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耀
隨著美國不久前宣布將對進口自中國的2000億美元商品征收10%的關稅,以及中國的相應反制措施,新一輪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已經升級。
貿易爭端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漸顯現。近期,美國股市三大股指全線暴跌,中國股市也受到影響。而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0月份最新發布報告稱,由于貿易緊張局勢的升級,自2016年以來首次下調全球經濟展望,其中美國2019年的增長預期由2.7%下調至2.5%,中國2019年的增長預期由6.4%下調至6.2%。此外,世界銀行也下調了美國明年經濟增速,而世界經濟整體增速也受到了影響。這日益證明美方、中方乃至世界都正受到特朗普政府發起的貿易爭端的影響。
在貿易爭端升級的緊張形勢下,為增進中美雙方的溝通和了解,筆者不久前帶領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專家學者團赴美進行“二軌外交”以及民間外交調研系列活動,與美國智庫界、國會議員、國務院有關部門、工商界代表、聯合國機構等進行廣泛溝通和進一步對話。這次調研涉及黨政商學研多個界別,對話人數近百人。在接觸包括來自金融、航空、房地產、化學、咨詢等領域的跨國公司等美國企業界人士后,我們發現了美國企業界對中美貿易爭端的一些看法和意見。
無疑關稅高企對中美雙方來說是一個雙輸結局,從全球范圍來看,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間的貿易爭端勢必將影響到全球經濟以及依附在其上的全球價值鏈體系。當然也會對美國跨國公司,尤其是跟中國有廣泛貿易聯系的跨國公司產生成本的壓力。CCG專家學者團在走訪中發現,美國企業界也不希望關稅戰蔓延到其他領域,從而帶來更大的損失。通過提高關稅來謀求問題解決的方式,對世界經濟以及雙方的跨國公司尤其是美方的跨國公司帶來以下幾個方面的損害。
首先,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尤其是中國自改革開放重新加入到世界市場之后,每個國家都成為組成全球產業體系的一部分。一件產品很難說是屬于哪一個國家。真正體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產品形態。而中美兩國作為全球價值鏈的重要兩端,顯然在這個體系中起到了重要的鏈接核心作用。關稅提升對兩國的影響無疑也會對兩國上下游的其他國家產生直接影響,從而引發連鎖反應,造成對全球市場的嚴重沖擊,使全球價值鏈順暢體系被打斷。從這個意義上說,貿易爭端不僅打擊了目前的經濟發展,更打擊了人們對未來投資的信心,破壞過去幾十年來建立的國際經濟秩序和全球經濟大環境。
其次,跨國公司是廣泛參與全球市場的行為體,美國跨國公司更是世界經濟的先鋒,在貿易爭端中會首當其沖受到負面影響。對美國跨國公司而言,關稅提高不僅會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成本提升,而且還有可能降低其在中國的競爭力。
中美貿易爭端爆發以來,美國先后對500億美元和2000億美元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分別征收25%和10%的關稅,相當于憑空把美國的進口公司成本增加了325億美元。雖然該成本未必會全部轉移到美國公司自己身上,但因中國企業微薄的利潤空間和中國產品的短期不可替代性,美國企業無疑會承受關稅增加帶來的成本提升的大部分。
再次,除去直接和短期的實際損失外,美國企業還可能面臨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中產人口消費市場中市場份額的損失。中國在全球市場中越來越重要,中國有4倍于美國的人口規模,中國4億左右的中產階層代表著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利益也日益加重,部分美國公司希望通過美國政府來擴大其在華的權益。但目前關稅提升后,要么美方公司產品通過提高價格降低損失,要么自己消化。這都將降低美國產品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力。
關稅制裁不論是對中美企業還是全球經濟都將產生負面影響,無論是中美兩國的歷史實踐還是經濟學的理論模型都清晰地告訴我們,只有堅持自由貿易才能給雙方帶來紅利,貿易戰絕對不會解決目前存在的問題。只有重新回到平等對話的談判桌才能為這些問題提供解決的可能。
基于調研和以上分析,筆者認為中美兩方應從更積極的態度出發,努力尋求解決目前爭端的有效方法。
第一,中美雙方不應錯過談判的關鍵時間窗口,限制貿易戰外延,避免局勢全面惡化。2018年G20峰會下個月即將召開,白宮高級官員也多次提到中美兩國元首將在阿根廷會面。在兩國最高領導人會見之前,雙方可抓住這一“窗口期”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釋放出中美談判和解的信號,爭取主動。以期在兩國領導人阿根廷會面時有充分的回旋余地,避免局勢全面惡化。
第二,中美應積極加強各個渠道的溝通交流,有效開展二軌外交以及民間外交活動。越是在當前狀態下,越要注重各個層面的中美交流。在保持一些傳統交流渠道的同時,更要積極發展開拓兩國交流的新渠道。尤其是對那些對政策圈有著影響力的智庫機構,應增加彼此間的溝通和交流。
第三,中美可以就WTO改革開展合作。目前WTO改革遇到瓶頸,而中美兩國分別作為發達國家代表和發展中國家代表,可以通過談判共同推動WTO的改革,努力推進相關新措施新原則的落地。
第四,中國未來要進一步發展,需繼續擴大開放,促進改革。在與美方的交流中,大多數美國商界人士都希望中國能夠繼續擴大開放和市場準入。其實,中國領導人已經承諾,中國會堅持自己的立場,繼續擴大開放。接下來就是如何落實包括大幅度放寬市場準入,創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資環境,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等措施。
最后,加大中美兩國的服務貿易,對于中美間的留學、旅游、民間交往等人文交流不能封閉,而是要繼續擴大。只有增加交流、增進了解,才能減少對雙方的誤判?!?/p>
(作者是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主任)
環球時報2018-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