6±12.5)°。
3 討論
通常情況下,橈骨遠端B4型骨折屬于高能量損傷,發生此疾病的大部分群體就是青壯年,在骨折端產生垂直沖擊力作用以后,能量釋放期間導致關節軟骨下的骨質壓縮情況,最終形成關節面塌陷問題。橈骨遠端B4型骨折手術治療具有較大的困難度,同時經掌側骨皮質開窗也會具有較多的關鍵點,需要臨床治療更多的重視度[2-3]。
在進行切開復位經骨窗植骨內固定治療前,需要掌控的開骨窗要點包括:手術期間,開骨窗主要為形成操作的通道,應該確保骨窗的高度同壓縮的關節面相比較低,使得操作期間最大程度防控撬棒進入期間,在壓縮關節面的遠端部位進入,進而充分的確保下一步植骨能夠正常展開;同時,需要保障骨窗的寬度在1.5-2.0cm之間,能夠使得操作平穩展開,因為如果開窗過大,會導致提升破壞骨質的幾率,或者增加創傷,以及損傷到掌側骨質穩定性,導致開窗骨的復位固定具有更高的難度;另外,如果掌側骨皮質產生了霹裂問題,通常是應該沿劈裂的骨縫截骨開窗,使得塌陷區域的撬撥復位良好。 在此次研究中,通過嚴格的遵循標準的程序展手術治療,使得手術順利的展開,得到了良好的總體成效,同時術后復查影像學結果顯示均得到平整的關節面效果,充分的顯示出了切開復位經骨窗植骨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B4型骨折疾病具備良好的可靠性。
4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橈骨遠端B4型骨折患者實施切開復位經骨窗植骨內固定治療舉措,可以獲得到良好的成效,并且推動患者的盡快康復,減輕疼痛感。因此,值得大量的推廣實踐。
參考文獻:
[1]程亞博,楊順.切開復位經骨窗植骨內固定治療橈骨遠端B4型骨折[J].中國骨傷,2018,31(07):651-655.
[2]譚新歡,聶偉志,隋顯玉,朱育林,于蘭先.閉合復位經皮穿針內固定與切開復位接骨板內固定治療PaleyB1型跟骨骨折的對比研究[J].中醫正骨,2015,27(12):16-19.
[3]何文,鄭明,馮爾宥,林煜,張怡元,范超領,徐杰.閉合復位經皮克氏針內固定術與切開復位克氏針內固定術治療兒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療效及安全性系統評價[J].中醫正骨,2017,29(04):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