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懷玻
摘要:近年來,智能電表理念應運而生,其功能的全面性和優越性得到業內人士的青睞和大力推崇,故而對智能電網的創新優化具有積極意義。綜合現階段行業的進步水平和變化趨勢可知,智能電網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圍繞智能電表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展開深入的討論,首先簡要概括了智能電表的概念,通過分析其功能特點,闡述了其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途徑,旨在提高智能電表的專業水平,促進其在智能電網中的高效應用。
關鍵詞:智能電表;功能特點;智能電網;應用
中圖分類號:TU7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487 (2018) 01-0119-02
1 智能電表的內涵分析
因為電子信息技術的創新發展,并逐漸延伸至計量裝置的應用中,由此,智能電表應運而生。每個國家根據智能電表的應用方向和開發功能對其定義各不相同,但總體上智能儀表的運行核心是微處理器,能夠儲存大量的測量數據信息,并實時分析這些測量結果,屬于計量器具的范疇。國家電網對智能電表的定義是這樣的:智能電表主要涉及測量、通信、數據處理單元等,可以準確的計量電量消耗、高效處理數據信息、實時監測電表的運行狀態,自動化的控制管理。智能電表以智能電網為發展宗旨,涉及微處理技術、通信技術等,由數據處理、測量以及通信單元組成內部結構,是一種集智能化、自動化、科技化于一身的儀表,能夠準確識別電力參數,計量電量消耗,能夠實現實時數據交互,監測電能的輸送狀態和質量,進行遠程監控[1]。
2 智能電表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途徑
2.1提高抄表工作質量
近年來,我國的智能電網建設規模不斷加大,電能表數量也隨之增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抄表的難度,沿用傳統的人工抄表方式,不僅抄表效率低,而且人為操作失誤不可避免,影響抄表的質量,供電企業以此作為電費結算依據,也會出現偏差,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智能電網中應用智能電表后,應用其先進的通訊單元,供電企業可以利用計算機遠程技術統計用戶用電量,自動運行抄表工作,彌補了傳統人工抄表的弊端,從根本上提高了抄表工作的質量。另外,CCM模塊、繼電器、閥門均設置在智能電表內部,遠程指令由用電管理中心傳出后,智能電表可遠程接收,并根據指令進行相應的動作,實現遠程控制。
2.2強化費用管理
用戶可以通過線上及柜臺提前預繳電費,智能電表會以天為頻率進行用電金額的抄錄工作,根據用戶的實際用電量,自行結算并扣除相應費用。當繳費金額不足時,智能電表會向用戶發送續費提醒,讓用戶及時了解用電量和費用情況,保證正常用電,如果用戶未在規定時間內繳納費用,當電費金額出現負值,智能電表會自動切斷個人電源。用戶如果使用智能電表的預付費管理功能,只需要設置一個獨立的賬號,因此,節省了多表費用管理的時間,提高了效率。同時,用電管理過程中,電費的計價工作相對繁瑣,智能電表的高效應用解決了這一難題,有利于階梯計價等方面計價功能的良好實現。
2.3實時計量用電指數
智能電表在智能電網中普及應用后,可以實時計量電網中的電能消耗,監測運行狀態。無論電力用戶的情況多么復雜,智能電表都能夠實時收集整合其用電數據信息,并自動啟用智能分析系統,配合處理單元整合進行歸納,能夠保證電費結算的準確性,并提高效率,并且及時察覺電網損耗,采取處理機制,高效的完成內部工作運行。根據上述統計數據,供電部門能夠及時準確地掌握用戶的電源消耗情況,了解用戶的需求和反饋,并以此作為工作依據,提高供電質量,改進收費策略,創新工作機制等,進而維系電力需求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科學合理性,從根本上提高供電管理質量,強化供電服務水平。
2.4提高防竊電能力
當下,我國的用電需求持續遞增,電力用戶類型呈現多樣性,竊電行為也普遍存在,盡管采取了多種整治措施,但未收到應有的成效,違法行為屢禁不止,嚴重阻礙了電力行業的穩定發展。智能電表理念提出后,被廣泛的使用,能夠實現實時的監測電力用戶的用電情況,一旦出現違規操作進行竊電,智能電表會自動終止電力供應。此外,電表內的信息處理單元會將異常信息直接發送至供電管理部門,幫助工作人員檢查非法用電情況,確定竊電用戶,予以警告甚至處罰。在智能電表作用下,切實提高了智能電網的防竊電能力,杜絕了竊電行為,維護了電網的健康良性發展。
3 智能電表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趨勢預測
當下,我國己全面啟動了智能電表推廣行動,并在大規模試用。同時,制定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智能電表的標準條例,力求夯實智能電表的發展基礎,推動智能電表的應用[2],維護使用過程的規范。盡管智能電表的功能日趨完善,但從長遠角度分析,其中仍存在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改進功能效果,優化內部配置勢在必行,具體包含以下兩個方面。
3.1功能設置模塊化
伴隨電力行業的快速穩定發展,智能電網的建設規模隨之擴大,電力能源作為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城市化建設的必要條件,用戶需求量逐步增加,在這種大環境下,在完善智能電表的功能時,要綜合考量實際發展概況和用戶需求,對可更新、可寫入需求做出良好的支持。為了實現此終極目標,需要秉持功能模塊化的基本原則,進而動態優化智能電表的功能設置。在實際運用時,以智能電網的具體運行狀況為依據,遠程設置智能電表的功能,制定完善的修改方案,保持線程功能的獨立分化,降低互相干擾造成各個功能出現交叉影響。基于此,智能電表在運行過程中,強有力地保證了其安全穩定性,擴大智能電網規模、增加電力用戶數量,智能電表依然能夠高效運行。
3.2接口一體化
檢測電能表是供電管理部門日常工作的重點內容,該項工作具有繁瑣復雜的特性,而且工作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成本消耗過大,要想高質量的完成工作,需要多個技術領域人員進行支持。推廣及應用智能電表時,要想擴大智能電網的工作范圍,需要創新優化傳統的電能表檢測方法,促進檢測方式實現自動化與智能化。在智能電表中,具有多種多樣的弱電接口,這會導致檢測工作經常重復,效率低下,時間成本消耗過大,不僅檢測工作量壓力倍增,還占用了其它資源,提高了管理成本,且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缺乏安全穩定性。對此,深入分析智能電表的未來發展形勢,有必要研究設計出一體化的接口,徹底解決操作流程繁瑣復雜的問題,維系智能電網的快速穩定發展。
4 結論
在智能電網的發展過程中,智能電網的大力推廣和應用,提高了供電管理工作質量,強化了供電服務水平。不過,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領域創新,智能電網規模的不斷擴大,其發展前景廣闊,智能電表的應用將成為未來電力行業的主流趨勢。
參考文獻
[1] 李寶樹,陳萬昆,智能電表在智能電網中的作用及應用前景[J].硅谷,2013(8):12-13.
[2] 尹飛,王肖峰,崔高藝.智能電表在智能電網中的應用與發展[J].科學技術創新,2017(3):153.
[3] 李保瑋.智能電表簡介[J].裝備機械,2010 (3):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