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毅 侯天皓
摘 要:汽車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被譽為“工業中的工業”。近20年來,我國的汽車產業迅速發展,FDI在我國汽車制造業中的地位日益提升,我國引進外商直接投資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本文主要通過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對FDI和我國汽車產業的出口之間的關系進行探究。首先,文章對我國引進外資與汽車產業出口情況進行概述。其次,從技術溢出、汽車產業結構和汽車零部件產業的角度對兩者進行規范分析。最后基于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選取1996年-2016年FDI和汽車產業出口額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及協整檢驗,通過OLS回歸法建立兩者之間的長期均衡模型與短期誤差修正模型,從而揭示兩者之間的計量關系。
關鍵詞:汽車產業、FDI、出口、發展作用
一、導論
1.研究背景與意義
伴隨著改革開放,加入WTO以來,我國汽車市場銷售量一直保持增長的趨勢,但是我國汽車出口數量與金額一直呈現跌宕起伏的狀態。中國汽車的出口與自主汽車品牌的競爭力有著很大的關系。長期以來中國汽車產業一直選取的是以“市場換技術”的合作,合資汽車產業通過技術溢出效應對中國汽車制造行業的提高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主要通過規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研究外商直接投資金額(FDI)與中國汽車出口的相關關系。并且提出一些關于中國汽車產業如何高效利用外資,以及如何提升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產業在世界市場競爭力的建議。
2.本文研究對象
(1)外商直接投資。作為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外商投資可以分為外商直接投資和外商間接投資,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外商對我國的直接投資。根據OECD的定義,外商直接投資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和實體(直接投資者或母公司)在投資者所在國之外的另一個國家的企業(國外直接投資企業、分支企業或國外分支機構)建立長期關系、以獲得持久利益為目的,并對之進行控制的投資活動。”其中的“持久利益”,是指直接投資者和企業之間存在著長期的關系,并且直接投資者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存在重大的影響。(2)我國汽車產業出口。本文研究對象是我國的汽車產業,主要研究我國汽車行業對外貿易中的出口情況。本文的數據來源也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官網和《中國統計年鑒》的我國汽車出口額。
二、外商直接投資中國汽車行業的歷史概述
1.技術轉移期(1980-1995)
我國處于改革開放初級階段,開放水平較低。政策層面,我國剛剛打開汽車制造業外資進入限制。在這一階段,外商以“技術轉移”的方式進入中國汽車市場,歐美車企在這一時期主要轉移的技術是在母國市場中即將淘汰的技術。如大眾的桑塔納、捷達,雪鐵龍的富士康。
2.搶奪市場期(1995-2010)
在這一階段,中國汽車市場份額日益見漲,汽車市場競爭激烈。為了搶占中國汽車市場,世界上大部分知名車企都愿意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的方式進入中國,并且技術先進國愿意在這一階段輸出屬于成長階段的技術。但是中方依然無法掌握汽車生產的核心技術。
3.合資自主品牌時期(2010-今)
這一階段,合資公司通過購買或引進外方技術平臺,打造知識產權屬于合資公司的汽車車型和品牌。相比于合資品牌,合資自主品牌可以由中外方合作構建標準和生產體系,中方利用外資車企的品牌與技術優勢培養自己的人才、生產技能和管理水平。常見的合資自主品牌有東風日產啟辰、上汽通用寶駿。
三、中國汽車的出口概括
從數據上來看,我國自主汽車出口自2001年進入WTO后大幅度增長,但是從出口對象國別來看主要是亞洲、拉丁美洲和非洲等區域,在歐美發達國家市場中所占市場份額較少。
從出口汽車種類來看載貨車輛出口比重較大,占到了70%,客車占比較小。近些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猛,比亞迪、北汽已經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銷售的領頭羊。但目前中國汽車出口依然面臨著物流效率低,缺乏核心技術、海外銷售服務網點少等問題。
四、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汽車出口作用的規范分析
1.技術溢出
汽車產業是一種技術密集型產業,在改革開放初期受我國政策的影響,所有來華投資的車企必須與國有企業合辦合資公司生產汽車,通過這種以“技術換市場”的模式,帶來的技術外溢效應是顯而易見的。事實上,合資汽車企業為我國帶來的先進汽車制造技術、管理經驗、人才對我國的自主品牌汽車產業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加強了我國的汽車產業制造能力。
2.產業結構改造
在外商投資還未進入中國之前,中國國內汽車生產主要以生產重工業所用的載貨汽車為主,客車較少。當時的一汽集團主要生產的汽車就是貨車。通過近些年來外資的不斷進入以及汽車產業的發展,我國汽車生產結構已大幅改善。載貨車、轎車、SUV、客車等各種車型生產門類齊全。
3.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
隨著外商投資和汽車生產的全球化采購布局,汽車生產行業的基礎產業之一的汽車零部件生產行業在中國也有了大幅度的發展。中國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的快速發展大幅降低了零部件采購成本,降低了整車生產成本,提高了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在世界市場的競爭力。
五、計量分析和實證結果
1.研究方法與數據選擇
因為本文的研究基于時間序列數據,一些時間序列數據存在著非平穩性,而傳統的計量經濟學方法對非平穩的時間序列數據不再適用,在對模型參數進行估計時,OLS等傳統計量經濟方法的t統計量不再服從正態分布,從而容易出現“偽回歸”現象。所以,在進行回歸分析時應先進行變量的平穩性檢驗,即單位根檢驗。本文采用平穩性檢驗的常用檢驗法--擴展的Dickey-Fuller(ADF)檢驗法。根據各變量的趨勢圖形,本文ADF檢驗建立在以下公式的基礎上:
其中,p為變量的滯后階數。ADF檢驗變量的平穩性時是對yt-1的系數ρ進行檢驗。原假設為:H0:ρ=1,備擇假設為:H1:ρ≠1。當統計顯著,拒絕H0時,說明序列yt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序列;當統計不顯著,接受H0時,說明序列yt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序列。若yt為非平穩序列,則對其一階差分進行平穩性檢驗,若yt的d階差分為平穩序列,則稱yt為d階單整序列,記做{yt}~Ig0gggggg。如果序列{X}為{Y}同階單整序列,則兩序列的某種線性組合可能是平穩的,即存在協整關系。所以利用EG兩步法對{X}和{Y}進行協整檢驗。若{X}和{Y}確實存在協整關系,利用OLS方法得出兩變量之間的長期關系模型,進而建立誤差修正模型。
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數據的可獲性,本文選取1996年-2016年的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金額作為FDI的數據值,用FDI代表,直接使用1996年-2016年我國汽車出口金額代表汽車行業的出口量,用EXPORT表示,兩數據均為年度數據,所以不必考慮季節性的影響。為了消除匯率的影響,采用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進行了調整,兩變量數據金額均用美元表示。兩變量的數據采集與整理均來自國家統計局官網和《中國統計年鑒》。
2.單位根檢驗
采用ADF檢驗法分別對自變量FDI和因變量EXPORT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如下:
從表4和表5可以看出,兩變量在1%、5%、10%的顯著性水平下均為統計并不顯著,所以接受原假設,存在單位根,為非平穩序列。所以,接下來對EXPORT和FDI的一階差分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如下:
從表6和表7可以看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EXPORT和FDI的一階差分均統計顯著,拒絕原假設,不存在單位根,EXPORT和FDI均為一階單整序列,即{EXPORT}~I(1),{FDI}~I(1)。因為EXPORT和FDI 均為一階單整序列,所以EXPORT和FDI可能存在協整關系,接下來對兩變量進行協整檢驗。
3.協整檢驗
采用EG兩步法,對EXPORT、FDI兩變量進行協整檢驗。由之前的單位根檢驗可知EXPORT和FDI符合協整檢驗的前提條件。
因此,第一步,對解釋變量EXPORT與解釋變量FDI進行OLS回歸分析,并得到殘差序列resid,令u=resid。
從FDI的t統計量可知,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中國汽車行業的出口額與外商直接投資額呈顯著正相關。從可決系數R^2和F值來看,該模型的回歸效果較好。
第二步,對上述回歸得到的殘差進行平穩性檢驗,同樣運用ADF檢驗法對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得到檢驗結果如下:
從表9檢驗結果可知,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殘差u的t統計量小于臨界值,拒絕原假設,殘差u不存在單位根,為平穩序列。所以,EXPORT與FDI存在協整關系。上述OLS回歸得到的回歸方程: 為EXPORT與FDI的長期關系模型。
4.建立誤差修正模型
為了增強模型的精度,將長期的關系模型各個變量一一階差分的形式重新構造,并將第一步中的殘差引入。在一個從一般到特殊的檢驗過程中,對短期動態關系進行逐項檢驗,剔除不顯著項,直到得到最適當的模型形式,從而建立誤差修正模型。
根據上述建立的長期關系模型,誤差修正模型的一般形式為:
其中,p為變量的滯后階數,ECM為長期關系模型中的殘差。對短期關系中個變量的滯后項,進行從一般到特殊的檢驗,即通過i取不同的值,采用逐步回歸法,將不顯著的滯后項逐漸剔除。最終確定的短期動態關系模型如下:
從FDI的t統計量可知,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各變量均統計顯著。從可決系數R^2和F值來看,該模型的回歸效果較好。由殘差一階滯后項的系數為-0.859可知,殘差對EXPORT的變化趨勢有負方向的調整作用。
5.實證結果
利用1996年-2016年我國汽車出口額與外商直接投資實際使用額,通過對EXPORT與FDI建立的長期均衡關系與短期均衡關系,我們知道,1996年-2016年期間,我國汽車出口額與外商直接投資額(FDI)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且我國出口額與FDI的彈性系數為0.147,這說明,外商直接投資額每增長一個單位,我國汽車出口額就增長0.147個單位。
六、總結及建議
通過上述的規范分析可以看出FDI通過技術溢出效應、汽車產業結構升級、汽配產業發展等方面促進了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提高了中國自主品牌汽車在世界汽車市場的競爭力促進中國汽車出口。通過實證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年FDI 對于當年汽車出口金額是有一定影響的。但是通過上述分析FDI對于中國汽車出口的作用是有限的。目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相比于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的品牌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力還有一定的差距。為了彌補這一差距中國汽車行業需要高效利用外資,提高核心技術競爭力,提高自主汽車設計能力,著力注重新能源汽車發展,加強自動駕駛汽車等先進技術的研發、設計、生產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天驕.FDI對中國內資汽車產業技術溢出效應研究[D].吉林大學,2011.
[2]應溯文.FDI流入對中國汽車產業出口競爭力影響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5.
[3]康燦華,楊靈靈.FDI流入對中國汽車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J].商業研究,2013(10):135-141.
[4]張芬.FDI對我國汽車行業市場結構的影響分析[D].山東大學,2016.
[5]陳曄.我國汽車產業外資狀況研究綜述[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3):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