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偉
當前,我國教學改革正不斷推進,新課程對各科教學提出了新的理念與方法,希望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始終堅持使用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告別傳統教學中“死記硬背”的教學方法,采用創新教學思維。在此基礎上,合作探究式教學法的優勢不斷凸顯,其是指在教學中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使學生互相合作、共同探索,最終達成教學目標。與其他課程相比,初中數學更具邏輯性和思維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存在一定的難度。而運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法不僅能夠讓學生在合作和探究的過程中實現知識內化,還能夠讓學生體驗成功與探索的樂趣。目前,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合作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數學涉及很多抽象、復雜的概念,初中階段也是學生形成抽象思維、邏輯思維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在這個階段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將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在進行合作探究式教學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創設特定情境,讓學生真正成為教學活動中的體驗者,通過教學環節的設定,進而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能夠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到教學中來,使整個教學過程處于積極、自主、熱烈的氛圍中。
例如,在學習《相交線與平行線》的時候,我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問題:“生活中我們接觸到很多線,有相交的直線,有永無接觸的平行線。在我們周圍,也有很多線,道路上的直線、黑板上的邊線,那讓我們來看一看,在教室中,我們能發現哪些線呢?他們是相交線還是平行線呢?”在問題提出之后,學生紛紛搜索起周圍的各種線,有的學生說,課本的兩邊是平行線;有的學生說,黑板的兩個直角邊是相交線。當發現學生已經對相交線和平行線的概念掌握透徹之后,我又提出一個概念——“垂線”,即互相垂直的相交線。面對新的概念,學生有了扎實的基礎,很快就掌握了,也有學生馬上喊出“黑板的兩個直角邊是垂線,垂直的相交線”,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課后,學生也將這三個概念在生活中廣泛應用,教學效果非常突出。
創建小組,構建合作探究的橋梁
由于合作探究式教學法面對的教學主體是——學生,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搭建合作探究的橋梁,讓學生明確合作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驟,從教師引導逐步轉變為學生自主探索,提高初中數學教學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人數、學習能力等情況,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能夠在小組內共同探究、共同努力,使用數學方法來完成教學中面臨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的時候,我按照家庭住址,將學生分為四個小組,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搜索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數,試圖用反比例函數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在開展探究之前,我為學生擬定了四個問題:
1.小組A去某某超市買東西,一共有100元錢,所購買的物品的單價和數量是反比例函數。
2.小組B去小花園里植樹,樹木的總數是50棵,每行種的棵數與行數成反比例函數。
3.小組C幫助超市阿姨運送貨物,貨物總量為30件,運出的貨物量與剩下的貨物量成反比例函數。
4.小組D幫助養老院老人洗衣服,衣服總量為20件,洗完的衣服和沒有洗完的衣服成反比例函數。
各個小組在周末的時候共同合作完成了任務,對反比例函數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小組之間也產生了堅不可摧的戰友情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取長補短,消除自己知識上的盲點,學習別人身上的閃光點,從而具備了更加完善的數學學習體系。
創新方法,采用多樣化的教具來輔助教學
使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采用適當的教具來引導學生參與到數學教學當中,感受數學的魅力,是初中數學教學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教師不應拘泥于一種教學方法,應靈活地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在教學中加入多樣化的教具也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能夠讓學生在共同合作下,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的時候,我拿來了幾張地圖,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共同在地圖上使用經度和緯度來對一個地點進行描述,可讓一名同學提出地名,其他同學負責尋找經度和緯度,然后對該地點進行描述,并記錄下來。有的小組領到的是美國地圖,他們共同查找,確定了紐約的位置為北緯40度43分,西經74度;有的小組領到的是中國地圖,他們通過查找,確定上海的位置為北緯31度14分,東經121度29分。
通過對地圖中城市位置的查找,學生明確了平面直角坐標系的基本概念,也對其應用和作用產生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結語
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豐富教學環節,使學生能夠成為數學學習中的主人翁,從而以更加積極的態度迎接數學世界中的各種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