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立芬
問題導學法的重點是導學,重要的是問題的設計,目標是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教學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思考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問題導學法的內涵及特點
問題導學法是適用于初中數學教學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的內涵就是通過對數學問題的設置,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在不斷地思考與探究中學習,完成知識的建構。問題導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相比,它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更注重學生數學素質的培養。教師圍繞教學目標設置問題,學生通過思考與探究解決問題,以達成數學學習目標。問題導學法最明顯的特點就是其具有引導性,所以問題導學法也被稱為情景教學法或設問教學法。教師要保障所提出的問題能夠為完成教學目標服務,這需要結合教師提供的問題情境,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當中。教師要事先對提出的問題及情境進行設計,然后對教學過程及效果進行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了解自身的學習情況,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在初中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的重要作用
問題導學法是以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通過問題的設置激發學生的探究動力,有效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通過分析與解決問題,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效達成教學目標。在運用問題導學法時,教師提出的問題要盡量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系,這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問題、掌握知識具有極大的作用。所以,教師在運用問題導學法時,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入的把握,并且要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精心設計,使學生充分進入問題情境當中,讓學生在問題的驅動下積極參與到對問題的探討與分析中來,進而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的措施
精心進行問題的設計
對問題進行精心設計是問題導學法的重要環節。教師要抓住這一環節,對設計的問題進行反復思考,看所設計的問題是否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問題的提出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難度不能過大,要讓學生“跳起來就能夠摘到桃子”。再者,問題的設計還要具有層次性,難度的坡度要低,逐步引導,將學生引導至教學重點與難點的突破過程中來。而且,問題還要具有針對性,要使學生在對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中認識到知識的聯系性,認清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明確教學目標,并圍繞教學目標完成對相關知識的認知與掌握。另外,在設計問題時,教師不能抽象地說教,要根據初中生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的特點,加強直觀教學,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將問題的情境與數學知識密切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理解知識與運用知識。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問題
問題導學法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設計的問題進行細致的研究與分析。為了讓學生對所提出的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教師要讓學生對相關內容進行預習,對所學知識首先有一個較全面的認知。在分析問題時,教師應該清晰地指出所學知識與所提問題具有怎樣的關系,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深入的思考,引導學生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在完成教學問題之后,要引導學生獨立動腦去解決問題,讓學生掌握課堂所學知識。
鞏固數學知識
學生在問題導學法的引導下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時,教師要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考查。之后,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如運用課后習題可以有效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此,教師要對問題進行精選,選擇有代表性的習題,習題要涵蓋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使習題訓練更有針對性。同時,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完成習題作業,進而通過習題訓練完成知識的鞏固。另外,通過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考查,教師可以了解自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效果,了解學生的薄弱環節。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學習中的問題進行教學,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
強化導學環節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問題導學法,導學是一個重要的環節。問題導學法的具體步驟是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而其中的導學環節是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時,能夠鍛煉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并且在獨立思考的過程中還能夠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數學技能。如在學習“正弦和余弦”這一內容時,教師設計問題導入時,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一個人沿著某個斜坡向上走了14米以后,他的位置升高了6米,如果他沿著斜坡再向上走6米,那么他的相對位置升高了多少米?并且他在水平方向上前進了多少米?”教師提出的這一問題是引導學生思考直角三角形中,當一個角是銳角的情況下,怎樣確定這個銳角的對邊比值、鄰邊及斜邊的比值,從而根據定義求出直角三角形的正弦與余弦的值。
結語
問題導學法關鍵在于問題的設計,要考慮問題是否能夠激發學生思考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運用問題導學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