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紅梅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教學中明確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默讀。”細心的教師不難發現,現行教材中基本上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有一點: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由此可見,小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朗讀能力的訓練,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
關鍵詞:閱讀教學;提高學生;朗讀能力
1導言
翻開小學語文課本,你會發現每課的作業要求中都有這樣一項: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好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因為朗讀注于目,出于口,聞于耳,記于心,是一種復雜的心智過程,它有助于學生掌握每個漢字的音、形、義;有助于加深對詞語的理解和運用;有助于把握文章的層次結構;對兒童語言的形成和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再加上篇篇課文都是編委們精心選取的,文質兼美,內容豐富,通過有感情的朗讀,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力、想象力,豐富學生的感情,陶冶學生的人格。
2加強學生的訓練指導
2.1教師要注重范讀
我們進行閱讀教學應注意音韻美的賞析,因為入選小語教材的都是“聲情并茂”的名篇,通過教師抑揚頓挫的范讀,可使學生掌握課文中的停頓、重音等技巧,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①容易創設情境,利于加深對文中內容的理解。教師恰到好處的范讀,可以把學生帶進文章那特有的情境之中,闡發文章的思想內容,再現作者的情感態度,讓文章靜止在紙面上的人物躍出紙面。朗讀訓練中,學生通過眼睛,接受圖文信號,通過耳朵,聽范讀,使文章的內容立體化,從而加深學生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②使學生感受到語言藝術美。語文教學中,主要通過朗讀文字語言去感受文章內在的美。通過教師優美動聽的范讀,更易使學生在試聽過程中體會到文章的自然樸素,幽默風趣,聯想出多彩絢麗、如詩如畫的美景。學生經常沉浸在這種情境中,會使他們逐漸認識到語言藝術美的價值。因此,一篇優秀的文章,教師如能準確、生動地范讀,會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欣賞和愛好,使其對課文內容及特色有初步的理解,當然有助于學生朗讀的提高。
2.2閱讀教學中指導讀
朗讀,必須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的放矢地讀,才能達到預定的目標:①精心選讀: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精心選擇能突出美好形象的重點句子,讓學生反復朗讀。使學生心口并用從中感受美、領悟美,并用此激發對閱讀材料的情感共振。要突出語文教學特點,就要抓住重點詞語和句子教學。感受作者用詞的準確,讀出驕傲、佩服、自信、自豪等不同感受;②品味讀:一篇好文章,為了取得更好地效果,作者有時故意不直接表情達意而把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蘊含在文章的字里行間。要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通過朗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不無道理。學生通過反復朗讀,細細品味,入情入境,達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指導朗讀應與閱讀教學緊密結合,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重點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可愛的草塘》文中有一段話:“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塘,我還是第一次看到。走了進去,就像置身于大海中一樣,浪花翠綠翠綠的,綠得發光,綠得鮮亮,歡笑著,翻滾著,一層趕著一層涌向遠方。”(加點為重音)這段中,指導學生用驚嘆,抒情的語調去朗讀,教師再用語言描述一下這美麗的景色,引導學生去想象畫面,體會描述的美麗景色,自然會讀得聲情并茂。
2.3要求學生多讀多練
多讀是提高朗讀能力最有效地途徑之一。教師要利用一切時間讓學生多讀多練。早自習,教師可提出朗讀要求,讓每個同學都練讀課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不丟字、不漏字。課后,也要讓學生多練讀,讀一遍有一遍的收獲。一些優美的散文更應讓學生大聲練讀,讀得朗朗上口甚至熟讀成誦。
2.4指導朗讀時應分解難度
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消除差生的畏難心理,分解難度。在篇的教學中,教師應拿出一個重點段或重點句,讓同學獨立試讀。由于段或句篇幅較小,難度也小,可以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到“讀”這一活動中來,而不只是欣賞與觀望,同時重點指導也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如《再見了,親人》一課,前三個自然段寫了自愿軍與大娘、小金花、大嫂話別。這里可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這一段讀得流利、有感情了,整個文章的基調也就把握住了,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語文教學,要始終堅持“讓學生讀書,以讀為主”這一教育理念。在抓重點句子品讀課文的環節,更要注重朗讀的指導和訓練,要給學生創設出一種品讀語句,體驗情感的具體情境,讓學生真實的感受、體驗,從而領會文本和作者所要傳達的感情,進而通過自己的朗讀表達出不同語氣來。要想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教者必須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并身體力行,使自己的朗讀能力有較高的水平。同時要從引起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入手嚴格要求嚴格訓練。當然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所以我們必須持之以恒,有效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3結語
總之,對培養小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非常重要,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小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幫助,對豐富小學生的思維內涵也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培養閱讀能力的黃金時期,小學生能在此期間養成獨立、自主的閱讀習慣,將會對其終身有益。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更應該積極拓展渠道,為學生的閱讀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孟潔.淺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J].好家長,2017(59):209.
[2]范桂榮.小議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20-21.
[3]劉淑芬.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J].甘肅教育,2017(10):91.
[4]孫技才.談閱讀教學中的朗讀指導[J].課程教育研究,2017(1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