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守惦
作文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是發揮學生創造性的過程,是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也是語文素養培養的過程,更是語文教學的重難點。但是大部分學生害怕寫作文,不愿寫作文,不知道從何下筆。因此,教授學生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對許多教師來說是困難的,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對于學生來說也十分困難。
小學語文作文是小學語文學習的重點,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與細節,并且將自己所發現的生活中的魅力用文字表達出來,但是這種語文學習對于許多學生來說比較艱難,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去發現、去創作。同時,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依舊存在諸多問題,需要教師去尋找答案。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問題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少創造力
在小學語文作文的學習過程中,許多教師堅持讓學生閱讀優秀作文,背誦自己喜歡的作文,更多家長更是要求孩子將優秀作文背誦下來,在考試中將自己所背誦的作文默寫下來。這樣的教育方式,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寫作質量,但是此方法也存在許多缺點,最為致命的缺點便是限制了學生在作文創作中的創造力,所有的作文都千篇一律,缺少作文寫作的新穎度,學生無法領會到作文創作的真正意義。
學生創作作文的素材少
由于小學生在生活中經歷的事情較少,缺乏生活方面的閱歷,在作文的創造中缺少素材,無法真正使用自己的素材,使得作文內容更多的是“流水賬”“千篇一律”或“字數不夠”。
作文缺少獨特性
在平時的作文學習與練習中,許多教輔用書以及學習輔導專用書中,常常會為學生提供模板和范文,但學生在學習過模板與范文之后,限制了自身的創造性,使得每篇作文的結構都是一樣的,甚至連作文中的素材也大同小異。
例如,在寫表達母親對孩子愛的作文時,由于許多例文所描寫母親的愛的素材都是自己發燒生病,母親艱難地送自己就醫,在作文上交之后,絕大部分學生的作文素材都是與例文有關,很少有學生能跳過此思維圈套,而且每個學生的作文結構也都大同小異,缺少自我創新能力,作文缺乏獨特性,這樣的作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抄襲了。
對作文寫作存在恐懼感
許多學生因為內心沒有作文大綱,不知道怎樣選取作文的素材,常常出現不愿意寫作文、不愿意嘗試作文的創作、害怕作文課等現象。
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問題的對策
積極引導學生,使其勤于練習
對于學生作文的教育,教師要學會使用鼓勵教育而并非批評教育。教師要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對學生的作文進行一對一指導,找出學生作文中的優秀之處,對學生進行表揚;對于學生的不足之處,教師應進行指導與引導,鼓勵學生認真完成自己的作文,消除學生內心的恐懼感,讓學生發現自己寫作中存在的閃光點,此方法能夠讓學生消除對寫作的恐懼感,讓學生熱愛寫作、敢于寫作、樂于寫作,最終做到善于寫作。同時,在平時的作業布置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50字左右的小練習,增強學生作文的寫作能力。
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素材
在平時的學習與生活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事物、生活中的細節、生活中的感動之處,要求學生將自己所看到的、觀察到的、發現的事情記錄在自己的本子上,在作文課上,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一周內所記錄的最有趣、最感動的素材。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讓學生在小組中進行素材展示,并對每一小組進行局部指導,發現優秀的地方進行贊美,發現不足之處,進行引導與鼓勵,促進每一個學生進步,同時也有助于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讓學生樂于與教師一起進行交流,讓自己不斷進步。
減少例文的展示,拓展學生的思維
教師應在課下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并在讀書的過程中將文章中的好詞好句進行摘抄,加強讀書訓練,這樣不僅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更能打開學生思考問題的思維,讓學生能夠在讀書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
此外,在進行作文練習時,教師應指導學生減少對例文、寫作模板等的依賴,引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自己的觀察,發揮自己獨特的寫作思維,并列出作文大綱,根據自己所書寫的作文大綱進行作文方面的書寫,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以對每個學生的作文大綱進行指導,找出不足與出彩的地方,讓學生進行修改過后,再書寫作文。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作文書寫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生來說也十分困難,同時對于教師的教學來說也是一項挑戰。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作文構思,積極應對其挑戰,不斷進行練習,在練習中總結經驗,從而戰勝作文這一艱難的關卡,提高作文創作的能力,創作出優秀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