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宇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中醫肛腸科手術中應用低位連硬麻醉的前后療效情況。方法:將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行中醫肛腸科手術的8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給其進行低位連硬麻醉,比較其手術前后的療效情況。結果:手術后患者的血壓狀況、VAS評分以及生活質量顯著優于手術前,差異性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中醫肛腸科手術中應用低位連硬麻醉科減輕患者的術后癥狀以及感染情況,使患者的血壓狀況明顯改善,減輕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可在臨床中廣泛性應用。
【關鍵詞】低位連硬麻醉;中醫肛腸科;手術前后療效
肛腸科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臨床上對行肛腸科手術的患者進行局部麻醉、鞍麻等,但是術后療效并不顯著,隨著麻醉學的不斷研究,普遍認為低位連硬麻醉在手術中的應用可改善麻醉效果,使患者安全平穩,麻醉用量較小,術后并發癥少,副作用少。本次對我院中醫肛腸科的80例患者進行低位連硬麻醉,以便減少其術后不良情況,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行中醫肛腸科手術的80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行肛腸科手術的診斷標準,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精神障礙、凝血功能障礙、免疫系統異常以及不能配合治療的患者。患者中有59例男性,21例女性,年齡在19-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2±3.8)歲,病程為1-11個月,平均病程為(6.2±0.7)個月。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使用低位連硬麻醉:取患者右側臥位,雙膝屈向腹部,給其皮膚常規消毒,局部麻醉采用7號短針,之后用15號針破皮,采用16號硬膜外針穿刺,若是感覺韌性阻力消失可將黃韌帶穿破。硬膜外腔出現負壓,回抽無血以及腦脊液時將導管留置在頭側,指導患者平臥位。給患者注入5ml2%利多卡因,5min觀察之后若患者主訴有腳熱、發麻癥狀可繼續注入0.2%地卡因、1.2%利多卡因的混合溶液5-10ml。術前30min給患者肌肉注射0.5mg阿托品、0.1g魯米那,進入手術室后需要對患者的HR、BP、SPO2等進行密切監測。建立靜脈通路,低位連硬麻醉后指導患者翻身仰臥,密切觀察其各項指標,給患者注入3-5ml2%利多卡因,5-10min之后患者無全脊麻現象,若是患者運動神經以及痛覺神經受阻,繼續使用0.2%地卡因和1.2%利多卡因混合溶液3-5ml,5min之后繼續注入混合溶液3-5ml至患者無痛覺為止,進而開始進行手術治療。若是患者直腸內手術以及肛管肌松要求較高,可繼續使用混合溶液10-15ml,維持時間為1.5-2.0h,若是手術時間延長可繼續使用5ml混合溶液直至手術結束。
1.3評價指標
記錄手術前后的血壓、疼痛程度以及生活質量情況,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分進行評估,分值在0-10分,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疼痛劇烈,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嚴重,采用生活質量問卷調查表評價生活狀況[1],包括行走、飲食、活動等,分值為50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處理
在軟件SPSS19.0中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進行%和( )表示,進行t或者 檢驗,若是組間有差異性,則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手術后患者的血壓狀況、VAS評分以及生活質量顯著優于手術前,差異性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3 討論
中醫肛腸科手術在臨床上的應用使肛腸疾病患者的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療,但是由于手術術野范圍增大,難度增加,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術后恢復效果。以往臨床上對肛腸類疾病采用痔瘺裂等手術治療,如內扎外切剝術、復雜性高位肛瘺切掛術、乙直腸多發性息肉摘除術以及多側切掛術[2],早期治療手術選擇直腸前突造瘺術、恥骨直腸肌松解術以及低位大腸癌切除術等。近年來術中多給患者進行鞍麻、局麻以及低位連硬麻醉等麻醉方式,以便減輕患者的疼痛感,促進身體的恢復。臨床發現單一性的局麻藥物對肌松治療效果不理想,這是因為局部麻醉會阻斷感覺神經沖動,但是對低位直腸腫塊、直腸前突、乙直腸多發性息肉、高位復雜性肛瘺以及恥骨直腸肌松的作用不明顯,而且局麻可引起創面水腫,不利于創面的恢復,增加患者的痛苦。鞍麻后患者常會有頭暈等癥狀,增加治療難度[3]。低位連硬麻醉雖然對麻醉師專業技能的要求較高,而且有時給患者需要留置導管,但是麻醉藥物的使用劑量小,可減少術后的并發癥,具有較好的鎮痛效果,而且肌松效果較好。手術期間可根據患者手術的時間長短逐漸增加麻醉藥物的劑量,延長麻醉時間,保證手術的順利完成。麻醉平面一般在臍部以下,可保證患者的呼吸順暢,降低麻醉藥物的毒副作用,安全有效[4]。本文中對80例肛腸科手術的患者進行麻醉,結果顯示,手術后患者的血壓狀況、VAS評分以及生活質量顯著優于手術前,差異性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證明低位連硬麻醉在中醫肛腸科手術中的應用可顯著調節其血壓狀況,減輕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的身體盡早康復,從而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綜上所述,中醫肛腸科手術中應用低位連硬麻醉科減輕患者的術后癥狀以及感染情況,使患者的血壓狀況明顯改善,減輕疼痛程度,提高其生活質量,可在臨床中廣泛性應用。
參考文獻
[1]陳莉莉,方法嬌,徐道昆,等.鎮痛泵在肛腸外科術后應用的臨床觀察[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7,21(11):28.
[2]蔣先能,胡天俊,劉丕,等.切開掛線術結合中醫治療高位肛瘺58例臨床觀察[C].//貴州省中西醫結合學會肛腸學會第五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6,8(12):108-109.
[3]蔣進廣,楊柏林.吻合器痔固定術治療環狀脫垂痔麻醉方式選擇(附90例分析)[J].中國肛腸病雜志,2016,26(3):26-27.
[4]阮小蛟.腹腔鏡TME低位/超低位直腸癌根治術臨床應用研究[D].溫州醫學院,2017,3(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