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選取了13家上市大型商業銀行,對其2010年-2015年的相關數據進行回歸分析,探索其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產生影響的內部因素,并通過相關分析探索其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程度。通過實證分析得出相關結論,并根據結論對商業銀行在新的背景環境下的發展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商業銀行;盈利能力;回歸分析;相關分析
一、選題背景
近年來,我國貨幣流通量呈現增長趨勢,但增幅減緩,表明我國經濟增長放緩。2015年12月29日,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發布《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運行展望》,報告分析,息差收窄、拔備壓力加大將成為影響凈利潤增長的主要負面因素。2016年資產荒將導致行業規模擴張穩中趨緩。甚至有預計表明,2016年五大行凈利潤將出現零增長。特別是在加大去產能、去杠桿力度的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發展將會面臨不小的挑戰。
作為國民生活最重要的金融中介,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中發揮重要的杠桿作用,不僅直接參與市場經濟活動,而且通過其貨幣創造功能極大地影響市場流動性,間接對我國各項宏觀經濟指標產生影響。
在上述背景之下,探討影響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因素并通過其不同的影響程度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進行改進,將會對商業銀行的發展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
二、文獻綜述
綜述國內外文獻對于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探究更多的是從商業銀行自身出發,探討其內部因素的影響。但目前我國經濟環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互聯網金融日益發展,普惠金融覆蓋面越來越廣,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商業銀行自身對其盈利能力的因素及影響程度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所以,本文著眼于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探究新形勢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因素及影響程度。
三、研究設計
1.樣本選取與數據來源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契合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要求,開辟了越來越多的新興業務,與此同時推出各類電子產品取代人工服務。我們主要探究商業銀行內部因素,尤其是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
在我國的商業銀行中,上市銀行無疑具有最高的系統重要性和代表性,其經營機制、公司治理、風險管理也最為完善,因此本文選取的樣本為13家上市銀行2010年-2015年的年度數據①。這13家銀行均為大型商業銀行,其中包括國有制商業銀行與非國有制商業銀行,資產規模平均占比達到61.71%,具有較強的代表。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來源于國泰安數據庫、各上市銀行年報及銀監會。
2.變量定義
(1)固定資產 X1
固定資產體現了商業銀行經營過程中固定成本的投入。
(2)人力資本投入 X2
本文選用“應付職工薪酬”來反映商業銀行的人力資本投入。
(3)業務規模 X3
商業銀行的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之間應當存在一定的關系。本文選用“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來反映商業銀行的業務規模。
(4)盈利能力 Y
商業銀行的凈利潤是扣減所得稅后的利潤凈值,可以充分反映商業銀行的盈利能力。
3.模型構建
本文探究商業銀行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業務規模對其盈利能力的影響及影響程度,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別構建一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相關性分析,從而得出相關結論。
一元線性回歸模型表示如下:
在上述樣本回歸模型中,
Yi代表樣本凈利潤;
Xi代表固定資產凈值、應付職工薪酬和收學費及傭金收入;
ui代表誤差項。
利用上述模型對商業銀行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業務規模對其盈利能力的影響及影響程度進行相關性分析。
四、實證分析
1.描述性統計
從描述性統計表格中可以發現以下特征:
(1)總體來看,數值偏大。尤其是標準差,這反映出樣本數據之間的差值較大,不夠穩定,可能是由于各家商業銀行規模不一且差異較大導致,特別是大型國有制商業銀行和非國有制商業銀行之間存在較大差異。
(2)變量均呈現出逐年增大的趨勢,表明商業銀行在 2010年-2015年間均有所發展,而標準差的增大也體現出商業銀行發展速度各不相同,并存在較大的差異。同時,也表明因變量與自變量之間存在著正相關關系。
2.實證結果
本文利用R軟件對商業銀行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回歸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
(1)商業銀行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之間均存在著顯著的正相關關系。
(2)根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樣本模型的擬合優度較高,說明樣本模型結果對總體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3)根據相關系數的結果,可以看出商業銀行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之間具有相關性。隨時間的推移,固定資產、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的相關性逐項增強,而人力資本投入的相關性逐漸減弱;同一時期,這三者對于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相關程度從人力資本投入轉向了固定資產投入,而業務規模也保持著較高的水平。
五、結論及政策建議
1.結論
本文基于我國13家上市大型商業銀行2010年-2015年間的面板數據,對我國商業銀行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并通過回歸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
首先,商業銀行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之間存在著顯著的正向相關關系。伴隨我國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日益發展,電子產品日益增多,人力資本投入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程度逐漸減弱,取而代之的是固定資本投入。
其次,隨著時間推移,商業銀行固定資產、業務規模與其盈利能力的相關性逐項增強,而人力資本投入的相關性逐漸減弱。這也與我國近些年推廣的互聯網金融與大力發展的普惠金融有關。
最后,影響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內部因素還有很多,本文考慮到互聯網金融的背景下選擇了固定資產、人力資本投入和業務規模這三個變量,而沒有考慮到其他的變量和商業銀行的投入產出比,同時由于樣本數量較少,相關系數缺乏足夠的說服力,因而影響商業銀行的因素及影響程度仍舊需要進一步進行探究。
2.政策建議
根據上述結論,對我國商業銀行在互聯網金融胡普惠金融背景下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適當減少人力資本投入,用電子產品取代人工服務。
(2)不斷創新,保持業務規模的擴大。
(3)增加固定資產投入,加強產品研發。
(4)根據外部環境及宏觀政策的變化及時改變自身的發展方向。
注釋:
①16家上市銀行中,由于寧波銀行、南京銀行與北京銀行均屬于城市商業銀行,為了保證數據的可比性與平衡性,故剔除上述三家銀行,選取剩下的13家銀行構成樣本數據。
參考文獻:
[1]何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研究[J].金融經濟,2014,No.38406:40-42.
[2]Predrag , Milan , Vladimir , Influence of board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on bank profitability: evidence from South East Europe, Economic Research-Ekonomska ,2014,Vol.27 (1), pp.573-589
[3]張中華,朱新蓉,唐文進.2015中國金融發展報告[D].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277.
[4]聶召.利率市場化改革條件下商業銀行的戰略轉型和創新方向[J].南方金融,2014,No.45406:21-26.
[5]謝端,張紫妍.提升我國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探索[J].商,2015,30:194.
[6]卞志村,馬佩佩.資本監管對商業銀行長期盈利能力的影響[J].金融監管研究,2014,No.2905:5-22.
[7]Yong Tan,Christos Floros. Stock market volatility and bank performance in China[J]. Studies in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2,293:.
[8]潘佐鄭.商業銀行資本充足性對盈利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J].南方金融,2013,No.44711:43-46.
[9]黃達.金融學.第3版[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594-622.
[10]S. Scott MacDonald, Timothy W. Koch, MANAGEMENT OF BANKING. 第6版[D].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曹溪鈺(1997.06- ),女,湖北十堰竹山縣人,湖北經濟學院,本科,湖北經濟學院,研究方向:會計與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