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小奇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農村勞動力加速轉移,農村空心化、人口老齡化日趨明顯。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黨員教育管理上面臨很多難題,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普遍存在。本文結合本地區一些典型村黨組織黨建工作的實踐啟示,就新時代農村基層黨組織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出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員;教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D2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8)04-0144-0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苯陙?,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加快推進、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大量增加,農村社會結構深刻變化,流動黨員數量不斷增長,留守黨員年齡偏大,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黨員教育管理上面臨很多難題,黨組織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普遍存在。如何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增強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是新時代許多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面對的課題。針對上述問題,結合本地區一些典型村黨組織的實踐經驗,我認為,做好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員教育管理,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積極推行“三鏈富民”黨建模式,用新模式凝聚黨員正能量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提出“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其中發展產業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必然趨勢,也是開展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的基礎和重要載體。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根據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不斷創新基層黨組織設置模式,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服務功能,引領基層、服務群眾,有力推進農村全面小康進程。一是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針對目前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不強,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好的現狀,應創新發展黨員的工作思維和方式,主動發展吸納政治素質強,有思維、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的致富帶頭人、回鄉創業青年等優秀青年入黨,引導黨員致富能人組建專業合作社,以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建立產業黨支部,逐步形成“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生產經營模式,擴大黨組織的覆蓋面,將分散作業的產業鏈接起來,充分發揮黨支部在政策引導、組織協調、發動群眾的優勢,切實提高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的能力。二是黨員聚在產業鏈上。在各產業鏈上設置“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扎實開展崗位練兵活動,使黨員成為廣大群眾的榜樣,成為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骨干。各產業黨支部通過健全完善黨內生活、聯系群眾、信息交流等工作制度,讓產業鏈上的黨員及時研究解決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全方位為群眾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性本色在產業鏈上充分展現。三是群眾富在產業鏈上。建立黨員扶貧幫困長效機制,采取“1+1”“1+X”等幫扶模式,由黨員結對幫帶貧困戶,通過技術培訓幫帶、產業發展幫帶、擴大就業幫帶等方式,“扶志”與“扶智”齊頭并進,大力幫助貧困戶增收致富。通過推行“三鏈富民”黨建模式,有利于形成支部在生產一線筑強堡壘、黨員在生產一線爭當先鋒、黨群聯動在生產一線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二、探索實行“黨員積分制量化管理”,用小積分管理好大隊伍
針對黨員教育管理和作用發揮難,農村基層黨組織可探索實施黨員積分制管理,結合自身實際制定《黨員積分管理辦法》,由各黨支部對本支部黨員的作用發揮情況賦分評價、定期公示、實施考核、進行獎懲。每月對黨員參加會議及集體活動、履行工作職責、遵紀守法、維護黨員形象等方面進行評價,對不能正常參加組織活動、不履行基本義務情況黨員的扣去相應分數,讓黨員一切貢獻都歸結在積分的高低及評定格次上。同時建立《黨員積分量化管理臺賬》,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及時記錄黨員發揮作用情況,定期在村黨務公開欄進行公示。健全獎懲激勵機制,對評價優秀的黨員進行表彰獎勵,對違紀違法的黨員和連續考核為不合格黨員的,按照黨章規定予以處理。黨員積分制量化管理,可以直觀、明了地反映出每個黨員表現的優劣,可以促使每個黨員肩上有責任,爭先有標桿,行為有尺度,考核有依據,能有效激發廣大黨員參加黨內組織生活、積極參與村級事務、參加義務勞動、服務村民群眾的奉獻熱情。
三、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提供新崗位展現大作為
針對農村部分無職黨員普遍存在的思想上無責任、無壓力,工作上不參與、不奉獻的問題,可以探索開展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制度,為無職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和提供良好的平臺。一是因需設崗。村級黨組織可以根據本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農村工作中的難點熱點問題,采取因崗定責、因人設崗的辦法,設置政策法規宣傳崗、黨務村務監督崗、民情民意收集崗、主導產業示范崗、社會治安維護崗、公益事業管理崗、計劃生育服務崗、環境衛生清潔崗等責任崗位,找準農村無職黨員發揮作用的支點。二是因人設崗??梢圆扇↑h員自愿報名與組織安排相結合的方式,根據黨員特長,將“合適”的人分配到“合適”的崗位,并將每個崗位的職責、認崗黨員姓名、服務承諾、聯系方式等進行公開,用崗位的形式把黨章規定的黨員職責和義務進一步具體化、明細化,加強群眾對上崗黨員的監督,增強黨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三是嚴格管理。要把黨員設崗定責工作納入黨建目標責任制進行考核,以制度形式固定化,通過黨務、村務公開欄等形式及時將黨員定崗情況予以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對優秀的給予一定的獎勵,對不稱職的調整下崗。通過對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可以增強黨員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匯聚起服務村民、奉獻社會的正能量,為農村黨建注入新活力。
四、實行“特殊黨員分類管理制度”,創新方法讓每個黨員不掉隊
農民黨員隊伍的年齡、文化和從業特點,決定了農村黨員管理上的多樣性,其中老黨員、貧困黨員、流動黨員的教育管理是農村基層黨組織面臨的老大難問題。我們可以根據黨員隊伍的實際,創新農村黨員的管理方式。一是對老黨員實行“關懷式”管理。對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老黨員,主要以動員他們積極參與村務監督、培養中青年黨員等工作為主,鼓勵老黨員為村級事務民主管理、促進農村和諧穩定等方面做貢獻。同時,采取主動聯系、走訪慰問、送學到家等方式,不僅體現黨內關懷,同時讓他們及時了解全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鼓勵他們積極建言獻策,繼續發揮余熱,做到“離崗不離黨”“退休不褪色”。二是對貧困黨員實行“幫扶式”管理。對因缺少勞力或因病、因災導致生活困難的黨員,安排黨員干部與其開展結對幫扶,堅持從轉變思想觀念入手,積極幫助他們克服“等、靠、要、怨”等思想,激發他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愿望,同時加強“一對一”“多對一”的幫扶,及時開展生活救助,幫助貧困黨員解決燃眉之急,對缺技術、缺資金、缺信息、缺崗位的黨員進行技術培訓,通過精神扶志、物質幫困和技能幫扶,提高發展生產和脫貧致富能力。三是對流動黨員實行“跟蹤式”管理。對由于就業或居住地變化等原因,在半年內無法正常參加所在黨組織活動的黨員,為確保他們不游離在黨組織的視線之外,通過及時建立臺賬、暢通聯系渠道、有效利用新媒體平臺等方式加強聯系和溝通。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信息平臺,依托手機客戶端和微信等資源優勢,通過開通黨務微信公眾平臺、黨員手機報等方式,營造線上線下教育管理一體化。及時推送黨中央、省市區的重大決策,發布時政動態、政策理論、黨課教育、兩學一做等信息,將黨的理論方針政策、家鄉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最新動態、特色亮點工作、典型經驗作法等送達黨員手機端,讓流動黨員能隨時隨地收聽到黨的聲音,接受黨組織的教育。同時要求流動黨員每季度主動與村黨組織聯系,匯報工作生活思想情況,對較長時間沒有建立聯系的,指定村黨支部安排專人進行跟蹤聯系,做到知去向、知行業、知現狀、知思想。每年春節在流動黨員集中返鄉時,召集他們及時參加組織生活,匯報思想和工作,強化組織紀律觀念,并注重發揮流動黨員在聯系務工渠道、帶動村民創業方面的作用。
五、堅持落實“黨員活動日”制度,利用新平臺商議大事項
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根據“三會一課”有關規定,堅持落實“黨員活動日”制度,進一步規范基層黨組織運行,著力破解當前村級黨組織中普遍存在的組織生活落實不嚴、質量不高等問題。一是固定活動時間。要以“日子好記、時間集中、活動方便”為原則,將黨員活動日固定下來,真正破解黨的組織活動“時間難保證”“計劃性不強”等問題,通過搭建黨員活動的平臺,切實將黨員教育管理、村級重大事務、重要事項納入黨員活動日的內容,為加強黨性修養、提高黨員素質和村黨支部、村級經濟發展出謀劃策,要以黨員的先進性促進民主決策的正確性,保障決策執行的堅定性。二是合理設置內容。“黨員活動日”活動必須緊跟形勢,內容的設置要從不斷提高廣大黨員的黨性意識、責任意識和宗旨意識,使黨員經常受教育,永葆先進性的目標出發,明確任務,突出重點,體現多樣性,避免黨的組織活動“學習內容空泛走樣”“實踐方式走走過場”等問題。村級黨組織要結合實際建立“黨日活動預告制度”,提前將活動內容報上級黨組織審議通過,并提前通知參會人員,使黨員做好充分準備。三是建立活動制度。為破解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推動一陣風”“雨過地皮濕”等問題,要明確劃分工作責任,探索建立“督查情況公示制度”,對現場查看、會場監督、影音資料查看等情況,以文件、專欄、簡報等形式進行通報或公示;探索建立“考勤結果運用制度”并與“黨員積分制量化管理制度”相結合,將參加“黨員活動日”活動情況作為黨員積分和年度民主評議黨員的重要內容,切實推動“黨員活動日”制度常態化、規范化、長效化運行,確保學習有計劃安排、執行有制度依據、落實有具體載體。
總之,農村黨員隊伍是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主力軍,是黨在農村各項工作的主要承擔者,提高整體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始終是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主要任務。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我們對農村黨員的教育管理不能無所作為、隨波逐流,也不能因循守舊、墨守成規,必須要用改革創新的方法與時俱進、因勢利導,在理論上還要進一步加以研究,在實踐中要積極探索,只有不斷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導向鮮明的激勵約束機制,才能有效激發農村黨員積極作為、主動擔責的熱情,進而帶來農村振奮精神、齊心協力謀發展的良好局面。
參考文獻:
[1]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DB/OL].人民網,[2017-11-1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
2017/1027/c1001-29613459.html