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時代的逐漸到來,生產、設備和物流行業正在面臨一次全面的革新。智慧物流也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如今的傳統倉庫面臨著效率低、差錯率高、人工成本高等不可避免的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京東、菜鳥物流等企業紛紛提出了創建并推廣無人倉的想法。如果智能無人倉能得到廣泛應用,那么將會使得人力與物力得到大大的解放。本文主要是對無人倉庫這一新技術的應用進行了介紹以及對無人倉在實際應用中及其前景進行了綜合分析。
關鍵詞:智慧物流;無人倉庫;SWOT分析;發展前景。
一、引言
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給出的數據顯示,從2009至2017 年,雖然全國社會物流總費用在GDP中的占比由18.1%下降至14.6%,但是與發達國家美國的7.2%相比很高,與全球平均水平11.7%相比仍然較高。物流占GDP約10%的比例還有很大差距,由此可見,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依然應該是企業的明確追求。
為了達到此目的,不少知名的大企業開始了對無人倉這一新的產業進行了一系列的嘗試。為雙十一等特殊節日訂單暴漲提供了支持和保障,想要開啟全球智慧物流的未來。
二、對無人倉庫的基本認識
1.無人倉庫概念的介紹
無人倉庫目前在中國的建設還處于一個概念階段,還沒有一個準確的概念。在本文中,作者支持觀點的無人倉是與如今京東、菜鳥打造的無人倉基本相同。是一種基于高度自動化、信息化的物流系統,在倉庫內有雖然有少量工人,但依然可以實現人機高效協作的智能倉庫。
2.無人倉庫運作的基本流程表
通過以上介紹,我們對無人倉的概念和運作方式有了一個基本了解,那么無人倉究竟能否用在真正得到廣泛運用以及在運用中有什么優勢,劣勢以及值得注意的地方呢?由此引出了對無人倉SWOT的分析。
三、利用SWOT分析法對無人倉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
1.優勢分析
(1)效率與環境的優勢
無人倉最主要的優勢就是效率高,而且因為是機器工作,所以可以全天24小時不間斷地工作,由于選用了智能的計算機和其他控制技術,通常的無人倉庫不需要很多員工,這讓無人倉庫在財政支出和工作效率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使用各種智能機器人來代替人類使我們解放了勞動力,大大減少了出錯率,并且改善了工作條件,優化了工作環境。無人倉庫的高層貨架可以合理利用庫房的垂直空間,與高層電梯公寓同理,在單位土地上提高存儲貨物的數量。同樣面積的一片土地上,無人智能倉庫的存儲量將比一般倉庫多幾倍到十幾倍。
(2)技術優勢
由于領先的智能存儲處理技術和機器人的不停工作,通過自動化識別技術,使得貨物從入庫到出庫的時間間隔已經大大縮短。在積累時間之外發送物品以取消物品。倉庫的工作精度效率高,倉庫和供貨商以及用戶可以進行有機的協調,這有助于縮短產品周期時間,做到少庫存甚至零庫存。
以京東無人倉為例,倉內有各種不同的高科技機器人。比如六軸機械手6-AXIS,可一次性搬運的貨物多,搬運一次所需要的時間為8至12秒;SHUTTLE貨架穿梭車,到每小時1600箱的料箱進出庫吞吐量。負責在立體貨架上移動貨物,能夠實現6m/s的高速行走,并且可以自動適配400-630mm的料箱,將貨物安全而又快速的送出,再經由智能運輸工具,直到抵達消費者手中;智能搬運機器人AGV的行走速度可以達到2米/秒以上,厚度上只有25厘米,但是這個看似小巧的自動導引小車的載貨量最高可達300公斤,可實現貨物以3米/秒的速度在倉庫內的運送,有著如同眼睛一樣的傳感器攝像頭,通過電磁貨激光感應,如果遇到障礙物,可以靈活改變路徑,實現自動避障與自主規劃路徑。并且可以24小時無間斷工作,機器的優良性能會是自動化成為必然的選擇。
2.劣勢分析
(1)成本過高
雖然以長遠的目光來看用自動化物流操作系統比起單純的人工操作更加省錢,但是前者一次性投入較大,需要企業具備很大的規模和很強的經濟實力。現在的搬運揀貨機器人價格非常高,以東莞市瑞鵬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生產的智能搬運機器人AVG小車為例,一件的報價就達到了50000元。如果一個倉庫里有100輛AVG小車的話,再加上控制小車的智能計算機,其成本是非常高的。所需要前期大量建設投資和運營成本不是大多數的中小型企業倉庫負擔的起的。換句話說,巨大的產品規模是支持它的必要條件。而這一點,也正是無人倉庫為何只能在亞馬遜、京東、菜鳥這樣擁有龐大業務規模的企業運營而不能在中小型企業能夠廣泛開展無人倉計劃的主要原因。
(2)技術不完善
一方面,無人倉因為基本沒有人工管理,全靠機器來維持運行,所以真正應用于無人倉時對機器人技術的要求遠遠要高于普通倉庫。在無人化的環境下,不但要求機器人完全代替人工進行高效的作業,而且保證作業的效率和質量。
另一方面,除了機器人本身的問題,還需要解決貨物的標準化問題。各種機器人要適用于不同包裝、不同大小、不同材質的海量商品,機器人雖然靈活快速,但是對于體型較大的貨物依然無能為力。各種形狀包裝不同的商品對機器人揀貨技術而言不得不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3.機會分析
(1)投資商的重視
無人倉庫作為一種全新的概念被提出來,不過幾年而已,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智慧物流公司實現營收1.81億元,同比上升81.6%;在這樣的環境背景下,無人倉庫則是現代智慧物流的重要體現,如今中國的快遞進入了迅猛發展的道路中,2017年400億件,超過世界40%的份額,總量上比美國、日本、歐盟加起來都多。在物流需求如此多的大環境下,很多企業的充分重視到了無人倉庫的發展潛力巨大,也想在這方面進行投資盈利,帶來了豐富的投資機會。
(2)政府政策的支持
當然,不僅企業對無人倉庫抱有濃厚的興趣,國家的一系列政策也對無人倉庫的建設和使用帶來了巨大的便利,據2018年1月剛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的第二大點第八條的政策,就明確的指出了國家物流園區的發展方向是向高科技,智慧物流方面發展的,并且政府的各級部門會負責建設發展。如此一來,發展無人倉庫還會得到政府部門政策的支持,這也是無人倉庫的機遇之一。
(3)大環境下的優勢
自改革開放,中國加入WTO組織以來,大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德國打造工業4.0,想要成為制造業強國的同時,中國也不甘落后,發布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明確提出了成為制造業大國的目標。為中國今后的變大變強提供了一個藍圖。科技的運用在以后必不可少,物流行業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富有極大的潛力可以走向成功。
4.威脅分析
(1)來自傳統物流行業的威脅
無人倉庫現在的最主要威脅依然來自傳統的人工物流行業。如果用機器全部取代人工,那么注定會有大量的基層物流從業人員失業,造成社會的不穩定問題。而且當前的自動化技術還沒到那么高效。很多特殊情況應付不了。萬一無人倉中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出現問題,那么被其控制的機器就會大面積癱瘓,導致嚴重的后果。而人工倉庫具有靈活性,出現這種情況的概率為零。
(2)人才的稀缺和流失
如今物流行業的高端人才還處于一個稀缺的狀態,雖然現在很多大學開設了物流專業的本科專業,但是過分在意理論知識的學習缺乏實踐技巧的教授。使得很多同學不能將課本中的知識真正用到工作上去。大多數企業內也對物流專業能力的再教育意識淡薄。而且中國現在沒有一個權威的物流行業能力水平的認證系統。所以真正在物流方面能力很強的人才稀缺。在很多外行人看來,物流行業只是送快遞的,更不可能有什么高科技。不少家長抱著這樣的想法,不讓孩子選擇這個行業,所以人才流失問題目前也是比較的嚴重的。
5.結論
本章節是對無人倉戰略可行性的定性分析,雖然可以初步說明無人倉的實際運用具有獨特優勢的,是可以盈利的,但是卻依然面臨著成本過高、技術要求過高等問題,需要一定的規模支撐才能獲得盈利,下文對于如何制定符合未來的發展戰略,發揮優勢,克服不足,利用機會,化解威脅進行分析。
四、基于SWOT分析法對無人倉庫發展戰略的分析
五、無人倉庫未來發展前景分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無人倉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可以說是勢在必得,基本具備政策支持、經濟可靠、社會穩定、技術先進等條件,進一步將其前景的發展趨勢歸納為以下兩點。
1.社會企業的重視
產業地位受到重視,在“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戰略環境下,物流行業作為一個在中國起步不久的朝陽產業,總是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近些年來,國家出臺了不少有利于為智慧物流的發展的政策,為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不僅如此,最實際的方面還是商業巨頭對于行業前景的看好以及其所帶來的投資,例如2017年9月26日,看好智慧物流前景的阿里巴巴宣布增持菜鳥,并在物流領域繼續投入1000億元。2018年5月2號,京東擬8.98億港元入股中國物流資產,持股9.9%。受此消息影響,中國主要物流企業的股價全線上揚,漲勢持續至今。這一切的舉動,都會給行業帶來信心,使得前景更加良好。
2.技術后盾支持
技術手段不斷革新,2017年10月9日,京東正式宣布:全球首個全流程無人倉來了。作為最智能的倉庫,每個流程都配備了多種不同功能和特性的機器人,光是分揀場就有4種不同型號的搬運機器人。全流程無人倉環保高效,房頂均為太陽能電池板,白天充電,晚上供庫房使用,使用最先進的包裝材料算法,大大減少了過度包裝的情況。同時全流程無人倉也十分高效,日處理訂單20萬單,能同時存儲商品6萬箱,智能化倉庫的效率可達純人工效率的4倍多。
無獨有偶,阿里巴巴旗下的菜鳥物流無人倉也在雙十一期間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去年“雙十一”,菜鳥網絡聯合日日順等合作伙伴為大件物流準備好了無人倉等新技術。整個流程都是由計算機控制機器人完成,相當于倉庫內幾乎不需要人工干預。不僅如此,阿里巴巴還研發出了一臺的價值就將近一百萬的分揀機器人“曹操”。這個機器人是速度高達2米/秒,重量為50公斤。收到訂單后,“曹操”可以快速找到倉庫中的貨物,并計劃貨物的最佳路線。
據相關專家預測,在未來十年,通過物流技術的革新,物流行業有希望減少20%到40%的成本。
六、結語
雖然有些人一直在質疑無人倉的可行性,認為這只是一個理論,不可能用于實踐,而且現在的無人倉庫確實也有許多的機器人技術與算法方面的瓶頸問題。還有一個更現實的阻礙是,建造一個無人倉庫的成本非常大,絕大多數的物流企業沒有那么多的錢或者不愿意花這么多的錢在一個新興技術上,導致了無人倉在短時間內得不到廣泛的推廣。但是不可否定,無人倉的應用實現了物流效率的提高,實現了倉庫自動化到智慧化的革命性突破。物流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是依賴無人倉技術等智能技術的持續發展,在互聯網進入人類日常生活,電子商務迅速發展,網購訂單越來越多的大時代下,相信雖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只要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那么在不遠的將來,無人倉一定會真正走出實驗室,實現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任芳.無人倉需求在望 技術有待突破[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7,22(01):58-61.
[2]周艷青.京東無人倉首亮相,倉儲黑科技全揭秘[N].現代物流報,2016/11/4/A03版.
[3]馬姍姍.物流黑科技風暴來襲[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7(18):40-42.
[4]從行健.淺析自動化技術在智能物流系統中的應用--以京東無人倉庫為例[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04):53+55.
[5]徐廣林,林貢欽.工業4.0背景下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思維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5(10):107-113.
作者簡介:李曉婷(1997-),女,漢族,四川德陽人,本科在讀學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