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牧 蔡鉞
2018年8月3日,第八屆全國少兒曲藝展演在江蘇省張家港市落下帷幕。這是全國少兒曲藝展演長期落戶張家港后舉辦的首次展演,作為系列活動之一的第七屆江蘇省少兒優秀曲藝節目展演也在張家港市南豐鎮舉行。活動期間,江蘇省曲協還成立了少兒曲藝藝術委員會。近年來,江蘇各地立足實際,以少兒曲藝展演、曲藝進校園、少兒曲藝培訓班等為平臺和抓手,進行曲藝的教育和普及,鼓勵和帶動未成年人接觸、了解進而熱愛傳統曲藝文化,扎實推進曲藝在少年兒童中的傳承發展,為傳統曲藝藝術煥發新的生機培養有生力量。回顧十余年來江蘇少兒曲藝發展之路,充滿付出與汗水,收獲與歡笑。
一、賽事活動助推發展
江蘇省少兒曲藝展演始于2006年,前身為江蘇省少兒曲藝大賽,是與中國曲協主辦的全國少兒曲藝大賽(展演)相銜接的江蘇少兒曲藝最高獎。12年來,這個平臺為熱愛曲藝的孩子們提供了展示自我、鍛煉提升的機會,匯聚了一批優秀作品,涌現出許多拔尖人才。如今,漸漸長大展翅翱翔的雛鷹們已經撐起了一片天空,他們中的很多人成為和即將成為江蘇曲藝乃至中國曲藝事業的未來之星和中堅力量。
通過不斷搭建完善少兒曲藝展演這一平臺,我們已經初步建立了一個良性循環體系。少兒曲藝工作者們在展演的帶動下,積極投身教育和創作。孩子們從曲藝學習中獲得了快樂,陶冶了情操,鍛煉了口才,提升了素養。家長也逐步認識到學習曲藝的好處并積極參與其中。在參與各級賽事活動、演出中,老師和孩子可以觀摩別的節目,開闊眼界,交流切磋,取長補短。少兒曲藝展演的品牌知名度、社會影響力、群眾滿意度愈益提升,良好的社會效應使得各界對少兒曲藝的關注度逐漸提高,又會有更多的老師、家長和孩子投身到這門傳統藝術之中。多方面的付出和努力,使得江蘇少兒曲藝不斷普及推廣,并向縱深發展。
二、多種形式培育新苗
少兒是曲藝的未來,從娃娃抓起,曲藝人才梯隊建設才能更完整。在這方面,我們和各級政府、學校、曲藝團體、曲藝工作者作出了許多嘗試。
江蘇多地市將“曲藝進校園”活動列為重點活動,許多學校設立了興趣班、曲藝社團等,安排固定的課程,聘請曲藝專家和專業曲藝演員為孩子們上課。如蘇州的北橋中心幼兒園、寶帶實驗小學等,現已有可演出蘇州評彈的3至10歲的孩子80多名;蘇州吳江的屯村實驗小學設立同里宣卷課程,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南通通州區文廣新局設立專項經費,與通州區實驗小學、通州小學、金樂小學等簽署合作協議,每年至少推出一檔優秀作品;宿遷的宿城新區實驗小學設立蘇北琴書傳承基地。南京、蘇州、揚州、徐州、常州、鹽城、泰州等地陸續開辦了多個少兒曲藝培訓機構。還有許多曲藝人出于自身的熱愛和責任心,不收分文,義務上課,傳授技藝,為曲藝的未來盡一份力。如鹽城的義務少兒曲藝培訓已初具規模。2003年至今,已經有1000多名孩子接受過曲藝教育,12個孩子正式拜入相聲、快板師門,300多個孩子參加過省、市、全國的少兒曲藝比賽,參加各類社會公益演出近百場。
三、專業平臺凝聚力量
為了更好地團結引領江蘇少兒曲藝工作者,江蘇省曲協成立了少兒曲藝藝術委員會,為共同探究少兒曲藝藝術發展規律,振興少兒曲藝藝術提供了專業的平臺。
這個平臺有以下幾個特點:1.藝委會組成人員來自全省各地,每一位都是一個地區的少兒曲藝代表,職責是結合本地特色,做好本地區的少兒曲藝工作規劃,并融入藝委會整體的工作安排中。這既可以讓地方的少兒曲藝工作更好地開展,也能夠使藝委會的工作更加充實和飽滿;2.藝委會章程明確要求各常務委員積極發動本地演員拿著優秀作品參加兩年一度的全國和全省少兒曲藝展演,并且每年至少舉辦一次選拔、提升、研討活動,各地區定期匯報本地少兒曲藝發展情況,藝委會也定期向省曲協匯報工作開展情況,保證上下的聯通;3.藝委會充分利用平臺優勢,加強互動交流,積極為全省少兒曲藝工作者深入生活和學習采風提供條件,開展全省范圍內的少兒曲藝理論、創作研討活動,引導、鼓勵創演優秀少兒曲藝作品,挖掘培養少兒曲藝新苗,并吸納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和資源參與進來,著力打造江蘇少兒曲藝發展新品牌。
四、多種途徑推廣宣傳
酒香也怕巷子深,利用多元的傳播方式進行宣傳,展示孩子們的風采,才能讓成果最大化,提高社會的關注度,增強老師、家長、孩子學習曲藝的信心和動力。
此次少兒曲藝展演采用全程直播的形式,累計觀看量達23萬余人次,許多熱心觀眾還在直播聊天室里暢所欲言,表達對小演員的贊賞和對節目的喜愛。直播的內容保存在網絡上,可以反復播放,孩子們借此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也能夠通過觀看自己和別人的表演發現需要改進之處,獲得進步。
我們還運用江蘇省文聯、江蘇曲藝微信公眾號、網易新聞專題等新媒體平臺,對活動從前期預告到結束后的新聞報道,進行了全程的推廣宣傳。其中一篇《少兒曲藝,他們有話說》深入采訪了四位堅守在少兒曲藝教學一線的老師和一位小演員,受到大家的廣泛好評。
除上述幾個方面外,我們還在打造少兒曲藝精品節目上下了很大功夫。江蘇省曲協利用各方資源作詞、譜曲,為第七屆江蘇曲藝蘆花獎頒獎儀式原創的少兒評彈歌舞《蘆花謠》,在指導老師的悉心教導和孩子們的刻苦練習下,登上了中央電視臺《銀河之聲—— 2018少兒頻道新年特別節目》《2018蘇州少兒電視臺春節晚會》《快樂琴童—— 2018暑期音樂夏令營特別節目》等大的平臺,獲得觀眾的好評。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少兒曲藝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首先,少兒曲藝的教學缺乏系統專業的教材,雖然已經有一些老師編寫了自己的教學用書,但總體來說仍不成體系。其次,符合少兒身心特點的曲藝作品還不夠多,以至于有些節目中小孩說大人話,缺乏童真童趣,不倫不類。再次,目前大多數學習曲藝的孩子都是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兒園學生,進入小學高年級、初中后就因為學業太緊而無法繼續,造成斷層。此外,少兒曲藝的發展還存在地域、曲種的不平衡現象,這和當地政府的支持力度、經濟情況息息相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少兒曲藝的發展任重道遠。但我們相信,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少兒曲藝的明天一定更美好,曲藝之花會在少年兒童的花圃中茁壯成長,常開不敗,曲藝藝術將生生不息、薪火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