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柱
摘 要:施工現場作為建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樹立良好企業形象的標準,同時通過建筑企業在實際開展施工項目的過程中,施工現場的工作人員自身的素質與企業綜合管理有著直接的聯系。施工現場不僅是建筑企業開展相關的安全工作中的出發點、還是落腳點,對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關鍵詞:建筑工程;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
1 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的相關理論
1.1 安全標準化管理概述
安全管理是在組織人力、物力及安全生產環節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主要是通過協調、控制、組織、計劃與指揮,對不安全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及管理,這些因素主要來源于機械、自然界與物質。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確保人們的生命安全,防止出現傷亡事件,為后續的生產工作順利開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1.2 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的特點
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主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復雜性。建筑施工過程復雜,環節眾多,需要各個部門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建筑項目。例如,安裝腳手架、起重、運輸、混凝土澆筑等,都需要按照標準化流程進行操作,認真分析,全面檢查,確保施工各個環節安全進行。第二,變化性。建筑施工環境和條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施工條件的變化,也會帶來新的安全隱患及管理問題。同時,由于建筑項目周期較長,部分項目勞動條件較差,季節變化、惡劣天氣等無法避免,必須采取恰當的安全保護措施。第三,全面性。安全管理包括人的管理、物的管理以及管理行為本身,人的管理包括施工作業是否嚴格按照相關的操作規范、流程、工藝進行;物的管理包括材料、設備、辦公設施以及防護網的管理等,是否符合安全標準;管理行為主要是指各級項目管理人員、負責人,應按照管理制度進行標準化管理工作。第四,長期性。安全標準化管理的過程是長期的,應確保在整個項目過程中正常運行,加強安全標準化理念的宣傳和教育,以預防為主,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中,尤其是在人員變動頻繁時,一定要加強警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2 建筑工程項目的安全隱患
建筑業是危險系數比較高的行業,據住建部統計,2016年我國共發生建筑安全事故634起、死亡735人,安全生產形勢比較嚴峻,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等依舊比較突出。建筑施工環境復雜多變,現場安全風險因素眾多,可是一些企業安全意識淡薄,總是存在著僥幸心理,忽視安全生產投入,安全設施裝備比較簡陋,也沒有建立完整的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相應地施工人員沒有接受專業性的訓練和培訓,對安全操作規程缺乏了解,缺乏安全保護意識,容易忽視施工過程中的風險源,一遇到危險就會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安全管理需要滲透到每一道工序和每一個作業面,而事實上很多作業場所缺乏安全保護措施,建筑部件未按要求擺放,機械操作的安全防護不足,因此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為了趕工期,項目部置安全于不顧,缺乏監督管理機制,安全監督不到位,結果產生了大量的安全問題。
3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控制管理常見問題
3.1 缺乏完善的施工現場安全控制管理制度
缺乏完善的施工現場安全控制管理制度是當前大多數建筑工程施工過程均存在的問題,如選擇安全管理方式時,為節省整體投入,通常會使用傳統方式,如隨機檢查、進場抽查等,并沒有按照安全制度嚴格對原材料進行檢查,增加了安全隱患。同時,部分安全控制管理制度均直接套用其他企業模板,并未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安全管理責任等并沒有明確到部門、個人,管理人員安全意識不高,降低了安全管理水平。
3.2 缺乏良好的安全意識
施工人員本身的安全意識較為薄弱,這就直接降低了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并沒有按照要求佩戴好安全帽,增加了安全隱患。根據相關數據調查,大多數施工企業并未按時舉辦安全管理培訓活動,在施工過程中也未將安全放在首位,施工人員對于安全事故的認識存在一定偏差,不利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3 缺乏安全控制管理機構
施工單位在管理施工現場的過程中,未建立安全控制管理機構,大多數施工單位認為,現場施工管理已經聘請專業監理單位,故不再需要另外設置安全機構,對現場安全職責未明確,提升了安全事故發生幾率。
3.4 安全責任意識有待提高
第一,一些建筑企業為了片面的追求經濟效益,在工程建設施工的安全投入方面相對比較少,特別是相應的施工安全防護設備方面嚴重缺乏,采買過程中也盡量降低費用和標準,購買質量不合格的安全設備,因此就會造成在現場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第二,對于大部分的建筑施工企業而言,大部分施工人員均為農民工,其數量巨大,但同時對于安全施工方面的認識也相對較差,不容易集合起來進行大規模的安全教育培訓,同時由于農民工的流動性也相對較大,從而也就給建筑施工企業全面進行安全教育、培養其安全技術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第三,隨著國家對于建筑安全工作日益重視,很多建筑施工企業也相應制定了安全施工制度規范,但是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大多數的安全行為規范都是形同虛設,根本起不到任何的限制作用,甚至于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不能夠很好的與規范進行結合,導致無法實施,進而也就影響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順利有序開展,造成安全隱患時時存在。
3.5 安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執行力度不夠
現階段,雖然很多建筑施工企業都對安全管理制度進行了建立,但尚未配備齊全的安全管理人員,致使安全管理制度難以落到實處,甚至存在應付安全檢查的現象,使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難以充分發揮出作用。同時,工程建設施工會涉及很多部門、很多人員,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相關施工人員的團結配合。而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如相關部門分工問題、責任問題,相互推諉、互不擔責等情況,特別是在分包過程中,安全責任的承擔問題更加明顯,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安全管理無法正常有序進行,真正的施工人員的人身安全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甚至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影響工程順利有序進行。
4 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模式
4.1 落實建造安全管理制度
要想真正的實現建造現場安全管理效果的提升,應認識到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能通過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實,實現對建造現場管理人員行為的約束,強化建造現場安全管理的質量。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需要項目管理者能認識到建造現場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在領導層重視建造安全管理的條件下,才能為整個項目建造全面貫徹安全管理做好鋪墊。另一方面在通過安全管理制度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質量的階段中,還要能保證安全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一些施工單位雖然注意到了施工安全制度的重要性,但卻在制定制度的時候為了降低工作量而借用了其他單位的安全制度方案,也會影響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因此為了能保證安全管理工作的實際質量,施工單位要能從施工安全出發,結合自身施工建造環節特點,制定貼合建造現場情況的安全管理方案,促進項目建造現場安全管理效果的強化。另外,在安全管理制度落實的階段,難免有小部分工作者對施工安全制度不重視。為了能保證施工安全制度的實際落實效果,還可以建立責任聯系機制,以施工安全制度為基礎,建立相應的賞罰機制,并將賞罰責任落實到每個建造者的身上,讓建造人員在感受到壓力的同時提升對于施工安全的重視程度,使建造現場安全管理制度能真正的對建造人員形成約束。
4.2 強化施工現場安全教育力度
施工安全進行是項目保證質量的基礎,而建造團隊由于人數眾多并且大部分建造人員未對施工安全有充分的認知,因此需要施工單位能在項目開始建造前以及建造工作開展階段進行充分的工作者安全教育。首先,在項目開始建造的前期要能對工作者進行基礎性的教育工作,讓建造人員掌握必要的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的要點,認識到安全施工對于自身安全以及項目整體的重要性,這樣就能通過提升建造者安全意識的基礎上保證項目建造有良好的開端。其次,由于現代項目建造當中會運用多種類型的建造技術,建筑建造中的安全制度也包含較多的內容,一次將這這些教授給工作者則難以達到扎實的教育效果,施工人員也難以完全掌握這些施工安全規范。在實際開展施工安全知識培訓的時候要能認識到這一情況,并能在項目建造開展中不斷推進施工安全教育工作的發展。一方面,要考慮到施工人員的實際接受能力,將安全教育知識細化,保證工作者對于安全知識的學習效果。另一面,還要能向施工安全教育當中融入新知識,使安全教育工作能跟上建筑領域的發展。最后,在開展建造現場安全施工知識教育以及學習的時候,還要能抓住重。比如在開展施工安全培訓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對于施工現場安全監管人員的培訓,由于這些安全監管人員處在項目建造的第一線,和項目建造操作的聯系緊密,在確保這些安全監管人員有良好的意識、具備扎實的安全監管專業知識后,能有效的增強對安全施工的監管效果。
4.3 標準化現場管理
首先是標準化的標識管理。想要提高施工過程的安全性,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要面對工程施工的具體環境,積極布置有關的標識。例如將建筑現場的整體平面圖設置在入口位置,幫助原材料運輸、施工人員等所有和工程有關的工作者在平時工作當中可以充分了解工程,從而更好的將施工安全性水平提高。同時要積極構建制度板,包括文明施工、各種消防和安全知識等內容;清晰的劃分建筑工人施工區域與生活區域,確立不同工作項目的責任人;施工現場的安全警示牌要包含多種類型,主要是警告牌以及禁止牌等的組成。其次是標準化的臨時設施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包括多種臨時設備,面對這樣的設施管理,一定要實施標準化。比如,建筑工人臨時宿舍管理過程中,增強消防與環保意識,對有關工作者的保暖防暑等進行明確規定檢查,避免出現火災;對食堂等臨時設施,保證高度衛生的基礎上,定期檢查電路線路,確保環境安全。
4.4 安全防護標準化管理
施工前,作業者一定要經過培訓才可以獲得上崗證;編制臨時的用電設計,對施工現場用電區域進行維護;項目建設當中應用腳手架、防護網根據規定進行設置;建筑外側要按照規范懸掛安全網進行封閉;高空作業一定要將安全帶系好;通道口、電梯井口以及樓梯口等地方,根據具體情況設置好防護棚、防護門或者是防護欄桿,有必要的加裝安全網,設置標識起到提醒的作用。必須將安全防護設施拆除或者改變的時候,一定要施工負責人同意之后,提前將替代的安全措施做好,完成作業后立刻恢復安全防護措施。
4.5 安全信息標準化
在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中,安全信息管理是基礎,通過收集、整理最近安全信息,借鑒國內外先進的安全施工技術和管理辦法,提高項目的安全標準化管理水平。實現安全信息管理的標準化,首先應制定原始記錄標準,包括項目計劃、設計、設備、隱患整改、工藝、作業控制、操作、監督、事故處理、安全教育等;此外,還應該采取科學的信息分析方法等。建立安全資料崗位責任制,確保現場各項信息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系統性以及有效性,直至竣工驗收后轉交給專人負責。
5 結束語
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是項目人員和財產的安全保障,同時也是項目是否能夠順利進行和完成的關鍵。因此,在施工過程中,要對施工現場的危險因素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并采取有效的監督機制,確保各項安全管理工作能夠得以順利實施,從而為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提供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 方璐.論建筑工程安全標準化建設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J].建材與裝飾,2017(40):136~137.
[2] 楊葉松,汝剛,匡恒.關于建筑工程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內容的分析[J].中國標準化,2017(8):41.
[3] 孫衍春.論建筑工程安全標準化建設在安全生產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7(1):246~247.
[4] 夏宇飛.建筑施工企業標準化管理研究[D].蘇州科技大學,2016.
[5] 李洋.建筑安全標準化管理方式的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6(5):153+160.
[6] 蘇亞鋒.建筑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標準化及評審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
[7] 王鳳春.關于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目標的研究[J].科技風,2018(1):104.
[8] 林海.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現狀及改進[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36):105+107.
[9] 胡尊濤.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科技風,2017(2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