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紅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引導他們在與環境的積極相互作用中得到發展。戶外混齡活動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提高幼兒綜合素質的教育理念。
幼兒混齡戶外活動是指幼兒園在同一戶外活動區域投放不同的活動器材,并且同時讓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共同在這一區域進行活動的一種活動組織形式。這樣的戶外活動形式既能讓幼兒自己選擇想要的器具,還能讓不同年齡、不同班級的幼兒集中在一起進行戶外活動,擴寬了幼兒的交際圈,擴大了幼兒的選擇權,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也更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對外界的人和物的觀察也更具體、仔細。因此,戶外混齡活動有利于促進幼兒自身各項能力的提高。
活動前:關注游戲安全和規則指導
由于戶外混齡活動相比于常規的戶外活動存在更多的不可控因素,所以活動前的游戲安全和規則指導是不可欠缺的。
安全教育
安全是幼兒戶外活動的基礎,首先要保證幼兒的安全,才能繼續進行戶外活動,尤其對于戶外混齡活動來說,保證幼兒活動安全是重中之重。在戶外混齡活動開始之前,教師要做好兩項安全保障工作:
一是要先給幼兒講解不同活動器具的使用方法和禁止做的危險動作,并且確保幼兒聽懂,使其意識到做哪些危險動作會產生什么樣的嚴重后果。
二要對戶外活動區域做全面的危險排除,確保活動場地沒有會傷害到幼兒的設施,并且確保活動場地沒有教師看不到的死角區域,保證教師在活動過程中能看到幼兒的行為,盡可能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制定規則
戶外游戲規則的制定也要在活動開始之前完成,這樣才能確保戶外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游戲規則要簡單易懂,讓幼兒能接受和遵守。教師可以和幼兒一同制定游戲規則,最好把規則通過圖解的方式展示給幼兒,這樣的表現形式更有利于幼兒對規則的理解和記憶。
除了游戲規則外,教師還要對不同年齡的幼兒傳授不同的交往方式,如教導年齡大的幼兒在活動中要謙讓和保護比自己小的同伴。
活動中:加強規則和技能發展指導
教師做肢體示范
在進行戶外混齡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進行肢體動作示范必不可少。教師的肢體動作示范能幫助幼兒快速掌握一些有難度或是幼兒以前沒做過的動作。由于幼兒的年齡不同,戶外混齡活動的器材中,有一些是幼兒沒有接觸過的,所以教師要先對幼兒做示范動作,幼兒在模仿教師的過程中,其學習動作的速度會快很多。其次,對于一些有難度的游戲,幼兒可能聽了游戲規則的講解之后還是無法理解,這時候也需要教師進行游戲示范。
教師應加強有效的語言指導
語言指導是教師在幼兒戶外活動中運用得比較普遍的方式,對于戶外混齡活動來說,同樣需要教師對幼兒進行有效的語言指導。在進行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觀察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行為活動,如果發現幼兒在器具上做出危險的動作或者與他人發生爭執時,教師應該立即進行語言指導。而且,對于不同年齡段的幼兒,教師要采用不同的說話方式,確保語言指導能起到有效的作用。
教師可視情況參與活動
戶外混齡活動中,一個角色有時會挽救一場“戰爭”或者成為調和劑。所以,在教師觀察混齡活動時,若遇到需要干預的時機,其可以扮演一個角色,直接參與進去;或是結伴其他幼兒進行扮演,幫助幼兒活動更好地開展。
活動后:總結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并改進
為了不斷發展和改進幼兒戶外混齡活動,在活動結束后,教師要對此次的戶外混齡活動做一個總結,通過一些數據和結論來幫助自己發現在活動過程中被忽略的情況和問題。假如教師在戶外混齡活動總結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或者幼兒的一些活動傾向時,要給予重視,并與其他教師討論問題,努力找到解決此種問題的方法,在下一次開展戶外混齡活動時要避免這些問題的發生。
此外,在活動后做總結對于促進戶外混齡活動的發展以及不斷積累戶外混齡活動的指導經驗有很大的幫助,所以教師在每次戶外混齡活動結束后都要根據活動實情寫一份總結報告。
結語
開展幼兒戶外混齡活動對幼兒的發展來說有積極作用,但是由于活動器具、幼兒人數的增多和幼兒年齡階層的變化使得戶外混齡活動出現了一些不可控因素。
如幼兒器具的選擇目標、幼兒的行為等,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戶外混齡活動時對幼兒的行為舉止觀察得更加仔細,尤其要防范幼兒之間爭吵或打架事件的發生。其次,戶外混齡活動還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探索合適的年齡搭配,讓戶外混齡活動充分發揮促進幼兒素質發展的作用,降低幼兒戶外活動的管理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