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麗娜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事業的推進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小企業規模小,靈活性高,能夠快速適應市場的需要,對于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有著重要的作用,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基礎,是組織運作的關鍵;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小企業忽視或者說不懂得財務管理的重要作用,所以完善和加強小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做好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是提高小企業在市場競爭能力的核心問題。
關鍵詞:小企業;財務管理;對策;創新
一、財務管理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的平穩發展,企業管理所面臨的最具挑戰的問題不是“如何成功”而是“如何持續地成功”而企業的財務管理是持續成功最為關鍵的因素;財務管理是以提高生產效率,生產經濟效果和經濟效益為核心,合理的優化企業資源配置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的經營管理。
二、目前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
目前我國小企業有幾千萬家,小企業的特點是“小而靈活”極具活力和創造力,是促進市場競爭和保證經濟繁榮不可小覷的力量,尤其是新興的科技型與互聯網型小企業,有著帶領地區先進經濟的勢頭;小企業同時可以解決就業問題:新興的科技型企業是很多大學生的就業渠道,傳統型小企業給失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帶了就業機會;所以說支持和做好小企業的經營管理,促進小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是刻不容緩的!
1.小企業啟動資金不足,融資難
傳統的小企業初始資金往往來源于個人資金或者是個人借貸,資金量少,不足以支持企業的良性發展;科技型小企業和互聯網小企業已經懂得在創業之初尋求合伙人,啟動資金主要來源于股東自有資金,但對于初創期需要“燒錢”的科技型和互聯網小企業來說,股東資金只是杯水車薪;在各種融資方式下,銀行信貸是大多數傳統小企業重要的資金來源,但銀行對其授信額度限制較大;少數傳統小企業、科技型和互聯網型小企業會選擇股權融資、證券融資,但此類融資門檻高,資本成本高,小企業資信度相對較弱,承受風險的能力也不強,所以只有少數的小企業能夠在資本市場得到投資。
2.崗位設置缺陷,缺乏財務理念
當前的小企業絕大多數屬于私營性質,員工人數一般在四五十人左右,投資者就是經營者,通常重業務輕財務,其決策往往是以業務判斷為標準,雖然設有財務崗,也認為可設可不設的崗位,不會產生實際的價值,記記賬、報報稅而已;弱視財務信息對企業經營活動的杠桿作用,不明白財務管理是企業經濟業務的鏈條,一旦鏈條出現問題,企業則無法正常運轉!
3.制度不健全,內控管理缺失
財務管理是通過一系列的財務制度制定、業務流程以及業務活動數量化的計算與表達來表述企業運作的情況的,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小企業并沒有建立財務制度,對于業務風險主要靠經營者的主觀判斷,隨意性較大,缺乏風險把控能力;或者說有的小企業雖然建立了財務制度,往往只是一些流程性的條文或者說只是形而上學,根本沒有執行。
良好的內部控制可以有效地防止各項資源的浪費和錯弊的發生,降低企業成本費用,提高企業效率。2010年《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配套指引》問世,很多企業規范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而小企業由于自身的短板,應收賬款監管不完善,存在極大的資金風險;治理結構的不合理,往往是“一人主導模式”,有巨大的經營風險隱患。
三、解決目前小企業存在問題的對策
1.關注國家優惠政策,優化融資方案,增加籌資渠道,降低財務費用
政府近幾年出臺了很多推動小企業發展的新舉措,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4月25日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為了降低創業創新成本、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促進擴大就業,決定再推出7項減稅措施,支持創業創新和小微企業的發展,同時對銀行普惠金融服務加大監管考核,使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業發展!小企業要借助國家這些政策的支持,加強自身建設,提升經營理念,拓展籌資渠道。
小企業要加強自身信用建設,建立信用意識,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合理進行資金理籌劃,提升經營業績,高自身的核心競爭能力,提升經營理念,擴大本身業務的擴展,同時拓展外延業務,打響企業名聲,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利用良好的企業形象和商業信用,廣增籌資渠道;近幾年私募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融券、信托和資產證券化等新業務發展迅速,小企業可根據自己的資金需求規模、時限和經營活動特點,選擇設計最佳的融資方案,實現資金需求最優化,財務成本最小化,保證企業利潤最大化。
2.提高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建立健全財務制度
企業能否真正的做強做大做持續,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團隊的管理人員,管理機制和管理體系,做為企業運行鏈條的財務體系尤為重要,要有針對性得解決小企業管理人員尤其財務人員素質薄弱問題,忌用不懂財務知識的人作為財務管理負責人,最好定期請熟悉政策和業務知識的專業人員和顧問到企業指導財務人員工作,同時制定出嚴格高效培訓的方式和內容,把算賬記賬報賬傳統的財務轉換成“規劃未來、引領雙贏”的價值創造型財務。讓財務真正和業務融為一體,為企業的各項工作提供服務、保障、管理和支撐,成為企業管理的引領者和業務發展的引領者。
3.用預算為企業保駕,用內控為企業護航
建立企業全面預算制度,加強預算編制與管理,組織專門人員聯系實際反復論證針對企業的收入、成本、費用編制詳盡切實可行的預算;在企業經營當中嚴格執行預算并建立事后預算評價制度;借助全面預算管理,根據《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指引》,尋求企業內部控制的病灶,可能面臨的資金風險和經營風險,對癥下藥,完善內部控制體系,促進小企業財務管理的完善。
四、推進小企業財務管理創新,實現財務管理智能化
1.建立現代企業價值觀,實現股東價值最大化
隨著社會發展和進步,小企業也應把“企業價值最大化”“股東價值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企業的價值不是賬面資產的總價值,它是企業潛在的、預期的獲利能力。投資者在評價企業價值時,是以投資者預期投資時間為起點的,并將未來收入按預期投資時間的統一口徑進行折現,未來收入的多少按可能實現的概率進行計算,這種方法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與投資的風險價值,可以促進企業資產保值和增值,有利于克服企業的短期行為,有利于社會資源合理配置。
2.實現財務管理集中化
集中財務管理是以會計集中核算為前提,以資金集中管理為基礎,信息集中管理與預算管理為手段,有效的提高企業財務和業務的綜合管理水平,對于整體企業資源的有效配置、管理和優化起這至關重要的作用。
(1)以資金投入控制業務規模、按業務內容管理資金。
(2)專人管理、專賬核算、專款專用,節約成本,實現財務經營的規模效應。
(3)注重效益、實行預算績效管理,加強財務監督檢查,防止財務信息失真。
3.實現財務管理智能化
越來越多的科技元素融入了財務管理中,先進的數據分析和預測、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人工智能、云計算、互聯網、物聯網為實現財務智能化提供了便利條件;從管理方式上實現了業務協同、遠程處理、在線管理、集中式管理等管理模式。真正實現了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高度統一。
五、結論
浩渺行無級,揚帆但信風,創新是發展的根本動力,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新經濟正在茁壯成長,客戶需求、市場環境瞬息萬變;而小企業正是新經濟的主要生力軍,有著旺盛的生命力和充沛的活力;我們的小企業如果能更加注重企業的財務管強化危機意識,更好地利用國家對小企業的政策,面對復雜的市場環境,實現業財融合,業財一體化,預算先行,合理合規的把控風險,加滿油、把好舵、鼓足勁,劈波斬浪,揚帆起航!
參考文獻:
[1]于巧珍.論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與對策,山東,現代商業工貿, 2014(01).
[2]樊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對策分析,陜西,大觀周刊, 2013(06).
[3]程新生,程菲.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公司冶理與企業價值,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
[4]財政部.小企業會計準則,2011(10).
[5]吳海軍.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知識經濟,2011(10).
[6]張文,林鷹.我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問題研究,經濟研究導刊,2011(05).
[7]田登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財經界,2010(10).
[8]郭計川.淺談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財經界,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