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艷
【摘 要】目的:分析標準化護理程序應用于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就診于我院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60例,將其按入院先后順序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為3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標準化護理程序,對比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護理后血壓、心率及護理有效率數據結果與對照組數據相比均存在明顯優勢,經計算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結論:對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護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程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壓及心率,最大限度確保患者生命安全。
【關鍵詞】標準化護理程序;重癥監護室;心衰;效果分析
心衰是重癥監護室患者常見并發癥,該癥的發生增加了患者救治難度,并提高了重癥監護室患者病死率。因此,應加強對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的護理干預,提高監護質量,是確保患者生命安全的關鍵。為此,本次研究將標準化護理程序應用于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進行了分析,詳細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60例,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中有12例男患者,8例女患者,年齡38-74歲,平均(56.0±3.3)歲;觀察組中有11例男患者,9例女患者,年齡38-75歲,平均(56.5±3.3)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嚴格按照重癥監護室護理標準及醫生囑咐對患者進行護理,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變化[2]。觀察組給予標準化護理程序,首先要提升護理人員的的護理專業知識、技能及職業素養,提高護理水平。在護理中及時掌握患者病情及特點,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加強用藥后觀察,對各類藥物的適應癥及不良反應進行掌握識別。協助醫生快速完成各項救治。并對患者進行預防性護理,及時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避免發生感染。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增強患者對疾病的正確認知,改善不良心理狀態,提高患者治療信心[1]。
1.3效果觀察和評價
對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心率及(收縮壓、舒張壓)血壓值進行監測記錄對比。
1.4護理效果判定
顯效:經監測患者心率及血壓均基本正常,生命體征平穩;有效:患者心率、血壓水平及臨床癥狀均明顯改善,生命體征基本平穩;無效:患者上述指標改善較差。護理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5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應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組間計量和計數資料應用( )和n(%)描述,經t和x?檢驗,當統計學顯示(P<0.05)時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各項指標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心率及血壓值數據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心率及血壓值與對照組相比改善顯著,兩組數據差異統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效果對比
記錄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治療總有效率為96.7%,與對照組患者數據的80.0%相比較高,組間數據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重癥監護室到護理工作難度較大,其患者均為高危病人,若護理不當,會對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險,尤其是針對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心衰不僅增加了治療難度,還給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而在心衰患者急救過程中良好的護理配合有助于提升救治效果,最大限度確保患者生命安全。據相關研究表明,針對癥重監護室心衰患者護理中應用標準化護理程序,可有效提高臨床護理效果[2]。
標準化護理程序是通過提升護理人員的的護理水平,使其能夠及時掌握患者病情及特點,給予有效的針對性象護理干預,并能配合醫生快速完成各項救治工作,縮短救治時間。并給予患者針對性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導,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狀態及對疾病錯誤認知,提高患者治療信心。并加強預防性護理,減少不良現象發生,最終使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控制[3]。
在本次分析結果中也顯示,應用標準化護理程序后觀察組心衰患者心率及血壓均得到良好改善,護理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標準化護理程序應用于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顯著,對提高護理治療效果及確保患者生命安全起著關鍵性作用。
參考文獻
[1]趙改麗,華宇婕,姚悅,等.SBAR標準化溝通模式在重癥監護室轉出交接中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6,16(1):9-11.
[2]司霞,高玉,王海燕.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11):241-242.
[3]盛芬,黃宗宣,黃迎迎.標準化護理程序在重癥監護室心衰患者病情觀察中的應用研究[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