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潔
摘 要:為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河北省設立了風險補償專項資金,根據實際運行效果,在現行工作機制取得一定成績的同時,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在多方調研基礎上,本文對完善河北省貸款風險補償工作機制進行研究并提出一定政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銀行合作;融資;貸款風險補償
為深入實施全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科技資源與金融資源緊密結合,有效緩解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河北省積極探索,建立并推進科技貸款風險補償工作。2016年7月8日,河北省科學技術廳、河北省財政廳聯合下發了《河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自《細則》發布以來,我省貸款風險補償工作得到規范運行,穩步開展,相繼與郵儲銀行、河北銀行、建設銀行簽署了正式合作協議,建立合作業務。目前,河北省科技貸款風險補償金總規模達到9700萬元,作為保證金形式使用5000萬元,其中郵儲銀行1000萬元、河北銀行2000萬元、建設銀行2000萬元。截至2017年底,三家風險補償合作銀行已累計向省內21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符合細則要求的低成本科技貸款5.5億元,實現財政資金放大11倍。
河北省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的建立,發揮了良好的示范效應,一是為銀行與科技企業搭建了互動的融資平臺,密切了銀企合作關系;二是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緩解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題;三是發揮引導作用,帶動金融機構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積極性;四是創新服務機制,探索出財政資金支持科技創新的新方式。
在貸款風險補償工作實際開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兩大問題:一是,截至目前,尚未出現銀行使用補償資金彌補科技貸款損失的情況;二是,省內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發放信用貸款力度遠遠不夠,沒有很好地起到激勵信貸發放的作用。為切實解決這兩大問題,在調研其他省市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辦法、多方聽取我省商業銀行及科技型中小企業意見基礎上,對完善我省科技貸款風險補償工作機制進行了一定思考。
一、國內其他省市貸款風險補償典型性做法
1.深圳市:貸款風險補償采用敞口制度。對該市金融機構(不良貸款率小于5%、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向中小微企業(中小微企業連續三年無違反國家和省、市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企業及實際控制人無不良信用記錄)發放的首筆貸款和信用貸款,項目貸款本金逾期90天以上,且法院對銀行業金融機構中小微企業不良債權訴訟一審判決生效的,銀行機構可依據壞賬損失的50%提出風險補償申請,單個中小微企業最高補償100萬元。
2.北京市:補償基金按照比例負擔的原則進行補償,合作機構主要為銀行、保險、擔保機構等社會投資機構。合作銀行不超過基準利率上浮30%的信用貸款本金損失部分,補償基金和銀行各承擔50%;銀行與保險機構開展綜合融資成本不超過12%的信用保證保險貸款業務,補償基金分別承擔保險機構和銀行對于該筆貸款本金損失負擔比例的50%。
3.江西省:貸款補償采用貸款備案制度,銀行向有關機構對符合要求(一年期、單筆不超過500萬元、利率上浮不超過基準利率的30%、企業以不動產作抵押物的評估值不得超過貸款額的50%)的貸款進行備案。已獲省科貸備案的貸款期滿,未能償還時,合作銀行先依法處置抵質押權獲取償付,對仍未清償的貸款本金及利息向省科貸補償金申請補償。
4.重慶市:采取“政銀擔”合作模式,對單戶小型、微型企業單筆貸款總額分別不超過1000萬元、50萬元,且單戶小型、微型企業確認貸款風險損失補償額最高分別不超過300萬元、15萬元。其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上浮30%,銀行收取擔保公司保證金不高于10%,擔保公司擔保費率不高于2%,收取企業保證金不高于5%,且不再收取其它費用。對銀行與擔保公司共同確認出現不良,且擔保公司按規定追償180天后確認損失的貸款,本金損失按“政銀擔”3:2:5分擔,其中財政承擔部分按市、區縣兩級財政各15%分擔;微型企業貸款本金損失按銀行及擔保機構、市級財政、區縣財政4:3:3比例分別承擔。
二、貸款方:銀行機構在貸款風險補償實際操作中的問題
經與河北省多家商業銀行相關業務部門共同探討《細則》優化方案,銀行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細則》中規定銀行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貸款利率在國家基準利率的基礎上上浮不得超過30%。首先,貸款利率上浮的比例受人民銀行額度管控,貸款利率市場化,在利率上的限制不利于銀行對中小科技企業的靈活放貸。其次,在實際業務中,銀行部分貸款產品具有循環功能,給予企業固定授信額度,企業可隨借隨還,不用款不計息,由企業自己靈活掌控,受到企業喜愛,運作廣泛。這種產品銀行利潤較低,在利率上相應高一些,不滿足細則利率要求。二是《細則》規定的補償節點滯后,需要銀行出具核銷憑證。由于銀行內部核銷過程繁瑣,流程長,風險補償協議期內產生的不良貸款很難核銷,而內部系統對不良貸款有時間上的認定,即信用貸款逾期超過30天、保證貸款逾期超過90天、抵押及質押貸款逾期超過180天。銀行方面建議提前補償節點,在貸款被定義為不良且產生本金損失后及時使用保證金進行補償,一方面減少銀行計提減值準備金,增加利潤;另一方面補償后該筆貸款欠款金額變小,減輕銀行負擔,利于銀行內部核銷。三是《細則》中僅能選擇補償和獎勵中的一種。獎勵與補償方式可同時實施,因銀行獲得獎勵資金后只能作為其營業外收入,建議細則明確獎勵資金作為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專項資金,將拓展資金使用范圍,進一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四是《細則》中規定銀行每年一次申請使用風險補償金。建議提高補償金使用申請頻率,改為每半年或每季度均可申請,提高補償頻度。五是《細則》中規定的銀行對企業貸款的金額單戶不超過500萬元。貸款業務是建立長期合作的過程,銀行對新接觸企業首筆貸款金額較少,建立初步合作,熟悉企業后銀行對增長效益較好的企業再追加貸款,《細則》中單戶500萬的額度限制不利于銀行給予企業持續支持。
三、借款方:科技型中小企業在現實融資中遇到的難點
調研省內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其中包括新三板掛牌企業、成功獲得銀行貸款企業、未獲得銀行貸款的輕資產企業等不同類型,了解企業融資難點,問題如下:一是銀行貸款多要求企業提供抵押物,輕資產企業很難從銀行拿到貸款。信用貸款一般建立在企業和銀行有合作基礎后,在抵押貸款的基礎上配比一定信用貸款,純信用貸款很少。二是銀行對企業的抵押貸款,一般在抵押物估值的基礎上打折50%-70%左右,即企業1000萬的抵押物最多僅能拿到700萬的貸款,限制了貸款金額。三是銀行貸款時常要求企業加入擔保公司,以降低自身風險,企業同時負擔銀行和擔保公司兩方面的費用,增加了企業的財務成本。四是貸款金額上限過低,中小企業的資金需求在百萬到千萬不等,《細則》條件中限定貸款金額不超過500萬,對于中型企業來說不能滿足企業的資金需求。
四、政策建議
結合調研反饋,為進一步推進貸款風險補償工作順利開展,取得切實效果,對河北省貸款風險補償辦法提出如下參考建議:
1.建立敞口機制。貸款風險補償工作不再分別與各銀行簽署《合作協議》,不在各銀行設立保證金賬戶,對省級分行或總行不良率在5%以下且不存在違法行為的銀行機構,經省科技廳備案后,均可申請貸款風險補償資金,補償金申請以時間優先為原則。
2.降低補償限制。取消補償條件對單個企業貸款金額和利率的限制,銀行機構按照壞賬損失的50%提出風險補償申請,單個中小微企業最高補償100萬元。
3.提前補償節點。參考重慶市、深圳市以逾期天數作為補償條件,且按比例分擔補償,在現有制度基礎上改為銀行貸款在出現本金逾期180天以上,即可申請補償資金。
4.提高補償頻率。建議提高補償的頻率將《細則》中“補償資金每年申請一次”修改為“每半年申請一次”。
5.補償獎勵并行。建議在給予銀行貸款風險補償的同時,根據銀行科技企業貸款增速增量給與一定獎勵,明確作為銀行專項資金,銀行內部設立制度使用該項資金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
6.鼓勵人才創業。為吸引鼓勵優秀人才來我省創業,適當提高在我省創業的“千人計劃”、“長江學者”及畢業五年以內全日制碩士及以上學歷畢業生等優秀人才創辦或參股企業的貸款補償比例。
參考文獻:
[1]黃峰.對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體系的思考[J].金融博覽,2010(6):22-23.
[2]胡士春,高瑋.引導金融增強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財政政策研究--基于江蘇省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的分析[J].財政科,2018(3):1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