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慧瑋,徐 陽,劉芳馨
(1.長春中醫藥大學,吉林長春 130117;2.長春醫學高等??茖W校,吉林長春 130000)
鹽酸麻黃堿[(1R,2S)-(-)-ephedrine hydrochloride](圖1)為麻黃科植物草麻黃(EphedrasinicaStapf)、中麻黃(EphedraintermediaSchrenk et C. A. Mey.)或木賊麻黃(EphedraequisetinaBge.)的活性物質,也是《中國藥典》(2015年版)中麻黃的質控指標之一[1]。由于化學結構與腎上腺素相似,麻黃堿具有擬腎上腺素樣作用,可用于支氣管哮喘、百日咳、枯草熱及其他過敏性疾病,能對抗脊椎麻醉引起的血壓降低、擴大瞳孔,也用于重癥肌無力、痛經等疾患,還可作中樞神經系統興奮劑[2-4]。
藥物的血漿蛋白結合率是影響藥物發揮藥效的重要因素,是研究藥物代謝動力學、藥物作用機制等方面的參數依據[5-6]。鹽酸麻黃堿的藥理作用廣泛,而文獻中未曾報導過對鹽酸麻黃堿血漿蛋白結合率測定的研究,故本實驗采用超濾法結合HPLC法[7-8]對鹽酸麻黃堿與小鼠、大鼠、家兔血漿蛋白結合率的測定進行研究,以期為其更準確的臨床應用提供依據。

圖1 鹽酸麻黃堿的化學結構式
LC-2030型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TGL-16B臺式高速離心機(湖南星科科學儀器有限公司);DK-98-Ⅱ型電熱恒溫水浴鍋(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SK-1快速混勻器(江蘇金壇市江南儀器制造廠);DT5001型電子稱(常熟市意歐儀器儀表有限公司);AB135-S型電子分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儀器有限公司);Millipore 10K型超濾管(美國Millipore公司)。
鹽酸麻黃堿(批號:171237-200807,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甲醇(色譜純,美國Fisher公司);純凈水(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磷酸、磷酸二氫鉀、磷酸氫二鉀(分析純,北京化工廠)。
Wistar大鼠,體重200±20 g;昆明種小鼠,體重20±2 g;家兔,體重2.0±0.5 kg(合格證號:SCXK(吉)-2016-0003、SCXK(吉)-2016-0004,長春市億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小鼠、大鼠、家兔分別采用摘眼球、眼眶、耳緣靜脈方式取血,置肝素潤洗的離心管中,4000 r·min-1離心10 min,分離血漿,置4℃冰箱中備用。
1.3.1 磷酸鹽緩沖溶液(PBS)的配制
取磷酸二氫鉀1.36 g,加0.1 mol·L-1氫氧化鈉溶液79 mL,用水稀釋至200 mL,即得pH為7.4的PBS溶液。
1.3.2 對照品溶液的配制
稱取鹽酸麻黃堿約25 mg,置于5 mL量瓶中,加入甲醇超聲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搖勻,制得質量濃度為5.036 mg·mL-1的鹽酸麻黃堿對照品儲備液;再精密吸取1 mL,置10 mL量瓶中,PBS溶液稀釋至刻度,搖勻,過0.22 μm微孔濾膜,即得質量濃度為0.5036 mg·mL-1的鹽酸麻黃堿對照品溶液。
1.3.3 血漿樣品溶液的處理
取已配制好的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移取10 μL、40 μL、100 μL于EP管中,再取新鮮血漿900 μL加入上述溶液中(PBS溶液補足體積至1000 μL),渦旋震蕩,制得低、中、高3種濃度的鹽酸麻黃堿血漿樣品溶液,置37℃水浴2 h。分別吸取鹽酸麻黃堿血漿樣品溶液500 μL至超濾管中,6000 r·min-1離心20 min,即得不同濃度的血漿樣品超濾液。
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 μm)色譜柱,流動相為甲醇∶0.1%磷酸溶液(15∶85,v/v),體積流量為1.0 mL·min-1,柱溫為25℃,檢測波長為210 nm,進樣量為20 μL。
吸取PBS溶液100 μL置EP管中,再加入新鮮血漿900 μL置37℃水浴2 h,按照1.3.3制得空白血漿超濾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待測色譜峰峰形良好,與其它色譜峰分離度大于5.0,且無干擾,表明該方法專屬性良好。結果見圖2(以大鼠血漿為例)。

A.鹽酸麻黃堿對照品;B.大鼠血漿樣品超濾液;C.空白血漿超濾液圖2 鹽酸麻黃堿HPLC色譜圖
精密吸取1.3.2對照品儲備溶液20 μL,至2 mL量瓶中,加甲醇稀釋至刻度,制得濃度為50.36 μg·mL-1的對照品母液。分別移取對照品母液0.15、0.2、0.5、1、2、5 mL至5 mL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一系列不同濃度的鹽酸麻黃堿對照品溶液。按照上述色譜條件進入檢測,記錄峰面積。以鹽酸麻黃堿質量濃度(c,μg·mL-1)為橫坐標,色譜峰面積(A)為縱坐標進行線性回歸,求得鹽酸麻黃堿的線性回歸方程為y=47920x-21732(r=0.9997)。結果表明,鹽酸麻黃堿質量濃度在1.511~50.36 μg·mL-1范圍內呈良好的線性關系。
取1.3.3中濃度大鼠血漿樣品超濾液,分別在不同日期、不同人員、不同儀器下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計算鹽酸麻黃堿質量濃度。結果,大鼠血漿樣品超濾液中鹽酸麻黃堿質量濃度的RSD值為1.77%,表明該方法精密度良好。
取1.3.3中濃度大鼠血漿樣品超濾液,分別在0、2、4、6、8、12 h時于上述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結果,大鼠血漿樣品超濾液中鹽酸麻黃堿峰面積的RSD值為1.84%,表明該方法在12 h內穩定性良好。
分別取新鮮血漿6份,按照1.3.3制備中濃度大鼠血漿樣品超濾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計算鹽酸麻黃堿質量濃度。結果,大鼠血漿樣品超濾液中鹽酸麻黃堿質量濃度的RSD值為1.13%,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取1.3.2中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移取10 μL、40 μL、100 μL于EP管中,加入PBS溶液至體積1000 μL,渦旋震蕩,可得濃度約為5 μg·mL-1、20 μg·mL-1、50 μg·mL-1的鹽酸麻黃堿-PBS溶液,置于37℃水浴溫育2 h。分別精密移取500 μL至超濾管中,6000 r·min-1離心20 min,即得不同濃度的超濾液。對不同濃度的鹽酸麻黃堿-PBS溶液和超濾液分別進行測定,計算超濾膜回收率。結果,低、中、高濃度的膜回收率分別為(99.47±1.22)%、(96.44±0.83)%、(95.11±0.79)%,RSD值分別為1.23%、0.86%、0.83%,表明該方法準確度良好。
取1.3.3中不同濃度的血漿樣品超濾液,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記錄色譜峰面積,并計算其血漿蛋白結合率。結果見表1。

其中,C超濾前為超濾前含藥物的PBS溶液的濃度;C超濾后為相應血漿樣品超濾液的濃度。
由表1結果可知,鹽酸麻黃堿與不同屬血漿的蛋白均屬于較弱結合。通過SPSS 19.0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鹽酸麻黃堿與不同屬血漿的蛋白結合率均無濃度依賴性,但不同屬血漿與鹽酸麻黃堿的蛋白結合率有顯著性差異(p<0.05)。

表1 不同屬血漿的蛋白結合率
藥物經吸收進入血液后,一部分與血漿蛋白結合為結合型藥物,只有另一部分游離型的藥物才能發揮藥效。本文通過測定血漿中游離鹽酸麻黃堿的含量,來計算藥物與血漿的蛋白結合率。經分析,鹽酸麻黃堿與小鼠、大鼠、家兔血漿蛋白均具有較弱的結合,且與濃度不成比,在臨床應用中,需避免因競爭結合而引起的游離鹽酸麻黃堿濃度升高,為更合理用藥提供依據。
根據查閱的文獻,血漿蛋白結合率測定方法有平衡透析法、微透析法、超濾法、超速離心法、以光譜學為基礎的方法、高效親和色譜法、微量熱法等[9-11]。本文采用超濾法與HPLC法結合的方法,利用半透膜原理,設備簡單、操作方便、不受體積遷移和稀釋效應的影響,建立一種準確、速率高、成本低的方法實現血漿中游離藥物的快速分離。
超濾膜的吸附作用會影響血漿蛋白結合率的測定結果[12]。根據超濾膜吸附率的測定結果分析,濃度越高,吸附率也越大。為了排除吸附率的干擾,計算血漿蛋白結合率時,應用采用超濾膜吸附之后的實際濃度進行計算,結果更加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