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夕琳
摘 要:習近平在他的治國理政中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運用在新時代中國的治國理政中,讓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有了新的生命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踐是治國理政的基礎,歷史思維是治國理政的關鍵,社會系統是治國理政的核心,解讀習近平治國理政中社會科學方法論,重溫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方法論。
關鍵詞:實踐觀點;歷史思維;社會系統;科學方法論;治國理政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4-0004-03
新時代習近平治國理政的新理念指引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行,是馬克思主義科學方法論在新時代的新發展新境界。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原則貫穿于習近平治國理政的始終,使馬克思主義思想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習近平治國理政中,總書記運用實踐的觀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各個領域的建設蓬勃發展;習近平運用馬克思的歷史思維將世界各國過去、現在、將來的發展與中國的昨天、今天、明天的發展密切聯系,使中國成為屹立于世界之林的雄獅;習近平運用馬克思的社會系統的科學方法實際上就是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的思維方式來真正掌握規律,并且妥善處理各種重大關系,讓中國協調健康持續發展。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中社會科學方法論,對于深刻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個領域的發展有著深刻的現實意義。
一、習近平治國理政——實踐是基礎
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習近平治國理政中一切發展的基礎,推動中國的各項事業不斷向前發展,讓中國在復雜多變的世界格局中脫穎而出。五年來,習近平堅持用實踐推動經濟中高速增長,在世界各國中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穩居第二;五年來,習近平堅持用實踐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使高鐵、公路、橋梁、港口、機場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快速推進;五年來,習近平堅持用實踐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讓周邊國家搭上中國的順風車,使中國的發展帶動周邊的發展,中國的大國地位悄然樹立。在這五年中,習近平的治國理政堅持以實踐為基礎,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所以說,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中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是至關重要的。
學習習近平治國理政中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然”就是貫穿在習近平治國理政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就是如何運用這樣的立場、觀點、方法來正確看待歷史、現實和未來,科學認識當今中國變革和當代世界變化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馬克思認為,實踐活動是人類特有的活動,是區分人類與動物的根本差別,是一種具有自我意識能動性的主體人改變世界的生產活動,是實現主體和客體之間相互轉化的手段和途徑。人類通過實踐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的物質活動與社會歷史活動來進行生活生產,也就是現實的人的對象性主體性的活動。在新時代,堅持學習馬克思的實踐的觀點,堅持運用馬克思的社會實踐決定社會意識的觀點,堅持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主觀能動性去不斷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對于新時代的新發展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所以說,新時代習近平治國理政中離不開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實踐是一切發展的基礎,沒有實踐就沒有中國這五年取得的歷史性的成就。
在黨的十九大之前的這五年里,習近平總書記將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運用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各個領域,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新時代打開了新局面,譜寫了新篇章。習近平治國理政中的實踐觀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科學基礎,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五年里,經濟上的實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堅持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取得了輝煌成就,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這五年,民主法治建設也有了重大跨越,用政治建設上的實踐積極推進發展民主政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這五年里,文化上的實踐推動文化建設蓬勃發展,中國傳統文化得到有力弘揚、中國夢深入人心,全民的文化素養有了明顯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大幅度提升;這五年里,社會上的實踐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建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惠民舉措落到實處,人民的獲得感顯著增強;這五年里,生態上的實踐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黨全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顯著提高。五年來的成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發展的路徑,不斷將馬克思主義實踐的觀點與中國新時代的實際相結合,從而使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發展到新的高度。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點迎來了這五年全方位的、開創性的、深層次的、根本性的變革。
二、習近平治國理政——歷史思維是關鍵
新時代,習近平治國理政中將歷史思維作為國家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要將中國的歷史放在世界的舞臺中去思考,將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用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思維引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蓬勃有力發展。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在歷史中品讀發展的心酸,在歷史中總結失敗成功的經驗,在歷史中探索新發展的路徑,在習近平治國理政中運用歷史思維,從歷史中獲取前人的智慧。只有將黨史、國史融入新時代的治國理政中,在黨史和國史中汲取古人精華,總結前人經驗,才能在新時代更好地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到新高度,才能在新時代將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到新高度。
新時代,學習習近平的治國理政中歷史思維的科學方法論,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所以然”指的就是在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中,馬克思主義歷史思維就是始終堅持把認識對象作為自然歷史過程加以思考和分析,并從中揭示其本質和規律。馬克思指出,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不是刻意設計也不是循規蹈矩而產生的。恩格斯指出,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體,不是既成事物的機械集合,而是過程的集合體。人類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作為實踐主體的我們與實踐客體一起參與、開拓并創造著歷史性的生產實踐活動。而且,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意義充盈而又不斷變化的世界中,只要我們的生產生活實踐活動不停止,實踐活動就會因為主體的不斷參與而不斷地生成與實現。所以說,新時代習近平治國理政中將歷史思維作為各項工作建設的關鍵,必定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